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態農業座談會 農民交流耕種法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2年04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劉美蘭台灣雲林報導)傳統的農業中,皆以肥料與化學農藥為主要種植的使用資材,隨著環境改變與氣候變遷,許多原本不該有的問題逐漸顯現並且日趨嚴重劇烈,如作物失去原有的風味、肥料過量使用造成土壤鹽基障礙或者酸化。而化學農藥泛濫使用,使得抗藥性越來越難控制,病毒性病害蔓延迅速…..等等。因鑒於此,4月29日綠寶農業科技公司在雲林縣舉辦一場「生態農業交流座談會」,與會的農民發言相當踴躍,紛紛將自己耕作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信吉電視台農業專題節目主持人吳一言以他深入田間20多餘年頭的觀察與研究,跟農民共同探討什麼才是符合現代農民的農業思維。

吳一言指出,現代農業大多利用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雖增加生產量,但在市場的機制下,產銷嚴重失衡,農民與通路商皆無利益可言。而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的氾濫使用下,病害與蟲害反而無法控制,反而無法避免的增加抗藥性,也造成作物得病毒性病害日益嚴重並且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

具專業農學背景的吳一言表示,適度使用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減少使用量,以微生物、營養劑、酵素…等,調節施用,不但可提升作物品質,更而使農民與通路商皆能提升利益,而消費者也能以合理價格買到無毒又好吃的農產品。農民若能逐步減少降低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到後來就可不使用化學農藥。以植物防蟲防菌劑代替農藥,可以改善栽培環境,即可達到符合有機農業的規範,便可減少病毒的蔓延,進入真正的生態農業,維持栽培環境的生態平衡。

家住溪洲的農民徐睿騫說因他是農業新手,常引來鄰田的資深農夫們的關心,常跑來問他怎麼不噴灑農藥和施肥呢?但他認為農夫就該種出無毒的農作物供給消費者食用,因此他就選擇了使用生態農法耕作。


農民邱銀泉和徐睿騫用自家生產的安全蔬菜煮幾道風味餐跟大家分享。(攝影: 劉美蘭 / 大紀元)


農民徐睿騫期盼能有更多農民供應安全蔬果給學校,讓學童吃得安全又健康。(攝影: 劉美蘭 / 大紀元)


果農李並學所種的梨子因品質好所以不用推銷,公司團購就把水果全訂走了。(攝影: 劉美蘭 / 大紀元)

果農李並學表示他以前所種的梨子常嚴重落果,自從使用光合酵素後,不僅減少肥料的使用量,梨子的品質和收成量也增加了。因為品質好加上安全無毒,目前都是自產自銷,熟客會自動推薦給親朋好友來購買。

種植「糖果蕃茄」的蘇承恩驕傲地說:「只要你的蔬果品質好根本就不用上網去賣啦,我的蕃茄三斤一千元,人家都跑來我家要跟我買蕃茄。大老闆主動都跑到我家說要跟我訂水果,只要你東西安全又好吃,人家不會嫌你東西貴啦。所以這個可以減少農藥和肥料使用量,也可以省下成本,真的很好。」


蘇承恩所種植的「糖果蕃茄」三斤一千元,不用網路銷售,消費者自動找上門購買。(攝影: 劉美蘭 / 大紀元)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