文化課教材(高級):言與行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792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子曰:「其(1)言之不怍(2),則為(3)之也難。」(《論語·憲問第十四》)

【註釋】
(1)其:發語詞,無義。
(2)言之不怍:怍,音「做」,慚愧。大言不慚。
(3)為:為,音「唯」,做到、實行。

【語譯】
孔子說:「說話大言不慚,那麼要做到也就困難。」

【研析】

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是說君子以言過其行為可恥。君子修養講的是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浮誇、言大而誇、誇誇其談、光說不練是不注重道德修養者常見的通病,反應的是思想和心性還沒達到能成就好事的標準。「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意思是說話忠誠信實,行為篤厚敬慎。這樣才能言而有信、通行無阻、受人尊敬。

其實言行是外在的(身體)表現,支配言行的源頭是內在的心性、思想(精神),君子為什麼那麼重視道德修養?為什麼君子能讓人受益良多、感恩戴德、肅然起敬?就是因為君子有溫潤如玉的仁心美德,而那足以使君子身心協調一致,思想和心性也能達到成就好事的標準。反之,心懷虛假、邪惡、狂暴的人,是不是也足以使自己身心矛盾而精神分裂、身得惡疾呢?誰能說做壞事沒有報應呢?

【延伸思考】

1、有人言出必行,很講信用,也很有威信,說到做到,但不一定能心安理得。如果人能說真心話,那是更難得,想的說的都是真實不虛,誠實無欺。如果人能說真心話,也能做真事,那真是太了不起了,大腦、嘴巴和身體四肢是整體一致的,沒有大腦功能四分五裂的失調、失控症狀。是故人應該多重視身心協調一致。

想想看:習慣說一套,做一套,或昧著良心說話做事,和人的身心疾病有沒有關係?為什麼打坐可以使人神清氣爽、腦波穩定?講究中庸之道的君子,言行一致,身心會不會比較健康?

2、喜歡說大話、吹牛的人,容不容易成功?可不可能做成大好事?想一想認識的人中有沒有這種成功案例。「心想事成」是說想的愈真心合理愈能成大好事,而妄想、胡思亂想能成什麼事呢?

【成語故事】

言過其實

馬謖才器過人,喜歡討論軍計,諸葛亮很喜歡他,劉備臨死的時候對諸葛亮說:「馬謖說話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希望先生注意。」

六年後,諸葛亮出兵祁山,派馬謖作了先鋒。在街亭(今甘肅莊浪縣東南)戰役中,馬謖被魏國打得大敗,部隊潰散。諸葛亮失去了依據地,只好撤軍,最後不得不依軍法斬了馬謖,後悔忘了劉備的話。

「言過其實」指言詞浮誇,超出他的實際能力。

(《三國誌.蜀志.馬良傳》)

* * *
自相矛盾

戰國時,有一個賣盾和矛的楚國人,先是自誇他的盾說:「我所賣的盾堅固無比,沒有東西能把它刺穿」;又誇讚他的矛說:「我所賣的矛十分鋒利,沒有東西不被它刺穿」。旁人聽見後,忍不住地說:「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如何?」楚國人一時無法回答他的問題。

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自相矛盾」,用來比喻言語或行事前後不一致,相互牴觸。

(《韓非子.難一》)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陳成子犯上殺了齊簡公。孔子沐浴之後上朝覲見魯哀公,報告說:「陳恆犯上把他的君主殺了,請您出兵討伐他。」哀公說:「你去報告那三家大夫吧!」
  • (shown)魯國當政者要改建儲藏財貨的國庫。閔子騫說:「完全按照舊例行事,好不好?何必改建呢?」孔子說:「這個人平常不太說話,一開口就得體且切中要點。」
  • 蘇秦是戰國時代最著名的縱橫家,他向秦惠王遊說連橫政策。秦惠王說:「寡人聽說,鳥的羽毛長的不夠豐滿是不可以高飛;國家的法令不夠完備是不可以施行刑罰;君王的道德若不被推崇,就不能役使百姓;政策教化若無法順利推展,就不能再交託大臣其它任務。現在先生不遠千里到秦國給我建言,將來我會好好考慮的。」
  • 季路問如何侍奉鬼神。孔子說:「還沒能好好侍奉人,如何能侍奉鬼呢?」季路說:「請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說:「還沒弄清楚生,如何知道死呢?」
  • 春秋時代,鄭國因為想發兵侵略宋國,最後竟導致晉、齊、宋等國聯合起來,共同出兵攻打鄭國。鄭國自知兵力薄弱,根本無法抵擋晉、宋等十二國的圍攻。於是......
  • 孔子說:「讚許他人言論的忠厚誠實,這樣的人,你能確定他是真正的君子嗎?或者只是外表端莊的人而已呢?」
  • 坐席沒有擺正,就不坐。也許有人會覺得「席不正,不坐」未免太過於吹毛求疵。其實不然,當人在自己漸漸偏離正道的一思一念沒有意識到或把握住時,便會造成更大的偏差。
  • 漢朝的魏其侯竇嬰,是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堂兄的兒子,為人十分好客,漢景帝剛即位時,他就擔任詹士的官職。
  • 朋友死了,沒有親屬宗親打理葬事,無可歸葬,孔子說:「喪事由我來料理吧。」 朋友饋贈物品,即使是車馬之類貴重的東西,除非是祭肉,否則也是不拜的。
  •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1)。」 朋友之饋(2),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論語‧鄉黨第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