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酒精交際也有好人緣 3招讓對方喜歡你

作者: 竹下隆一郎 譯者: 李韻柔

人氣 2008

找到值得信賴的人,並且為了將來我能與他共同建立團隊,維持穩定的友好關係,營造兩人更緊密的關係,這是經營人脈有效的方法。

本書前文中,MIT媒體實驗室所長伊藤穰一所說的話:「這是羅盤勝過地圖的時代。」在不確定、變化速度又激烈的時代裡,與其擁有事前規劃好的「地圖」,不如學會知道自己的喜好或是自己想做的「方向」,或許就能過得更順利。

話雖如此,就算你擁有自己專屬的羅盤,也還會有弄錯方向的可能。不管你有多敏銳,又或者你擁有值得信賴的主管或部屬,他們也不一定完全可靠。

今日的營業額,可能在明天歸零;顧問所給的市場預測,也不過是參考過去資料累積而歸出的結論。此時,你能依靠的,就是值得讓你信賴、喜歡的人。

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人發表意見,我一定會朝向他。我非常重視這個原則,「這個事業現在很熱門」、「你的經歷很適合這裡」、「以企業角度來說,我們朝這裡前進會比較順利」、「這一定很有趣,來試試看吧」、「我想見那個人,我相信我們肯定很合得來」。

如果聽到「喜歡的人」提出這些意見,我會先傾聽,然後肯定地告訴他沒問題,接下來不再過問細節,全力支持。

不管細節如何,只要喜歡的人出聲了,就朝向他點頭。不須恐懼失敗,因為你肯定會有新的發現。而對方看到有所回應的你,肯定也是滿心歡喜。

讓對方喜歡上自己的三個方法

回應對方、朝向喜歡的人當然很重要,但反過來說,如果對方不喜歡自己,那也絕對不行。此時,前文所提到的「殺手級問題」就非常有用了。把那些問題拿來問問自己,就能提升你個人的魅力。自己現在的工作,會因為人工智慧有什麼改變嗎?如果手上有一萬日圓會怎麼使用呢?

前幾天,我買了平常不會閱讀的高價近代藝術書籍。雖然有想過我是不是亂花錢了,但和滑推特不同,我因為翻書而創造出久違的思考時間。我曾經花了數千日圓購買高級橄欖油,在燙熟的青花菜和鹽一起拌一拌就非常美味,那次的體驗讓我很驚訝,橄欖油竟然也有這麼大的差異。

乍看之下,雖然在日常生活中發生這種無趣的小「變化」,但只要持續思考背後的原因,就能讓你在工作閒聊或吃飯聊天時更有魅力。這不僅能增加對方對你的好感,也可能讓你獲得工作上的建議。可以的話,我建議試著和喜歡的人一起工作。

要讓別人喜歡自己的另一個關鍵是「持續的發表訊息」。現在可以透過社群網站或note*等各種方式,發表自己的想法。生活中的小發現、工作上得到的知識技術,持續把這些事寫成文章然後發表。發表的形式不只有文字,還有影片或聲音、插畫、漫畫。

此外,我也很推薦在週末或假日,積極參加喜歡的活動。要是在那裡提出問題,加上自己的名字,肯定會有人記得你。

我認識的一位報社前輩,每天都會讀自家寫的新聞,看到喜歡的新聞,就會在公司內部的員工資訊網上,查詢寫稿人的電子郵件,然後聯絡對方,持續地約對方喝茶。據說,這就是他在公司內結識朋友,讓自己惹人喜歡的契機。

* note 是非社群網站也非部落格的內容平台,二○一四年由株式會社piece of cake 開始提供服務,是一個能在上面發布文章、照片、插畫、音樂、影像的網站。

持續做「有趣的事」,帶給對方違和感。保持和喜歡的人之間的熱度,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直做有趣的事,高中時會讓你覺得很有趣的人,也會在許久沒見的同學會上讓人感覺「奇怪?不有趣了耶」。

不管一個人擁有多有魅力的才能,只要不持續做有趣的事,就無法維持,最終只會讓人感到膩了、無趣了。所以,一定要一直做有趣的事。

對我來說,「有趣的事」就是,能夠「讓人產生違和感的事」。這可能是狂喜、憤怒、不安,或是口不擇言所帶來的「不愉快」。只要讓對方覺得,你好像哪裡和平常不一樣,而且不在對方平常會接觸到的生活圈,這樣就能讓他覺得「你是個有趣的人」。

前文提到喜歡壽司的節目企畫岡伸晃,就找了三位壽司職人到新宿的活動中心,舉辦討論壽司二、三事的私人活動。

一般來說,活動會讓人聯想到有創業家或藝人站台,由具有知名度的人擔任主角,而岡伸晃所舉辦的活動,主角是壽司職人。我也參加了這場活動,不過因為是一群沉默寡言的職人,所以這場活動,不像電視上看到的那種你一言、我一語的景象,但是職人手拿菜刀、談論壽司的模樣,讓人可以感受到「有趣的違和感」。越能帶給人「違和感」,越能讓你與他人產生好的連結。

不靠酒精維持人際關係

再來的關鍵是,不靠「酒精」維持人際關係。「下次一起喝一杯吧!」我想這句話在好友、同事或客戶之間時有所聞,不過在維持關鍵人脈,這不是有效的方法。我個人滿喜歡喝酒的,當我還是個菜鳥記者時,派駐到九州,經常能喝到芋燒酎。不過,酒精雖有好處,也有壞處,就算彼此聊得不起勁,也會因為酒精的作用,讓彼此陷入「我們合得來」的錯覺。

