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邂逅一朵白蓮

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早晨,上班前,見父親在庭院的蓮花缸旁左顧右盼,看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好奇,湊上前去一瞧,哇!是一朵白蓮,小巧玲瓏、細緻可愛,亭亭玉立於蓮葉之上,才破曉時分,已綻放得精神抖擻、風姿綽約,美麗極了!這清新脫俗的模樣,讓一向拙於言詞的父親也戀戀不去,並讚嘆直呼:「漂亮!漂亮!」逗留了一會兒,不得不出門了,但心裡卻生起了淡淡的喜悅,我知道是因為這一朵白蓮的緣故……

到學校之後,整天忙得不可開交,待工作告一個段落,歇息啜飲茗茶,卻又想起那一朵白蓮。小時候讀過周敦頤〈愛蓮說〉中的千百種姿態,一一浮現在腦海中。大思想家觀察入微,又細膩易感,他娓娓道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文質彬彬、謙謙君子的形象栩栩如生,蓮若有知,應該慶幸有這樣的一位知己。

回想這個蓮花魚缸,寒露時節,從妹妹家移植過來。起初,水質混濁、葉片枯萎、根莖腐爛,幾條小魚也似奄奄一息,多日之後,依然如此,原本以為只有放棄一途了,然而父親語重心長的殷殷指示:「現階段是適應、調整期,要有耐心!」我雖半信半疑,但也莫可耐何,只好靜觀其變。沒想到,才幾天光景,水清魚現,新葉田田,又歷經霜降,已有花容展現,活脫是一個生趣盎然的小天地,生命有無限的可能,果真不容小覷!

從這一朵白蓮,很輕易的就聯結上另一朵白蓮,那就是──黎巴嫩文學桂冠紀伯倫(Kahlil Gibran)。自年少迄今,他的經典《先知》一直擺放在案頭,書中的真知灼見、超凡智慧,陪伴我走過許多悲歡歲月。喜歡他輕輕柔柔的吟誦道:「靈魂綻放它自己,像一朵有無數花瓣的蓮花。」而他自己就是那最單純、最深邃的一朵。一個偉大的心靈,以最單純的面貌出現,如同詩人畫家席慕容說的:「在我們進入了他的世界之後,就會跟隨他,開始了一種溫柔而又緩慢的蛻變。」

物質生命,有時而盡;但精神生命,卻能夠亙古永恆。千年前,濂溪先生的蓮花早已衰敗腐朽、化為虛無;黎巴嫩的絕世清蓮──紀伯倫,也在上一個世紀,英年辭世淹沒於荒煙蔓草間;而清晨,庭院裡綻放得神采奕奕的那一朵,也終究會頹敝、凋零。然而,就在這舒適靜謐的深秋,我同時邂逅了它們!當然,它們絕不是同一朵,卻又是同一朵,同樣是出淤泥而不染、花中君子的那一朵。如此的際遇,既奇幻又美麗,值得感謝上天的恩賜。

黃昏,一到家,又見父親的身影在蓮花缸旁停留駐足,我尚未趨近,他已大聲宣告蓮花已閉合休憩的訊息,語罷,兀自進屋裡去了,留下我佇立於矇矓的暮色中。這時,想起紀伯倫的關於「快樂與悲傷」小詩,他說:「悲傷在你心中切割得越深,你便能容納更多的快樂……。當你快樂時,深察你的內心吧!你將發現,只有那曾使你悲傷的,正給你快樂。」這詩幽幽訴說的,不正是一朵朵從污土淤泥中生長盛開的晶瑩剔透的白蓮嗎?思忖間,隱約聽到母親的叫喚聲,是該用晚餐了。和花兒道晚安,這邂逅白蓮的一天,是溫柔美好的一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生命是一趟旅行,每一回啟程,都是一次冒險,它可能帶來痛苦,但也可能帶來救贖,只要我們懷抱著信心,生命,總是會向我們展現它無限的可能。
  • (shown)在這裡的芸芸眾生買花、賣花,心田深處必然有一個柔軟、溫暖的角落,足以讓繁花盛開、充滿希望!
  • (shown)人生幾多風雨,世事變化無常;但是Lily、先生和孩子們一定會安然度過;因為,在愛的磁場中,沒有困難,即使困難,那困難也被愛!
  • (shown)人的一生,從嬰兒、孩童、少壯及至老病死亡,其中無數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又有哪一件是能夠被牢牢掌握,而不會改變、不會消逝在浩瀚無垠的時空中呢?
  • (shown)唯有透過不斷的省思與觀照、修正和實踐,才能夠常保目光如炬、純淨敏慧,看到事物的本質。
  • (shown)溫柔的秘訣又是甚麼呢?它源自於真誠和謙卑,真正的溫柔,是能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像這樣的體貼與細膩,怎不令人動容呢?
  • (shown)溫柔的秘訣又是甚麼呢?它源自於真誠和謙卑,真正的溫柔,是能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
  • (shown)世事無常、變化多端,哪裡有永恆不易的真理呢?只有直探生命的意義、返本歸真才是正道,而其不二法門就是「修煉」……
  • (shown)秋天是一個省思、沉潛的季節,提醒我們生命需要舒緩與收歛……
  • (shown)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心城,四海枯竭,叢山荒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