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虎大不幸 談說故事

作者:實修
font print 人氣: 237
【字號】    
   標籤: tags: , ,

文章是大千世界的文字投影,是人探索生命的眼睛,乘著閱讀翱翔就能優遊廣闊的天空。

我自小是一個粗枝大葉的人,國小時寫字常常漏筆畫,遭到老師指正,做事馬虎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母親常常告誡我:「小馬虎、大不幸。」也經常提起以 前外祖母告訴她的故事。日本時代,我們家在山上曾經有大片的麻竹林。每年筍子的盛產季節,全家都會到山上筍寮住,將竹筍收割、煮熟、發酵、曝晒製成筍乾後 變賣。

筍寮附近有一家人在燒製石灰,他們將石灰岩用火焚燒後,變成石灰粉出售。有一次,在完成石灰燒製工作幾天後,那戶人家的兒子以為石灰窯已經完全冷 卻,就跳到石灰堆上玩耍。誰知道,燒過的石灰十分鬆軟,他瞬間跌落窯坑全身燙傷。「小馬虎、大不幸啊!」母親語重心長的說。但是,年紀尚小的我並未發覺這 是自己的缺點,所以不以為意。

父親對我的個性也常常搖頭嘆息。他常告誡我:「做事要謹慎,要三思而後行。」他也常提起自己在雲南吃過橋米線的經歷。他說,過橋米線是雲南省著名小 吃,米線湯上除了雞油,還配上辣椒油、芝麻油,一層厚厚的油封住了熱騰騰的湯。外地人看到湯麵沒有冒煙以為一點也不燙,大口喝下後雖然立刻吐出來,卻燙傷 了嘴巴。「任何小事都要謹慎啊!」父親憂心的說。當時的我仍然認為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所以依然故我。

等到我上高中時,讀到國文課本中方孝孺的《指喻》一文,開始思考輕忽大意的問題。文中舉了鄭仲辨拇指長疹的故事。一天,他左手拇指長疹,可是他並不 擔心。三天後卻痛得像針刺一樣,後來他害怕得求醫診治。醫生說,這病症狀在指頭卻會危害性命。發病時一天就可治好;三天後要十多天才能治好;如今非得三個 月無法治癒了。文中方孝孺說「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小小的疏忽都會成為遺憾。這時,我開始思考自己的個性,但沒有認真的想改變。

直到我閱讀了李洪志先生著作《精進要旨》〈聖者〉一文中的「懷大志而拘小節」後,我開始認真的改變自己這種個性。探索自己改變自己是人生的重要課題。在我改 變輕忽大意個性的過程中,閱讀和聽故事都很重要。在閱讀時,文章要傳達的道理就是主旨,有些主旨在題目、文章中的經典佳句或是第一段、最後一段中。而有些 文章並沒有明確寫出主旨,那就要讀者自己從文章中推論。

故事同樣蘊含主旨與道理。在為孩子說故事時,營造故事的戲劇張力、討論和明白闡述都可以讓孩子知道故事的道理。所以說故事時必須掌握說的節奏,有時 候停頓可以讓孩子有時間思考故事。而對故事的討論,例如,主角如何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時,主角的感覺、情緒、想法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了解事的道理。

說故事是孩子學習閱讀的準備,更是讓自我探索更加理性的重要方法。如果能多給孩子說故事,孩子將會有更多的資源去理解在事物中蘊含的道理。◇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非常多公共的免費資源,只要家長多用點心,不花錢的教養方式反而可能有最好的效果呢...
  • 每一位母親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否則就不配做一位母親,因為愛孩子是母親的天性。很多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辛苦一生,而又毫無怨言,她們的一言一行也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但是每一位母親愛孩子的方式又不盡相同。
  • 「做錯事就要道歉」──這是做人的道理,無庸置疑,但看看諸多新聞事件,會讓人不禁覺得,為什麼「做錯事也死不道歉」的人越來越多了?
  •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當中這種情況真的讓人很為難。當孩子不肯聽你的話,你知道自己需要堅守規則,可是該怎麼做呢?孩子就是把你的話當耳邊風,你該如何繼續保持掌控的地位?
  • 學校不輔導是失職,而家長不合作更是失策,未來恐怕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只不過,從家長的苦笑揣測,或許是過度寵溺導致親子關係失衡,家長誤以縱容為民主,放任當開明,麻醉自己的無力與挫折......
  • 自信心是家長可以給孩子的最好禮物之一。美國著名成長心理學家卡爾‧皮克哈特(Carl Pickhardt)是15本育兒書的作者,他認為,缺乏信心的孩子將不願嘗試新事物或迎接挑戰,原因是他們怕失敗或擔心令他人失望。這可能會讓他們裹足不前,無法在事業上獲得成功。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