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專家梁英明教授「印尼華人與民族融合問題」隱晦含蓄傳遞警訊

華人問題癥結所在 專家指點迷津

民族主義高漲、「中國崛起」、「強國夢」皆是雙重效忠細胞 非但未能解決切身問題 恐埋禍害 應從思想上徹底解除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4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謝夢涵印尼雅加達報導)2010年4月17日在慈育大學大禮堂,由民族建設基金會和印尼巴中校友會首度聯辦「印尼華人與民族融合問題」專題講座,邀請東南亞及華僑華人問題專家、原北京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巴中校友梁英明教授主講,梁教授秉持學者的理念,憑他多年從事研究和歷史對照,對時下印尼華人存在的問題癥結作出理性分析和結論。

※※※被視「雙重效忠」為癥結所在

在梁教授一小時的演講裡,從宏觀明確指出在中國以往發生的政局變化,都對海外華僑有很大影響。實際上一直到今天亦是如此。梁教授在話中隱喻,很多事,並不是直接中國政府「指派」,要華僑華人該如何、該怎麼做,而是另有其背後的因素。例如:「中國政府沒有要華僑為中國做些什麼」;還有:「1990年當印尼和中國外交關係正常化的時候,李鵬代表中國政府發表一個講話,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說:『我們不贊同雙重效忠』」;更有:「胡錦濤此次赴美見奧巴馬,不允許中使館動員僑社僑團去組隊大肆迎接」,等等。我們相信梁英明教授因為受到客觀環境的限制,令他無法說的太白太直接,只能用隱晦含蓄的用詞加以提醒。

就因為梁英明教授說話不能太白太露骨,加上裡面牽扯近一世紀的歷史淵源,夾雜錯綜複雜的感情糾纏,要讓在座的數百位來賓一下子聽明白其真正的內涵,恐怕還需一個過程。能看見的是,因為印尼是梁教授的「感情所在」,他已以最大的努力、最淺白的講解,力圖挽救華人華裔於水深火熱的艱辛處境。


「印尼華人與民族融合問題」主辦單位民族建設基金會汪友山先生伉儷(右一、二),巴中校友會余增壽伉儷(左一、二)贈禮給主講人梁英明教授伉儷(中)。(攝影:大紀元/謝夢涵)

簡單歸納,根據梁教授的分析,華人問題的癥結在於:
(一)民族主義情緒高漲;
(二)中國崛起;
(三)強國夢;
(四)雙重效忠。
這些假象,是導致華人華裔與所在國的其他族群出現尖銳矛盾的「罪魁禍首」。這個精闢的見解,對時下華人華裔會起到「當頭棒喝」的作用。梁英明教授深恐華人同胞們承受不了這個事實,所以,在梁教授著作(註: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東南亞華人研究—新世紀新視野》一書)的序言說了:「華人問題的研究同一切科學研究一樣,也必須秉承實事求是,理性思考的原則,而避免用主觀願望和情緒化的態度來下結論。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研究成果逐步接近真理。」

歸根究底,梁教授想指出的是,因為現實歷史的演變,海外華僑從僑民身份,的確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就是成為當地居住國的公民,可是,在思想上,在心態方面,可說未有充分的認識和心理準備。「中國崛起」、「強國夢」、「民族主義」這些都是中國政府對其國內的公民所宣傳的政策,事實證明卻也成為了海外華人華裔的強烈的一種感情牽掛。最嚴重的是,華人華裔被印尼社會視為「雙重效忠」,只是「更了外衣」,沒有符合他們從實質上融合的標準要求,這是導致華裔遲遲無法取得印尼社會從心底的肯定和認同的華人華裔自身內在的原因。

※※※落地生根 加入印尼籍才是第一步

梁英明教授一開頭就說:在印尼的華人定居很長的時間了,恐怕已有上千年。過去沒人提這個問題,什麼融合不融合,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都是華僑,是中國僑民。(在)荷蘭時代也被當成華僑,印尼獨立時,要成為印尼公民還是依然是外僑?這個問題爭論很久,最近又爭論的比較大,有人提出來:華人怎麼辦呢?要在這裡住很長時間。單單「落地生根」,加入印尼籍成為印尼公民是不夠的,那個才是第一步,第二步你要在這裡生存就必須融入。什麼是華人的前途?我們要(成為)怎麼樣的人?都是大家思考的問題。

