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Green棄法學投身環保 分享綠生活

font print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高義琪台北2日電)七年級生Mr. Green陳致廷,放棄法律所學,用熱忱投身環保,創辦以「分享綠生活」為主題的社群網站Daily Lohas,並且堅信「如果環保能夠在生活中具體實踐,將更具影響力。」

陳致廷在網路社群上化身Mr.Green,以Daily Lohas 網站創辦人身分為暢銷書「氣候戰爭」撰寫推薦文,從綠能環保為創業發想。親友卻擔心他太過投入,生活無以為繼。面對反對的聲音,陳致廷反而更堅定理念。

陳致廷的綠色創業動機發想來自於「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一書,作者佛里曼 (Thomas L. Friedman)提出「綠色革命」的概念,讓陳致廷義無反顧投入,為環保議題付出,從競爭激烈的創業補助徵選中脫穎而出。

支持陳致廷在綠色創業路上奮鬥的,則是「氣候戰爭」一書。書中提及生態氣候變遷、糧食之爭,以及人類未來將面臨的考驗,讓他大為震驚,決心挺身為全球生態盡一份心力。

Daily Lohas創建「分享綠生活」為主題的社群網站,加入社群的網友們以主動自發的方式,分享日常生活中如何隨手做環保的小方法。

與網友分享互動中,陳致廷獲得不少感動和生活巧思,例如 ATM收據回收再利用成便條筆記本、步行健身省油耗、廢紙箱改造成電視櫃等,透過各種節能減碳方法,將環保口號化為實際行動。

陳致廷在網站中分享環保夥伴張楊乾所著「低碳生活的24堂課」內容,建議讀者在生活中落實環保,從以步行、單車代步;拔插頭,救地球;留意水電費帳單上的碳排放量等,就能輕而易舉計算碳足跡,減緩全球暖化。

2009年底,陳致廷以「身體力行、環保實踐」為號召,呼朋引伴組成「低碳愛台灣車隊」,進行長達1,300公里單車環島旅行,12天的時間完成壯遊。途中,他與隊友相互扶持、共同奮戰,耐著體能極限與痠痛,體驗台灣各地綠色建築和領略種種低碳生活方式。

談到環保生活實踐,陳致廷笑言自己有那麼一丁點擇善固執,聚會時不忘提醒朋友要少吃牛肉,以減少畜牧溫室氣體排放,注重環保,自備飲水少喝瓶裝水等;甚至在辦公室裡,順手幫已下班同事的電腦主機及螢幕關機,節約能源。

陳致廷吐露成立Daily Lohas社群網站最大的困境,是將環保生活實踐這樣抽象的概念,轉化成創業:他憑藉著一股熱忱,在不擅長的領域中踽踽獨行。無論網站建置、外文資料翻譯、環保徵文活動操作,甚至將新興概念帶進網路社群裡,很多都是在摸索中學習。

談到未來,陳致廷計劃走入社區以環保議題或舉辦讀書會方式進行交誼分享,並結合綠色企業、開發網路販售綠能商品,讓Daily Lohas不僅只是綠能知識,更可以從日常行為及生活用品中徹底愛地球。

放棄法律,選擇環保之路,雖然綠色創業路滿是孤獨,但陳致廷眼神堅定,強調他一本初衷,從未想過要放棄。

面對壓力,陳致廷像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一般,自然吸納了所有不愉快。在這一場綠色革命裡,他不僅領軍Daily Lohas社群對抗暖化,也正為自己打一場化阻力為助力的人生戰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北報導)人類不斷追求經濟發展因而犧牲生態環境,過度開發與污染,而造成許多溫室效應所引發的氣候異常,災難不斷,如在去年的八八風災有七成以上的受災民都是原住民同胞,付出了龐大的經濟和社會成本。因此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協會與國際創新創業發展協會籌辦「Vegan時尚 綠色豐年聚」,透過原住民傳統文化內涵,以蔬食少肉實踐Vegan生活,倡導無傷地球為理念,期望落實綠生活觀念蔚為時尚風潮。
  • 寧艾文(Evan Ning)是一名加拿大影視攝影師兼燈光師,參與拍攝了多部著名的好萊塢影視作品,包括迪士尼、華納兄弟和網飛旗下的電影。他還擔任過法輪功真相電影的攝影總監,包括《為你而來》和《永恆的五十分鐘》。艾文是一名從小修煉的法輪功學員,他是怎樣成長為才華橫溢的青年的呢?讓我們來聽聽他的故事。
  • 清晨6時半,天仍矇矇亮,在香港最南端的隱世小島上,人稱蒲台島「島主」的島民羅金樹(樹哥)已經開始駕著小艇出海捕魚,除了炎熱和惡劣天氣外,每天清晨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樹哥是土生土長的島民,一生都不願離開蒲台島去其它地方生活。今年73歲的他,身體依然健朗。
  • 筆者曾於國家圖書館查找抗日戰史資料,發現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國陸軍作戰各大戰役實錄》珍貴史料,然而此書在各大書局中卻未發現販售,因此只得聯絡作者,想購買此書。2009年,筆者與友人一同拜訪作者楊濬彥先生,因此發掘了這位已高齡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精采故事 ,他的一生彷彿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 中國第一貪江澤民家族斂財萬億;嫡孫江志成躲貓貓起家坐擁5千億資產;江志成借毒生財,涉核酸收割;江澤民死失靠山,江志成榮登殺豬榜頭號追蹤目標。
  • 與西方基督教相關的聖誕老人(Santa Claus)和東方的壽星老人一樣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傳說人物。不同於只留在傳說中的東方老壽星,每年聖誕期間,世界各地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聖誕老人同時出現在我們的真實生活中與大家共慶聖誕。
  • 戰爭中的的神蹟,一人俘虜132人怎麼做到的?為神服務與向國家效忠,在戰場上如何兩全?懸崖上的軍醫,硝煙中如何一人救下75名傷員?
  • 出生於俄羅斯的亞歷山大‧格拉博維茨基(Alexander A. Grabovetskiy)很早就發覺木雕十分迷人。大約五歲,他就對當地的禮品店中那些手工製作的木雕玩具——雕刻的熊及其它小動物,深深著迷。他還記得他不停地問自己:「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呢?」當時,小小年紀的他一點也不知道木雕會成為他的世界,而一把簡單的木刻刀會是他在蘇聯與美國的救星。
  • 方形臉上戴著方形眼鏡永遠掛著和藹笑容,奉獻台南藝術文化教育一甲子,獲頒「台南文化獎」、「教育奉獻獎」等,教育家兼藝術家潘元石是台南許多人敬愛的潘老師,也是奇美博物館親切的潘館長。
  • 中國人權活動家、新公民運動成員之一的張寶成在2013年那次被抓之前,曾經對當時的未婚妻劉珏帆說過一句話。他說:「中共這堵牆看著很高、很堅固,可是如果我們每個人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在自己能承受的壓力範圍內做公民維權這些事的話,哪怕你轉貼、圍觀、哪怕拿牙籤去摳牆縫呢,每個人都對著這堵牆使勁,那麼這個獨裁專制制度結束的日子就不遠了。」 劉珏帆回答說:「我沒有你張寶成的勇氣去坐牢,那我就做一根牙籤吧,去摳牆縫,讓這堵牆早一點倒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