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加國談育兒】

寬容謙讓使人快樂

高雲林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7月09日訊】移民加拿大八年的June是一個12歲男孩Kevin的母親,同很多家長一樣,June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操了不少心。許多家長往往只注重對孩子智育方面的培養,而June認為,思想品德的培養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

June要求兒子在矛盾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懂得與人為善、寬容謙讓。

記得Kevin上小學一年級時,有一次,一個高年級的大孩子在學校操場上揮舞樹枝,打到了他的太陽穴,他隨手就從地上撿了個東西朝對方扔了過去,不料撿的竟是小玻璃片,一下就劃破了對方的人中 ,流血不止。校長馬上打電話叫了他的父母去學校,受傷的學生被送去醫院縫了針。

回到家June就告訴闖了大禍的兒子,絕對不能朝別人扔東西,那樣做的危險性,提醒他萬一砸到眼睛上,一輩子就看不見了,砸到臉上就會破相,一個非常漂亮的人或許會因為你的舉動變成一個醜八怪,一輩子都生活在痛苦中,那時你該怎麼辦啊?以牙還牙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朋友相處一定要互相包容和忍讓。

June說,小孩子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做甚麼事不考慮後果,要讓他們明白事情的利害,還要讓他們懂得忍讓,學會與人為善。

兒子明白了做事不能衝動,與人為善的道理,之後遇到甚麼矛盾態度變好了許多。兩週之後,他再見到大孩子時,不好意思的問:「你傷口怎麼樣了,還疼不疼?」大孩子說:「好了,不疼了。」兩人從此成了好朋友。

兒子有時會抱怨別人對他不好,每次June就告訴他:「你要對別人寬容,不要總是怪別人,別人都進步了,你怎麼辦?你要多檢查一下自己有甚麼毛病。」兒子細細琢磨,明白不該總盯著別人,應該多想想自己有甚麼地方做的不好,那樣做才能使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June不要求兒子當大官發大財,只希望他一生快樂,她認為要快樂首先就要有一個好性格,在工作中一個好的性格比好的技術更重要,因此她很注重培養兒子樂觀、勇敢無畏的的個性。有時候,兒子在面對生人不敢講話,也不願主動打招呼,她就鼓勵兒子開口,並告訴他:「你要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別人才會來找你說話。」

慢慢地Kevin的性格變得更加開朗,能和小朋友和平相處,不再斤斤計較一些小的麻煩,心胸也更開闊,12歲的小孩子也變成了一個懂事的「小大人」,父母和朋友都很喜歡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報導)移民加拿大11年的張先生有三個可愛的孩子,8歲的兒子Mathew、6歲和4歲的女兒Jessica及Maggie。 張先生教育孩子從小就要有道德,他送孩子們去台灣人辦的學校學繁體中學,孩子第一次放寒假回來,老師要求背會《道德經》的內容,就問老師背道德經的原因,老師說:「道德經是精神食糧裡最好的東西,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所以我們讓孩子背。孩子現在懂得不懂得,懂得多少一點都不重要的,這個東西在他心裏紮了根,等他開始懂事時就會慢慢明白。」張先生知道了很高興,主動配合老師督促孩子完成任務。
  • 【編者按】許多父母來到加國,希望給孩子開闢一個美好的未來。經歷了艱苦打拼,事業漸漸走上了正軌,卻在同時忽略了子女的教育。從本期開始,我們開闢【華人加國談育兒】這個新的欄目。本欄目將陸續刊登家長們在加拿大育兒的心得。也歡迎讀者朋友們投稿,和大家一起討論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
  •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報導)童童今年5歲,頑皮而又可愛,許多事情似懂非懂,對於這麼小的孩子,教育起來也並不容易,周先生的育兒經驗是既要有耐心又要有智慧。別看童童小小年紀,面子心卻很強,做錯事請時「對不起」說不出口,周先生就用智謀引導他。
  •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報導)8歲的謙謙以前是個淘氣包,現在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小朋友都喜歡和他玩。談到教子,李女士笑著說:「孩子不管以後做甚麼,首先得品行好。」 李女士不擔心孩子的智力,但很注重對兒子品行的培養。她認為品行會影響人的一生 ,孩子不管以後做甚麼,首先得誠實、正直、快樂。
  • (大紀元記者高雲林報導)劉先生移民加拿大已有三年,家有一個11歲的女兒Jessie,面對處於青春期叛逆階段的孩子,劉先生是既著急又無奈。 女兒喜歡看電視,又迷上了網絡遊戲,經常網癮大到睡覺很晚,作業常常拖到晚上9點半才去做,作業的質量就可想而知了。劉先生和太太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忍不住訓斥女兒,可一旦多說兩句女兒就煩,有牴觸情緒,多次教育也不見起色。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當孩子表現得不如我們所預期,我們感到生氣,而對著孩子指責、批評、責罵或威脅……但我們如此反應,除了宣洩自己的情緒外,對孩子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