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眉生嘲諷《不動心說》曾國藩這樣教育他

作者:洪熙 整理
曾國藩指著《不動心說》上面的字,責問李眉生。圖為北齊 楊子華《校書圖》卷(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600
【字號】    
   標籤: tags: , ,

據《所聞錄》記載,晚清名臣曾國藩擔任兩江總督時,府上招納了不少名士。當時有「三聖七賢」美稱的名流雅士,都是理學家。曾國藩仰慕他們的高名,將其安置在府上,並為他們提供優渥的待遇。平日,曾國藩跟他們探討學問,但沒有讓他們參與行政上的事務。

這些名士中,有一位老先生寫了一篇文章,名為《不動心說》,獻給曾國藩。這位先生自誇品行出眾,「將我安置在曼妙的少女旁邊,問我是否動好色之心?我說:『不動』。又將我安置在紅藍大頂旁邊,問我是否對高官厚祿動心?我說:『不動』。哪怕將人間的一切誘惑,都擺在我的面前,我都絕對不動心。」

清 孫祜萬壽圖 冊 禮拜仙翁。(公有領域)

當時,曾府上有一位幕僚是四川中江人,名叫李鴻裔,此人字眉生,號香嚴。李眉生風流倜儻,很有才華,行事向來不拘小節。由於他聰明俊朗,曾國藩很賞識他,待他就像自家的子姪一樣。曾國藩有一間密室,一般人進不去。但是李眉生可以自由出入,沒有禁忌。可見曾國藩對他的器重。

平定粵匪功臣像——曾國藩。(公有領域)

一天,曾國藩和李眉生坐在密室談話,下人來報,說有客人到訪。曾國藩起身出去會見客人。李眉生一個人坐在密室,翻看案几上的公文和書信。正好看到這篇那位老先生寫的《不動心說》。

李眉生讀了讀《不動心說》,不禁大笑起來。他提筆在旁邊寫道:「曼妙娥眉旁,紅藍大頂旁,你都不動心,卻只想見中堂。」清朝時期,內閣首輔大學士、協辦大學士都被稱為中堂,也是宰相的別稱。

李眉生寫下戲言,扔下筆就出去了。曾國藩送走客人後,回到密室,看到題字,嘆息說:「一定是眉生這小子寫的。」於是招呼左右,叫他們把李眉生叫來。但是,李眉生已經出去了,不在府內。

曾國藩就派人拿著令箭,到秦淮河去找。讓他們一定要把他找回來。眾人在秦淮河的一艘船裡找到了李眉生,架著他的胳膊把他帶回府中。

眾人在秦淮河的一艘船裡找到了李眉生,架著他的胳膊把他帶回府中。圖為在夫子廟文德橋附近的內秦淮河。(Jaye Z/Wikimedia Commons)

曾國藩指著《不動心說》上面的題字,責問他:「這是你寫的吧?」李眉生沒有否認。

曾國藩教訓他說:「這位老先生或許浪得虛名,嘴上說的和實際做的不一定一致,我也知道。然而他能取得優厚的資糧,正是仰賴這些虛名。今天你非要揭穿他,使他失去衣食薪水,他對你的仇恨,怎麼能是平常小小怨恨所能相比的?說不定你還會因此招來殺身之禍呢!你還不知道該停止嗎?」

清 曾國藩致子大小泉初八夜二更函 冊頁。(公有領域)

李眉生聽了,驚恐地接受了教訓。從此收斂自己的言行,最終成為一代名儒。(事據《所聞錄》)@*#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歷代許多文學家、賢臣將相和明君帝王,都出現過對聯大家。佚名的平民百姓,也有留下妙趣橫溢的對聯,好像是沙中之珠。曾國藩注重己身的修為操守,也將自己的體悟寫成對聯,且得到不少青睞。臨歲杪年末玩味這些對聯過年,若得其中三昧,親身篤而行之,歲歲過好年,平安豈不可期?! 對聯…
  • 為避免鴉片繼續毒害中國,太平天國明令,歡迎與外國通商,但禁止輸入鴉片等有毒物品。
  • 戴德堅在「蓬萊館尺牘」中評價英王陳玉成,帶軍作戰驍勇傑出,是近世罕有的將才,他人難以匹及。
  • 曾國藩在學問和事功方面的成就都備受後世推崇。讀懂曾國藩的人生「六戒」,就學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一直都能獲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利益的地方不要前去。
  • 曾國藩,清朝重臣,享有「千古完人」的美譽。不過,他也曾經血氣方剛和尋常人一樣,在美色面前很動心,甚至會去調戲美姬。最終,他又是如何自我約束,讓自己脫穎而出呢?
  • 詩人死去,夢想黯淡。友愛和善良被狂風席捲,這塊大地充斥著罪惡和謊言。
  • 晚年的曾國藩(1811—1872)意興闌珊,唯一盼望並欣慰的就是家中添丁進口。大清國運難挽,諸事棘手,接連背負罵名的他早已身心俱疲;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他深信家族經營得好,能延綿得更久一些。
  • 根據《玉壺野史》卷一記載,曹彬滿周歲時,曹家舉行了慶生宴會。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擺在宴席上。眾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麼呢?
  • 故事中的漁民救人不圖名、不圖利、不圖報,既幫淹死鬼修成了正果,自己因救了三個人積了很大陰德。自從淹死鬼做了土地神,漁民就再也不打魚了。而漁民也得到了福報,在神佛的護佑下,不管災年豐年,他家的莊稼年年豐收,家中事事順利,家境也慢慢富裕起來,他活到八十多歲無疾而終。
  • 《壽康寶鑑》裡記載的一個因果故事,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故事中藍潤玉的行為,在現代人眼裡,不僅不算啥錯誤,很可能還會被人以「痴情」「追求愛情」等來看待,會看成一段有「浪漫情愫」的「暗戀」及「美好回憶」。可是,他的行為卻遭到了天譴惡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