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訪談系列 (19) 曹欽榮 人權設計師、和平博物館

邱斐顯
font print 人氣: 423
【字號】    
   標籤: tags:

1980年代,台灣社會民主化的過程中,力抗一黨獨裁統治的,除了站在第一線的法、政、醫、傳等專業人士之外,還有許多默默貢獻自己能力的各行各業社會人士。曹欽榮是其中的一位 。

漁村少年,對建築產生興趣

曹欽榮,1953年出生,成長於基隆和平島,求學時對工藝、美術有著濃厚的興趣。曹欽榮回憶自己唸小學的工藝課,老師在課堂上教學生利用身邊俯拾可得的材料,作成如船、螃蟹、蝦、貝殼等親近的生活物品。

漁村少年曹欽榮,成長過程中,強烈地感受到家鄉所有的生存條件,都與海洋息息相關,看見了海港、海洋環境不斷變遷、惡化。基隆中學畢業後,他考上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系。

上大學前,曹欽榮造訪了鹿港。他被這個60年代依然蘊藏著濃濃古早味的古樸小鎮所感動。大學四年裡,他探訪了許多台南的歷史遺蹟。現在回想起來:「這些記 憶沈潛在我的腦海中,不斷地讓我意識到台灣過去美好的史蹟建築。70年代的台灣,經濟快速成長,執政者沒有人文考量的規劃,城鄉風貌逐漸呈現一致化。」

談起走入室內設計一途,曹欽榮表示:「唸大學前根本搞不清楚自己要唸什麼,還曾經問到一位學長,以為建築系是學土木的,將來只能造橋舖路。」從摸索中,他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興趣—環境與建築。曹欽榮認為,建築不應只是硬體規劃,要有深遠的內涵,包含環境與人文的整體思維。

邊做邊學,衝刺事業關心政治

踏入社會後,他的第一個工作,到國泰信託公司不動產部上班。他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建築專業知識,台灣的房地產業正處於萌芽的時刻。70、80年代,台灣社會快速變遷,也刺激著曹欽榮不斷反思、成長。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時,他曾和朋友為此互相討論、爭辯。1980年,在獄中的林義雄家裏遭逢「滅門血案」,震撼了海內外台灣人,曹欽榮也不例外。他開始在工作之餘,大量閱讀黨外雜誌,主動關心台灣的政治發展,有了家庭、小孩,思索著個人與群體的未來。當 時他認為,「自己只能盡一己之力,自我充實,對民主運動關心,有錢出錢,做多少算多少。」

白色恐怖,親族鄰居皆遭殃

「以前我家鄰居有位阿張姨,終身未婚,卻又扶養一個兒子,我後來才知道她弟弟在二二八事件時被抓走,從小聽大人談話,心中留下基隆港曾經血染海港的印記。家族有位姨丈,也是二二八事件的受難家屬。」因為這些緣故,曹欽榮閱讀二二相關的書,「被出賣的台灣」是第一本二二八啟蒙的書。鄭南榕推動「二二八事件平反」活動,他還特地跑去參加幾場演講會。

曹欽榮就職國泰信託期間,認識了黃梅芳女士,兩人後來成為終生伴侶。黃梅芳女士,畢業自實踐家專空間設計科。她非常喜愛藝術,從事室內設計工作三十年,熱情不曾稍減,夫妻因而互相影響,對藝術有共同的喜愛。另外,曹欽榮在國泰結識了台灣詩人李敏勇,兩人私交甚篤。

曹欽榮的第二個工作,在同發建設公司擔任副理。當時,他與「民進黨黨旗設計者」歐秀雄老師有同事之誼。因為歐秀雄認識美麗島的家屬-周清玉,他並曾與歐 秀雄一起造訪周清玉的關懷中心。

解嚴後,1988年,曹欽榮夫妻自行創業,成立一家設計工程公司。業餘仍然持續關心台灣民間的活動,參加「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前身)所辦的台灣系列講座,之後他應邀成為基金會的董事之一。

參與籌劃,擔任「二二八紀念館」副館長

1996年,,曹欽榮邀請李俊仁、王立甫建築師共同參加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競圖,並且協助開館一系列的規劃工作。1997年3月到6月,應民間經營的 「台灣和平基金會」之邀,擔任「二二八紀念館」副館長。

曹欽榮的岳父於1996年過世,老人家在過世後,留下當日本兵皮製軍用袋,內藏許多當時資料,他把這些歷史收藏在自己的記憶中,這件事讓他深深感慨,徵得家人同意,將岳父的遺物捐給二二八紀念館。

1997至1998年,曹欽榮繼續「二二八紀念館」的全館展示與館活動更新企劃,包括內容企劃、設計、影像軟體設計等,「二二八紀念館」有了完整的紀念館功能。1998年底,陳水扁市長連任失敗,馬英九接掌台北市政,並由龍應台擔任文化局長之後,「二二八紀念館」因換人執政而逐漸脫離紀念館應有的博物館功能。

1997年,曹欽榮負責規劃「陳文成博士紀念室」,1999年,也接手規劃鄭南榕紀念會館。以前,他讀「時代」雜誌,也常去雜誌社買書,但是沒有機會認識 鄭南榕。「鄭南榕在成大讀過一個學期,算是我的學長。我知道他參加過成大的『西格瑪』社,我也是從社團裡聽過他的名字。」

後來為鄭南榕紀念會館做設計時,整理鄭南榕的資料,發現他曾在獄中寫過一張卡片,記述20年來的回顧,其中提到『西格瑪』社的自由精神。「會館施工中發現 雜誌社的鐵窗纏繞的鐵線非常堅固,僱工不願意再拆下去,我只好親自拆除一環一環絞在鋁網上鏽蝕的鐵線,倍感吃力,我意會到自我禁絕,對抗暴力體制的堅決毅 力絞在防禦工事的鋁網上。鄭南榕自焚那一天午後,廣播傳來消息,我呆坐在辦公室一下午…『他是玩真的!用生命取得真正的自由!』那些臆想、扭曲的報導,只是在考驗我們心智的判斷能耐。」曹欽榮回憶起鄭南榕自焚就義,深受衝擊。

