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身邊適當的道具

現在,領袖出現了(4)

雪兒.琳恩 Shel Leanne

標籤:

為了進一步強化第一印象,奧巴馬很注重於準備身邊適當的道具。運用道具是創造印象的重要手法,也可透過有效肢體語言和形象強化要傳達的關鍵訊息。

我所謂道具一詞,泛指配件、物件、場景,甚至是特定的人群。若經過慎選,道具可以變成傳遞非口語訊息的重要管道。舉例來說,慎選發表演說的背景場景或主要群眾,是非常重要的事。

如果一位政治人物想把自己投射成具有堅定信仰宗教價值的人,就可選擇在祈禱敬拜之處發表演說;一位想要表現出和年輕人緊密相連的領導者,則可在大學校園裡公開談話。

同樣的,精挑細選的配件也能傳達微妙又重要的訊息。一位民主黨人若打了紅色的領帶,可以傳達敞開心胸接納共和黨的態度;一位領導人在西裝翻領上別著美國國旗別針,可以傳達出愛國心。

其他類型的物件與人物也可達成同樣效果。花一分鐘想一想,如果有一個人想要讓自己看起來像總統又如何?他可以運用哪些道具?當他要發表演說時,他可以在講台兩側擺上巨幅國旗,在旗幟夾道中現身,藉此傳遞威權。

如果一位演說者極力訴求強硬的外交政策,那他可以運用哪些道具?當他發表公開演說時,可以邀請軍事將領站在身後。

奧巴馬展現了非凡的技巧,善用道具與「場景」來強化自己的訊息。當他第一次宣布自己有意角逐總統時,他選擇在伊利諾州春田市(Springfield, Illinois)發表宣言,這個地方激起眾人對美國林肯總統的記憶。

整個場景變成了一組大道具。奧巴馬選擇春田市,強調他的候選資格具有歷史意義,他承諾保有美國核心價值,他崇敬美國歷史,以及他堅決確保和林肯總統有關的任何崇高價值,如勇氣和正直。

當他在2008年總統競選活動期間處理耶瑞米.賴特牧師(Reverend Jeremiah Wright)的爭議時,奧巴馬就仔細斟酌過自己可以透過身邊的道具傳送哪些非口語訊息。

因為他和這位充滿爭議的神職人員關係匪淺(許多美國人相信,這兩人的交情觝觸了奧巴馬認同團結的主張),因此他必須處理賴特牧師的煽動性言詞。

他和賴特的關係惹起諸多爭議,對奧巴馬參選之路的未來及基礎造成極嚴重的威脅。奧巴馬了解,處理公眾因他和賴特之間的關係而起的憂慮是非常重要的事,於是他小心選擇發表演說的地點。

場景及其他道具強化了他要傳達的訊息。奧巴馬穿著一套西裝,翻領上別著美國國旗別針,以嚴肅的語調以及態度發表演說。他的肢體語言和聲音傳達重要的非口語訊息:謙遜、尊重和真誠。

當他在講台上嚴厲抨擊賴特牧師的分裂言詞時,其他的道具(講台兩旁一字排開的大型美國國旗)傳遞了一個訊息,那就是奧巴馬愛國,而且忠心捍衛美國核心原則。這樣的背景幫助他塑造演說風格,同時傳送出正面訊息。

當你想表現出領導者風範時,要記得道具能夠扮演極有份量的角色,並自問幾個問題:哪些道具最理想?哪些配件、物件、背景甚至人群可以助你一臂之力,送出強化強烈正面早期印象的非口語訊息?

在某種程度上而言,答案會視情況而定:比方說,你設定的群眾是誰、普遍的心態如何、你的演說有何目的及主題為何。善用道具,可發揮更大效果。@(待續)

摘編自 《征服領導 奧巴馬成功的10個習慣》 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賣菜嬤  登時代雜誌百大名人
大多市少數族裔領袖數量過低
丹麥民運紀念「六四」  魏京生到場參加
英美領袖熱線 重申對阿富汗承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