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貓纜體檢 履勘委員稱安全無虞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台北市貓空纜車昨天完成履勘後,約7到10天改善完畢,可望月底前復駛,履勘檢查結果為營運前只要改善3項即可復駛,被民眾譏為「停駛一年多,卻可以輕鬆復駛。」

因為營運前只要改善取號碼機的動線與標示,以及貓纜遇到斷電全黑時的作業流程,包括新增設的冠狀齒輪操作等,即可以順利復駛。

但是,外界關心的貓纜是否會再度發生邊坡流失的危險,以及遷移後的塔柱安全問題,相關改善事項都僅被履勘委員列為「建議」,屬於C級事項。

如:塔柱的排水系統在防汛期前完成即可;總體檢團隊建議加裝3套監測機制,以定期監測塔柱會不會偏移;除了監測塔柱外,最好在T15、T16塔柱周圍邊坡加裝水壓計,可以監測邊坡的入水量,及早掌握土質是否會鬆動流失。

這些外界關切的問題,履勘委員認為不需要加強或改善也能復駛,讓民眾產生疑慮。對此,履勘總召集委員、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林志棟昨天背書說,「貓纜經過總體檢後,已經確認安全無虞,即使不需要履勘,也可以馬上復駛。」

林志棟解釋,14項的「建議事項」,是履勘委員期待市府加強,「有做會更好,但不做也可以安全搭乘。」林志棟說,兒童節前夕應可以復駛,讓小朋友到動物園參觀兼搭貓纜。

北市府副秘書長譚國光則說,履勘委員建議的事項,將邀集相關局處開會再評估。他表示,履勘後,將有7到10天的改善期,改善後,請履勘委員確認,捷運公司即可簽報試營運與營運時間。

昨天一大早,北市府公共運輸處邀集11名履勘委員,以及交通局、消防局等市府代表進行履勘作業,履勘項目分成「機電」、「土建」、「營運」3組,進行現地會勘,下午則進行模擬測試。

履勘採130台車廂高乘載容量,以正常營運速率每秒3公尺進行測試,履勘過程中,一度發生地震,便啟動因應地震標準作業模式,系統暫停運轉,檢視各項設備無異狀後,才恢復正常營運速度。

下午則進行斷電模擬,以及轉角二站主齒輪箱故障等兩狀況,啟動柴油發電機以及新增的冠狀齒輪設備,讓車廂以每秒1公尺的速率回車站月台,演練不讓貓纜車廂又「掛」在半空中的情況。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