※※※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與強國夢

梁英明教授說:從辛亥革命到抗戰時期,(那時)華僑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思想都很高漲,我們就不說它了,直到1949年,時代的變化,對每個人都有一個衝擊,一個變化,一個適應,一個選擇,這樣一個過程。(這是)我要說的第一個。第二個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那個時候呢,聯合國五大常委,中國成為安全理事會的理事國,那個時候我們都是華僑,所以我們那個時候,愛國主義,民族精神變得非常高漲,包括我自己,那個時候有這種思想。那麼這個思想,這個思想現在反過來,歷史反顧的話,我們大家當時都有一個強國夢,希望我們的祖國強大,我們的祖國強大可能(會)保護我們。我們以前在殖民地時候呢,我們是被當作二等公民,甚至三等公民,我們沒有權力、沒有地位,我們那個時候是那種想法。

※※※中華民國變更帶來的衝擊

梁英明教授提到中國政治上的變化帶來的衝擊:到了1949年前後,大陸政治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個變化是大家都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政,這對很多華僑造成很大衝擊,有的人自己政治理念不同,立場不同,觀感不同,等等原因。也產生一種分歧,這是歷史的現象,當時不管是被分為左派還是右派,這個是歷史的憑據,我今天不來評價這個問題,這是一點,不管你當時是哪一派,當時對華僑,歸根結底還是一派,就是中國人。這講的是什麼呢?是民族主義。不管你心目中是支持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實你支持的是中國,只不過他認為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能夠帶給我們幸福,而有的人相信中華民國才能夠帶給我們幸福,這個分歧。當時的華僑都是愛國的,我們這是歷史的反思,當時可能因為我們太年輕,幼稚,也沒從歷史上來看,可能有一些分歧。

※※※雙重國籍條約 華僑變華裔帶來的衝擊

梁英明教授講到的第三個階段:亞非會議後,印尼和中國簽定了一個雙重國籍的一個條約,這個條約規定了,我們必定選擇一個國籍,因為雙重國籍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當時中國的法律是你是中國人的後裔,無論你生在什麼地方你就是中國人,那麼就有雙重國籍的問題,當時周恩來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選擇,我們要做中國公民還是印尼公民?真正選擇就在那個時候。那些受過華文教育的,在思想上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認為要長期在這裡住下去,應該加入印尼國籍,可是從思想上還沒做好這個準備,還是認為捨不得放棄中國的國籍。這個事情後來(發生)很多政局的變化,在中國也發生了文化大革命,這是對我們都有影響。(後來華人華裔)就逐步的、陸續的加入了印尼國籍。

※※※身份的變化是根本的問題

梁英明教授認為:這個問題又重新出現,是因為經過了蘇哈多統治時期數十年以後,印尼已經進入了新的時代,一個改革的時代,一個和平發展的時代,也是要建築民族和諧的一個時代。在中國也是,在經過了文化大革命噩夢之後,我們經過了改革開放,我們也要走向世界,我們要建立中國的和諧,我們也希望跟世界保持和諧,跟印尼保持友好和諧。在這個時代,為什麼又出現這個問題呢?是有一個因素:中國的崛起。

在這個時候不可避免的,大多數華人聽了內心會感到高興,會感到自豪,這個感情,全世界華人(都是)這樣。但是呢,我要說的,不管中國政府、中國國內的人,還是海外華人來說,要看到那個時代的變化,和我們自己身份的變化,如今在座的不是中國的公民了,是印度尼西亞公民,這個身份的變化是個根本的問題。在這個時候,大家所表現的這樣一種感情的願望,理想,我想我們要做一個冷靜的分析和比較正確的處理,才能夠妥善的處理這樣的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印尼官方舉辦慶祝新年活動
【名家專欄】中共全方位支持哈馬斯
ICC向以色列總理發逮捕令 美英回應
造成巴爾的摩大橋垮塌船隻已移出航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