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身边适当的道具

现在,领袖出现了(4)

雪儿.琳恩 Shel Leanne

标签:

为了进一步强化第一印象,奥巴马很注重于准备身边适当的道具。运用道具是创造印象的重要手法,也可透过有效肢体语言和形象强化要传达的关键讯息。

我所谓道具一词,泛指配件、物件、场景,甚至是特定的人群。若经过慎选,道具可以变成传递非口语讯息的重要管道。举例来说,慎选发表演说的背景场景或主要群众,是非常重要的事。

如果一位政治人物想把自己投射成具有坚定信仰宗教价值的人,就可选择在祈祷敬拜之处发表演说;一位想要表现出和年轻人紧密相连的领导者,则可在大学校园里公开谈话。

同样的,精挑细选的配件也能传达微妙又重要的讯息。一位民主党人若打了红色的领带,可以传达敞开心胸接纳共和党的态度;一位领导人在西装翻领上别着美国国旗别针,可以传达出爱国心。

其他类型的物件与人物也可达成同样效果。花一分钟想一想,如果有一个人想要让自己看起来像总统又如何?他可以运用哪些道具?当他要发表演说时,他可以在讲台两侧摆上巨幅国旗,在旗帜夹道中现身,借此传递威权。

如果一位演说者极力诉求强硬的外交政策,那他可以运用哪些道具?当他发表公开演说时,可以邀请军事将领站在身后。

奥巴马展现了非凡的技巧,善用道具与“场景”来强化自己的讯息。当他第一次宣布自己有意角逐总统时,他选择在伊利诺州春田市(Springfield, Illinois)发表宣言,这个地方激起众人对美国林肯总统的记忆。

整个场景变成了一组大道具。奥巴马选择春田市,强调他的候选资格具有历史意义,他承诺保有美国核心价值,他崇敬美国历史,以及他坚决确保和林肯总统有关的任何崇高价值,如勇气和正直。

当他在2008年总统竞选活动期间处理耶瑞米.赖特牧师(Reverend Jeremiah Wright)的争议时,奥巴马就仔细斟酌过自己可以透过身边的道具传送哪些非口语讯息。

因为他和这位充满争议的神职人员关系匪浅(许多美国人相信,这两人的交情抵触了奥巴马认同团结的主张),因此他必须处理赖特牧师的煽动性言词。

他和赖特的关系惹起诸多争议,对奥巴马参选之路的未来及基础造成极严重的威胁。奥巴马了解,处理公众因他和赖特之间的关系而起的忧虑是非常重要的事,于是他小心选择发表演说的地点。

场景及其他道具强化了他要传达的讯息。奥巴马穿着一套西装,翻领上别着美国国旗别针,以严肃的语调以及态度发表演说。他的肢体语言和声音传达重要的非口语讯息:谦逊、尊重和真诚。

当他在讲台上严厉抨击赖特牧师的分裂言词时,其他的道具(讲台两旁一字排开的大型美国国旗)传递了一个讯息,那就是奥巴马爱国,而且忠心捍卫美国核心原则。这样的背景帮助他塑造演说风格,同时传送出正面讯息。

当你想表现出领导者风范时,要记得道具能够扮演极有份量的角色,并自问几个问题:哪些道具最理想?哪些配件、物件、背景甚至人群可以助你一臂之力,送出强化强烈正面早期印象的非口语讯息?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答案会视情况而定:比方说,你设定的群众是谁、普遍的心态如何、你的演说有何目的及主题为何。善用道具,可发挥更大效果。@(待续)

摘编自 《征服领导 奥巴马成功的10个习惯》 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分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卖菜嬷  登时代杂志百大名人
大多市少数族裔领袖数量过低
丹麦民运纪念“六四”  魏京生到场参加
英美领袖热线 重申对阿富汗承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