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學者:應明確規範價差比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5月1日將上路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不但建商配合度不高,學者也不看好。學者莊孟翰認為新制不符合市場需求,又過於複雜,更未告知建商該如何區分主建物、附屬建物價格,搞的建商霧煞煞,民眾也容易混淆。

新制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共修改四個部份,包含主建物、附屬建物分開計價等細項。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說:「由於新制分開計價並未有明顯區分,建商可以拉高主建物售價,彌補附屬建物價格,建物總價始終不變。」

莊孟翰指出,新制上路前,政府相關部會必須解決兩大問題,首先主管機關對分開計價是否有明確法則可供建商依循,舉例來說,假設附屬建物價格不得高於主建物價格的三分之二還是二分之一;其次建商若不配合,相關罰則是否能夠適時出擊。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說:「分開計價不論從消費者、建商角度分析,都應該是不同價格。」若站在消費者立場,必須考量到實用面,附屬建物雨遮、屋簷等,使用效能不比室內面積來得高,若採均一價格,不甚合理;附屬建物對住戶來說,實用性並不高。

若以建商為出發點,主建物、附屬建物所需要的建築成本也不同,不應採取單一價格計算。張金鶚表示,主建物、附屬建物本來就應該拆開計價,才能防止「灌虛坪」情事發生。若政府能祭出鐵腕,落實分開計價,才能讓房價合理化。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