2001年開始,曹欽榮先後擔任綠島人權紀念園區規劃案主持人、總統府「人權之路:台灣民主人權回顧展」的策劃總召集人,繼續追尋白色恐怖的歷史。他不但負責金寶山「鄭南榕墓園」設計,也幫林義雄「慈林文教基金會」的「台灣民主運動館」,提供展示規劃與製作諮詢。

從「綠島人權紀念園區」、「國家人權紀念館」、「綠島永續觀光發展計劃」,到「2005綠島人權音樂祭」,曹欽榮都參與其中,他認為台灣被殖民一直到戰後的歷史-我們父祖世代的生命歷史,並未被全面理解。

國際會議,盼台灣達世界水準

2004年10月,韓國首爾舉辦世界博物館協會(ICOM,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會議,與2005年5月,西班牙格爾尼卡世界和平博物館會議,曹欽榮都以個人會員身份,自費前往參加會議。曹欽榮認為:「我從國際會議的交流中更加確信,和平博物館的文化能量,不只屬於博物館專業人士所擁有,而應該不斷地擴散,成為全民參與的博物館活動。」

眼看馬英九執政下的「二二八紀念館」由充滿活力而清冷,曹欽榮憂心忡忡:「台灣內部還存有很大的族群認同問題,不僅如此,台灣人的歷史意識不足,放縱加害者工具化被害者,馬英九連結台灣歷史的論調,有著加害者重新包裝上路的邪惡本質。」

2005年,曹欽榮年過半百,決定再深造。他追求的不是時下一般人所熱衷的「EMBA學位」,而是投入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希望鑽研世界各國的和平博物館建立與理念。他期盼自己能學習更多,有朝一日,能為台灣有一座「世界和平博物館」奉獻心力。@

(本文轉載自邱斐顯部落格「台灣藝術花園」http://www.wretch.cc/blog/phesha0822)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洪瑞珍,嘉義新港人,從小就沈浸在音樂氣氛中。自己和家人都愛唱歌,父母親受的是日本教育,非常喜歡唱日文歌曲。家族中的堂兄弟姊妹亦然。只要有家族聚會時,大家就會唱歌自娛。
  • 我和許亞芬的認識,要從2001年她演出河洛歌仔戲團的重量級戲碼【秋風辭】談起。那一年的暑假,我帶著五歲的女兒去看【秋風辭】,原本心儀戲裡小生的女兒,看見舞台上的老皇帝「漢武帝」的表演,竟轉而敬佩起來,還央我帶她去認識這位「漢武帝」。這齣戲碼中,擔綱演出「漢武帝」的,正是許亞芬。
  • 李永豐,現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負責紙風車劇團(兒童劇創作)、綠光劇團(成人歌舞劇)、風動舞蹈劇場(現代舞), 和風之藝術工作室(專事舞台、佈景、道具及雕塑藝術品設計製作)四個藝術團隊的創作、經營;並擔任「紙風車劇團」藝術監督,以及「紅樓劇場」館長。李永豐強調:「紙風車,有風就動;沒風的話,自己跑,也會變成有風,一樣能讓風車動。」
  • 近年來,國際知名雕塑家李良仁的藝術作品,在台灣公共裝置藝術領域,頗負盛名。1995年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天空---一九九五」,1998年嘉義布袋鎮的地標「千禧布袋」、新竹國泰建設荷蘭村的「彩色花園」,2000年與2004年擔任「總統就職晚會」的藝術指導,2005年台北華山「天賜良雞」,都是李良仁傑出的代表作。
  • 平埔族(西拉雅族)是漢人來到台灣第一個接觸的原住民,400來她一直在台灣歷史文獻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腳色。台灣人若要建構自己族群的主體性,瞭解自己的歷史文化,對平埔族群作系統性的研究工作,不但重要而且是非常迫切的課題。
  • 郭明福,1950年,出生於嘉義市。1977年,師大美術系西畫組第一名畢業。1988年,師大美術研究所暑期班結業。1989年,40歲才開始攀登第一座台灣百岳。
  • 2005年10月,海外的美國《台灣公論報》和台灣島內的《自由時報》合辦一個活動,由海內外17位作家、19位學者、27位意見領袖,共同評選、推薦50本最能孕育台灣人文主體意識的啟蒙書。在這個票選活動中,前衛出版社與其同系列的草根出版社所出版的書籍,踏踏實實地佔了一半之譜,足足25本。
  • 布袋戲在台灣文化中,一直扮演著一個很特殊的角色。從過去到現在,包括日治時代與國民黨統治時代,布袋戲的歷史演變,相當崎嶇坎坷。1970年代之後至今,從李天祿「亦宛然」、新莊許家班「小西園」、雲林黃家「雲州大儒俠」、「霹靂」,到中南部的沈明正布袋戲團,都為台灣的布袋戲文化,做了很大的貢獻。
  • 1988年,台灣的民主運動蓬勃發展,原住民的正名運動、環保運動、反核四運動也在此時風起雲湧。夏曼.藍波安沒有錯過這 一波波要求改革的浪潮。他的自我覺醒,正是來自他在台灣社會底層工作過的生命經驗。
  • 沒有高深傲人的學歷,卻對台灣文史資料,有著無比濃厚的興趣和熱誠,持續不斷蒐集。沒有正式學院的訓練,卻傾其半生之精力,寫下了五十本台灣文史著作,造福台灣子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