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當大家都說“3×8=23”時

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靜謐舒適的假日晚上,夜來香的氣味在週遭逸散,好一段輕鬆美妙的悠閒時光。忙完瑣事雜務,正擺了個慵懶閒散的姿勢,待盡情享受這春夜的溫馨浪漫之際,電話鈴聲響起,是遠方的朋友,聲音的表情有點嚴肅、有點慎重,使得另一端接聽的我,不自覺的正襟危坐了起來,果然,今天要談的聽來尋常的話題,其實,牽涉到個人的價值觀和生命態度。

朋友娓娓細述,訴說著三年來,他與山友們相處往返的點點滴滴。特立獨行卻又溫文儒雅的他,素來誠懇敦厚、彬彬有禮,一向有著絕佳的好人緣,深受相識者歡迎、倚重。但是,他常常對旁人加諸於身上的「過譽」,不以為然;也對他人善意、無傷大雅的「誤解」,不敢茍同;更對街談巷議的評論時事、臧否人物,另有見解。他談到:「當大家都說“3×8=23”時,我可以去說明、解釋,即使別人都不認同,也絕不會去爭辯、理論,因為我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麼,並且會一直堅持下去!」

舉世滔滔,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很容易,只要放棄自我就可以了;而力排眾議、踽踽獨行卻很困難,因為,這需要非凡的智慧與自信,當然,勇氣和毅力也絕不可或缺。所以,大多數的人,都選擇從眾附和、隨之起舞,往往,都只落得流於浮泛、失之深遠,無法窺得全貌。只有那「選擇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路行走」的人,才有機會發現──「結果後來的一切都截然不同」。朋友一定有著像詩人佛羅斯特 (Robert Frost)〈未走之路〉(The Road Not Taken)詩中一般的聰明睿智,因此,能夠勇往直前、全力以赴,看得見別人無緣親臨的美麗景致!

另外,朋友的冷靜、理性,也很值得佩服讚揚,特別是功過毀譽的任人論斷,和人情糾葛的平淡超然,他應答回覆的態度就是──《菜根譚》中:「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的隨緣自在。當然,十多年的相交,做為旁觀者的我,一點一滴的看到這個不斷磨鍊、蓄積的過程,而聰慧如他,現在已深得曹雪芹在《紅樓夢》一書所指出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箇中三昧。關於世事、關於人情,獨有一番不為所動的從容和定見,難怪,當大家都說“3×8=23”時,他可以「笑而不答心自閒」,無所罫礙的讀書、寫字去了。

聽完他的分享,我告訴朋友:「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這是自己嚮往的境界,目前仍在努力而未達到,他也頻頻謙說不足,最後,吟誦了蘇軾的《六月二十夜渡海》:「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藉由詩人的落寞心情,道出自己的孤寂況味,聽來不免感慨,或許「古來聖賢皆寂寞」吧;不過,卻也篤定的深信,有理想、肯堅持的人,能夠無怨無悔的擔負與承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情深似海的感性飄忽,有時而窮;唯有義重如山的理性穩定,才能綿綿不絕。
  • (shown)大人們往往被價格迷惑,而無視於價值的存在,所以,孩子才是真正瞭解價值的人。
  • (shown)我們都曾經消極、沮喪過,而萌生鬆手妥協的想法,所幸,狂風暴雨之後,仍有朗朗晴天,堅持、忍耐與不放棄的信念,支撐我們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的走到這一站……
  • (shown)無論是自然之精靈或藝術之精靈,它們的展現,都在宣達傳遞著,造物主要給予芸芸眾生的──至真、至善、至美的訊息!
  • (shown)這世代傳承、交替的溫馨守護之情,最自然也最純粹;最沉重卻也最甜蜜,值得用盡一生來奉獻付出。
  • (shown)環境、身體的「歲修」,透過操作勞動、休養生息可以達成;但是,生命、性靈的「歲修」則必須遵循高德大法的指點引導,才能畢盡其功。
  • (shown)不預設立場,只是隨緣隨和,既豢養了腸胃,也饜足了心靈...
  • (shown)在迷途困頓中,切莫消極的等待霧氣散去,而是要積極的嘗試分辨隱藏在霧裡的方向,並學著欣賞霧中風景。
  • 春醒了!醒在天地萬物之間,那麼,人是否也醒了呢?歷經夏的忙碌喧囂、秋的寂靜蕭瑟和冬的冷峻慘淡,值此「斗指丁,雷鳴動,蟄蟲皆震」的驚蟄節令,正是蓄勢待發的好時機。
  • (shown)該好好思考的是──我們要如何使用這本不可知、不可逆的時間存摺,為自己短暫的人間旅行,留下恆久、豐富的精彩印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