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忍哲學

王健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康之所以凌駕天下,就是以「忍」為其行事哲學。影響迄今,日本人的家訓當中處處可見「忍」字的出現,這種精神上的圭臬甚至流傳到學校、企業,及整個民族。所以這次日本雖然遭受空前的的震災,但從各方報導中得知,他們在災後冷靜、自制與忍的表現,令人驚訝。

日本歷經關東大地震、阪神大地震的鉅變,不但沒有震垮他們的信心,反而加速了復興的速度,彰顯了日本民族不同凡響的韌性。

NHK每天中午過後有一兒童節目,主持人和2~3歲的孩子玩在一起,孩子們隨時會被暗示先來後到的「行列」概念,潛移默化之間讓孩子們接受了「行列」的觀念,然後變成習慣。日本人既然從小接受了排隊教育的訓練,當然長大後便以「不排隊」是反邏輯的行為看待,而這項習慣也成為日本人從幼兒到大學、社會體系,根深蒂固不可違逆的行事準則。

據報導,涉谷附近的中央快速道路上,停滿了寸步難行的各類汽車,綿延數公里,但沒有一部汽車按喇叭,也沒有一部跑路肩投機。岩手縣加油站排長龍的汽車,按規定每次只能加1,000日元的汽油,直到加油站快沒油了,也無人按喇叭催促前面的車子快走。在開放免費取物的便利商店,排隊的人進入店內只取自己要用的物品,也不會多拿其他東西,這種自制的精神頗令人稱奇,但日本人卻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道德習慣」。

有人說:「衣食足而知榮辱」,可貴的是在環境極端惡劣、身心遭受極大橫逆的情況下,日本人依然默默地承受下來,依然守秩序排隊領食物;沒有爭吵、沒有騷動,一切表現得平靜而理性,災民們說:「我只要活著,別無要求。」

我們再三的思索,為何他們在這種逆境中還能保持令人敬佩的理性表現,原因在幼時的教育及社會形塑的氛圍,默默地導正每個人從小到大的行事風格,讓忍的精神成為社會道德習慣的準則,也成為「民族性」的表徵。◇

(本文作者為前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淡江建築系副教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近日台灣校園霸凌事件沸沸揚揚,其實演藝圈也有不少受害者,大導演李安經常被老師體罰、李四端曾被同學暴打、安心亞被踹肚子、高凌風念國一的兒子被恐嚇等。丁寧也呼籲,在價值觀混亂的今天,爸媽要當孩子的好榜樣,並多關心子女。
  • 國中階段的孩子已將重心轉移到同儕身上,朋友的影響確實很大。邱香再次接到學校主任打來的電話,內心不由得沉重起來。這已經是校方的第二次通知了,告知孩子在學校廁所抽菸被當場逮到,因此又要記他一個小過。
  • 常常有家長焦急且無奈的問我:「孩子不專心怎麼辦?」「國文程度不好如何補救?」如果我說,這其實都是父母造成的,你相信嗎?孩子人生中,開始學習專心這件事情時,什麼也不想,只專注於把事情完成,可是卻被自以為是的父母打斷了,糟糕的是,父母卻渾然不知。不要小看孩子玩玩具、溜滑梯,對他們來說可是很重要的事。
  • 脫離弱勢的最大力量就是尊嚴,尊嚴會讓人對自己負責,避免去依賴別人,讓人有再生的力量。爆發戶式的粗糙行善手法,表面上好像照顧了他人的生計與需求,卻忽視了精神層面的慰藉,更糟的是金錢會消磨人的尊嚴,如果下跪就能獲取為數不少的捐助,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扼殺脫離弱勢的動力。幫助他人,不是給了錢就算,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更重要,有句話說得好,與其給他魚,不如給他釣桿!
  • 讀書會秋月遲到了,遲到的原因是跟孩子發生爭執,為一件雞毛蒜皮的瑣事母子兩人居然吵了起來!
  • 2011年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基隆最後一場的演出,感動場內所有的觀眾。「每一個節目的結束,都是令人期待、再期待,真是意猶未盡啊!真是完美的演出!很振奮人心!」基隆成功國中生活教育組長王俊賢老師,很興奮的這麼說著。
  • 從此,我不再擔心沒有物質獎勵就無法使人做好工作或功課,因為體驗了真正的無私與善良,生命煥發出來的光與熱就是觸動人學習最好的動力。
  • (大紀元日本記者站報導)「人命真是天算,有時想死都死不去。」這句話用在居住在日本重災區之一巖手縣野田村海邊的無業男子身上再適合不過了。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