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子貢方人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204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子貢方人(1)。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2)。」 (《論語·憲問第十四》)

【註釋】
(1)方人:評論人物的優劣長短。
(2)不暇:沒閒工夫;沒多餘時間。

【語譯】
子貢評論人物的優劣長短。孔子說:「賜啊,你這樣做是賢能的嗎?我可沒那個閒工夫。」

【研析】

人不學習道理,不重視心性修養的話,大概免不了自以為是、度量狹小、好比較爭鬥、自滿自大等。愈強的自我,愈是能分明計較現實生活中的你我他和利害得失,很是尖滑很會鑽營,而為私為我並非人的純真本性,是偏離宇宙規律的。我、人、他人、生死等,這些觀念和真實感,對於注重心性修養的人而言,甚至是要愈來愈看淡的,如果人的真正生命是不滅的元神,那麼要從人返本歸真成神的狀態,就不能像一般人那樣,還去加強自我、人心和營私的觀念。

當自我變得很強大而真實的時候,人就會很高傲自大而看不起別人,接著就是評論別人,看的都是別人的不對和缺點。評論別人的危險,就好比人不知不覺走進狂妄的國度,當上狂妄國的國王,看到的都是狂妄國的人民和狂妄國的風景,當然給人的觀感和表現的言行也都特別狂妄自大,這真是一無是處又虛擲時光。反之,謙虛的人,心裡踏實,言行讓人受益。

說話應該是講道理,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也可以善待他人,「忠告而善導之」,或找找自己的不是,而不知道的要「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論語·子路》),有修養的人,不會亂發言論,更不會批評別人,當然基於維護正義良知、喚醒世人或救人於危難等大是大非的事,則言必有中。

【延伸思考】

1、批評別人往往都有不大好的動機,例如維護自己的利益、滿足自己的執著或情慾、傷害別人等。想想看:自己有沒有批評或評論過別人?當時的動機是什麼?那時為什麼不採用和善的方式對待別人呢?

2、找一個人來觀察看看,看看很習慣批評別人、評論別人的人,他的個性和待人的態度如何?會不會比較自大、自我中心、自以為是、好比較、好爭鬥呢?

【閱讀資料】

滿招損 謙受益

孔子在魯桓公的廟裡參觀,看見一種傾斜而不易放平的容器。他問守廟人那是什麼,守廟人說:「這大概是人君放在座位右邊的一種器具。」孔子說:「我聽說這種器具,空著的時候就傾斜,灌進一半水就正立著,灌滿了就翻倒了。」孔子讓弟子舀水灌進容器,果然如此。

孔子喟然長歎:「唉!哪有滿了不翻倒的呢?」子路問道:「請問保持富貴的地位,如同保持水滿而不翻倒一樣,有什麼辦法嗎?」孔子說:「自己聰明智慧,要保持怯弱的樣子;功勞超過了天下所有的人,要保持謙讓的樣子。」

後來,子貢又問孔子道:「我想做到對人謙虛,但不知如何做才好。」孔子說:「對人謙虛嗎?那就要像土地一樣,深深地挖掘,就可以得到甘泉;種植,就可以五穀繁茂;草木繁殖了,禽鳥和野獸就在這裡繁育。土地的功勞很大,但它不自認為有德行。對人謙虛就該像土地一樣。」

《尚書·大禹謨》記載:伯益讚頌禹誓師攻伐有苗時說,「道德可以感動上天,再遠的地方都能享受到其恩惠。自滿會招致失敗,謙虛才會使人受益,增加美德,這是上天的旨意。」《尚書·仲虺之誥》記載:商湯滅夏時,仲虺告誡湯王說,「如果道德一天比一天趨向完善,那麼各諸侯國都會臣服於您;如果驕傲自滿的話,那麼即使最親近的人都會離開您。」大禹和商湯都是道德高尚的人,但仍然時時心懷自滿招損的恐懼,不斷在行為上警戒自己。

《顏氏家訓》上有一句話:「土地鬼神之道,皆惡(音「物」)滿盈。謙虛沖損,可以免害。」月亮到圓時,就會逐漸走向缺損;器具裝的太滿,就會溢出,物極必反。所以,做人也應常守中庸之道啊!

晉代的劉敬宣在擔任冀州刺史時,曾有人想和他一同謀求富貴。劉敬宣回應說:「我經常恐懼福運太多而招致災禍,總想著如何避開富足而處於不足之中。」可見劉敬宣深諳「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人們如果都能像他那樣明白事理,那麼安身立命也不難了。

「滿招損,謙受益」是古人的勸誡,也是古今做人處事的智慧。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耳提面命」這句成語,就是從這首詩中「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演變而來,即在耳邊提醒,當面告誡;用來比喻殷切熱心的教誨。
  • 陳成子犯上殺了齊簡公。孔子沐浴之後上朝覲見魯哀公,報告說:「陳恆犯上把他的君主殺了,請您出兵討伐他。」哀公說:「你去報告那三家大夫吧!」
  • (shown)魯國當政者要改建儲藏財貨的國庫。閔子騫說:「完全按照舊例行事,好不好?何必改建呢?」孔子說:「這個人平常不太說話,一開口就得體且切中要點。」
  • 蘇秦是戰國時代最著名的縱橫家,他向秦惠王遊說連橫政策。秦惠王說:「寡人聽說,鳥的羽毛長的不夠豐滿是不可以高飛;國家的法令不夠完備是不可以施行刑罰;君王的道德若不被推崇,就不能役使百姓;政策教化若無法順利推展,就不能再交託大臣其它任務。現在先生不遠千里到秦國給我建言,將來我會好好考慮的。」
  • 季路問如何侍奉鬼神。孔子說:「還沒能好好侍奉人,如何能侍奉鬼呢?」季路說:「請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說:「還沒弄清楚生,如何知道死呢?」
  • 春秋時代,鄭國因為想發兵侵略宋國,最後竟導致晉、齊、宋等國聯合起來,共同出兵攻打鄭國。鄭國自知兵力薄弱,根本無法抵擋晉、宋等十二國的圍攻。於是......
  • 孔子說:「讚許他人言論的忠厚誠實,這樣的人,你能確定他是真正的君子嗎?或者只是外表端莊的人而已呢?」
  • 坐席沒有擺正,就不坐。也許有人會覺得「席不正,不坐」未免太過於吹毛求疵。其實不然,當人在自己漸漸偏離正道的一思一念沒有意識到或把握住時,便會造成更大的偏差。
  • 漢朝的魏其侯竇嬰,是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堂兄的兒子,為人十分好客,漢景帝剛即位時,他就擔任詹士的官職。
  • 朋友死了,沒有親屬宗親打理葬事,無可歸葬,孔子說:「喪事由我來料理吧。」 朋友饋贈物品,即使是車馬之類貴重的東西,除非是祭肉,否則也是不拜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