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VC法則 找出Key-man(下)

作者:張潛

人氣 86
標籤:

Vision Line(視線)

據說,SOCA在處理一件專門針對企業高層的勒索案時,所有嫌犯彷彿受過FBI訓練一般,不但面對測謊不為所動,在否認犯行時,態度更是異常堅定。

為了破解這道障礙,他們在進行訊問時,SOCA成員刻意安排同事緊急闖入,並附耳告訴他一些事,唯有一些關鍵字,如「塔克」、「除蟲」、「嚴哥」、「落網」等聲量說得恰到好處,剛好能被嫌犯聽到。

這些關鍵字正是這個組織裡,已被掌握的幾個高階分子名單。

結束偵訊後,他們觀看錄影紀錄,發現其中一位嫌犯在聽到「除蟲」時,原本不在乎的視線明顯變得專注,並開始將視線不時轉移在他們身上(圖1-2),掌握到這個小動作,朋友開始用一些模糊的話術,讓嫌犯相信自己的直屬長官「除蟲」已經落網,並為求減刑供出許多共犯和內幕。

結束偵訊後,他們觀看錄影紀錄,發現其中一位嫌犯在聽到「除蟲」時,原本不在乎的視線明顯變得專注,並開始將視線不時轉移在他們身上(圖 :智言館 提供)

聽到這些暗示,嫌犯終於開始動搖。

目前這件延宕年餘的案子已經接近尾聲,這位嫌犯大概打死也沒想到,自己的一個眼神,居然足以瓦解這個嚴密的犯罪組織。

視線判斷的運用,不只在瓦解犯罪心態上有效,在銷售上,如果你能「讀」出客戶的視線在說些什麼,從而進行攻心,白忙一場的比例肯定大減。

例如,我前面提到關於總經理和會計部的那個例子,如果不是注意到總經理的眼神,恐怕鎩羽而歸的機會也不小。

不過,也由於大家都知道眼睛是靈魂之窗,所以真正的幕後黑手或Key-man,絕對也是隱藏視線的高手。

如果你不想被這些刻意喬裝的視線所誤導,就要加入一些重要行為或語言參數,否則單憑幾個對方顯露的訊息,極可能會造成我們誤判,讓我們用錯誤的銷售策略,來消耗自己的戰力。

關於這部分,我會在後面幾章用更多例子清楚說明,告訴你哪些類型的人,是擅長使用眼神及視線騙人的高手。

Conversation(交談)

我發現許多人在看過有關肢體語言的書以後,常常會忘記「交談」本身,才是銷售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

雖然每個人都會說謊,但談話間還是會有一些邏輯上的矛盾,這些矛盾有時候比肢體語言更好捉摸。

可惜的是,當我們窮追著對方的眼神、動作時,多少會忽略一些最明顯的談話訊息,結果即使那些身經百戰的FBI探員,有時也會被「表象」所矇騙,讓這些明顯的訊息成為漏網之魚。

我那位在SOCA任職的朋友說,他在職期間最大的失誤,就屬剛任職不久,有一次在偵訊時,他專注在嫌犯互握絞緊的雙手,和焦慮不安的吐舌舔唇等動作,這些動作在他的解讀中,代表嫌犯正感到不安、愧疚,而且準備吐實。

接著他們有了以下這些對話:

「知道我們為什麼找你嗎?」

「不完全知道。」

「那你知道些什麼?」

「大概和大樓爆炸案有關……」

「對啊,這起大樓爆炸案,一共死了六十多名無辜的民眾,包括近十個未成年的孩子。為什麼你要這樣做?」

「我根本沒有做什麼……」

「你可不可以提出你的不在場證明?」

「當然可以,我那天正在和家人吃晚餐,沒想到聽到『轟隆』一聲,我是看電視才知道那棟大樓被炸了……」

交談結束,朋友初步認定這位嫌犯的犯罪事實並不明顯,沒想到就在他呈報上司,隔天上司就將筆錄資料重重丟在他桌上,指出幾處嫌犯說法明顯與事實不符的地方,要他重新徹查。
他再重新翻閱資料,果然發現許多疑點。

例如在這宗大樓爆炸案發生當下,他們已經緊急封鎖消息,未透露任何可能和恐怖分子有關的訊息,所有媒體得到的爆炸因素都是「氣爆」,但嫌犯卻在最後一句說出「大樓被炸了」(The building was demolished),而不是「大樓爆炸了」(The building exploded),這絕對不是語辭上的使用錯誤,而是他根本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但我朋友當時卻不可思議地照單全收,很顯然地,這個嫌犯是個擅長且精通肢體語言影響力的高手,懂得藉由眼神和一些動作來操弄對方,使對方忽略話語間的矛盾,稍一不慎,再有經驗的專家都可能會被玩弄於股掌間。

或許你覺得我們在一般銷售的過程中,很少會碰到如此工於心計的客戶,但若對方是企業或大公司的採購,在進行價格或條件對戰時,難保對方不會運用這些肢體技巧,來達到混淆視聽的目的。

相較之下,交談中必然會有的邏輯性應答,以及衝動性回應等不自覺因子,才是讓你判定對方心態和話中真假的「決定性證據」,千萬不要因為一些肢體動作,而輕忽這些交談內容。@

摘編自 《SOCA「英國重案調查局」不教你的讀心術:業務行銷保險人員「精準成交」必懂的「CVC法則」》智言館 提供

相關新聞
看穿肢體動作讀心術(1)
看穿肢體動作讀心術(2)
瑞典大師教你讀心術(1)
瑞典大師教你讀心術(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