「關鍵人脈」是更靠直覺建立的關係,而非依賴酒精,是由「啊!我跟這個人一起就會感到很開心」的感覺和「喜歡的人」來往。若是在想喝酒、想要享受時,那就沒問題,不過建立「人脈」時,還是不要光靠酒精與喜歡的人建立關係,才是好方法。

活動邀約,維持感情又能理解對方

現在幾乎每天在各個地方,都會舉辦有趣的活動。我只要在臉書或推特上看到活動資訊就會馬上點進去瀏覽,然後轉寄資訊給自己。不只在社群網站,還有市民游泳池或街上餐廳張貼的活動資訊,我也會全部記錄下來。

從工作到分享資訊都能透過網路的現代社會裡,可以超越網路的虛擬空間,將人聚集起來,讓實體活動的價值提高了。音樂表演或慶典能成為一種風潮,也是因為這樣吧。

當然我不可能參加每場活動,但如果其中有看起來特別有趣的,我就會邀約關鍵的同事、朋友或工作夥伴一起參加。

透過活動的話題,看看對方的反應或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意見,或者在提問時間若我們之中有人舉手發問,就能看見對方的另一面,以此縮短兩人的距離。

現在如果有活動舉辦,都能在活動中或結束後讀到文章報導,或是在部落格上看到活動紀錄,讓沒有參與活動的人也能知道活動時的狀況。

這種和對方共享現場觀眾的熱情和講者的表情等氛圍,能幫我們維持雙方的關係。特別是在工作上,你必須事前了解對方的「思考迴路」。

假設你在某場活動,聽到創業家在演說時提到「經歷多次的失敗是成功的源頭」,無論同行的人回應是「真的是這樣,接下來我也想經歷失敗。」還是「我反對,最好能避免失敗。那個人應該更有計畫地進行業務。」這些都能成為你思考新企畫的參考。

這也能幫你透過別人說的話,了解對方是會「全盤吸收」,還是「重視自己的意見,批判別人」。因此和對方一同參與活動,能讓你了解對方的「本質」。

創造「人脈爆發期」,偶爾要改變內向的自己隨著自己的喜好、順從自己的本能與人來往,會漸漸讓人脈走向「停滯」,這可能和之前說的會有些矛盾。最重要的,就是只和內向的、「喜歡的人」來往。不過,我偶爾會大膽地將「人脈爆發期」帶入自己的生活。一掃自己心中的「限制」,只在某段固定的期間,嘗試和很多人接觸

以前我曾在藍瓶咖啡的六本木店號召讀者,舉辦連續五天,由《哈芬登郵報》編輯部招待四百杯咖啡的活動。

活動期間,每天我都站在店門口,面對接踵而至的排隊人潮,只要體力許可我就會親自接待來客。有時會聽到有人說:「下次再舉辦這種活動吧!」或是「希望能在媒體上看到這種活動廣告。」

我也會收到「有個有趣的人,希望你們去採訪」的委託,對於每一個人的意見,我都認真地給予回答。

接著,我的臉書會湧入大量的私人訊息。在這段「人脈爆發期」,我會拚命地回覆每則訊息。我曾經也花上一、兩個小時回覆,在回完訊息時,我會累到不喝威士忌就難以入眠的狀態。

當然,每次做這種事就會累到不成人形,和「人脈怪獸」根本是一丘之貉。但這就如同「短暫的興奮劑」。

不僅能讓我建立起新的人脈,還因為內向人暫時變「外向」,給了我一個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在「人脈爆發期」,雖然會有很多構想的企畫或會議,不過想當然耳,全部都沒有實現。不管是因為時程對不上,或者對方的熱情消退,有時也會發生條件改變的狀況。如此一來,這些企畫最終只能中止。

當然,如果是重要的提案,還是會盡可能地調整時程,如果我不這樣做,那就「失格」了。

不過,我也不怕被誤解,雖然我和許多人見面,也有了很多企畫的想法,但只有負責人有強烈的興趣想做好,這計畫才會被認真執行。

即時影音串流網站SHOWROOM 社長前田裕二的暢銷書《筆記的魔力》中寫到,前活力門社長堀江貴文或幻冬社編輯箕輪厚介,他們在工作時都是屬於「由下而上型」,會對眼前有趣的事產生強烈興趣並轉化。

但前田裕二和屬於「由上而下型」,在立定計畫後,朝著目標前進。無論是創立SHOWROOM 時,或先前在UBS證券工作時,據說前田裕二是以「幾年後營業額要達到多少」為目標,而拒絕了交際活動。

但最近,他改變了行動方式,成為「由下而上型」。前田裕二在書中寫到,這是因為「社會的變化」,使得他改變原有的方式。

由於「價值經濟」受到重視,使現在的社會,比起金錢,人們更依賴內心的同感和互助。所以,從終點往回推、不帶感情的處理工作「就會失去人情味,難以聚集深有共鳴的人」這就是他改變的理由。

你是否早就意識到組織的「逆金字塔型」變化,就算你只和喜歡的人保持接觸,你與喜歡的人也會遇到關係變得僵化的時刻。這樣一來,自己的工作將走向「由上而下型」,人際關係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慢慢褪色。所以,透過設定「人脈爆發期」,試著持續更新自己的人脈。

也要為內向人企劃活動

藍瓶咖啡的活動,其實是為了慶祝《哈芬登郵報》五週年所舉辦的。因為我實在對於找一大群人到大飯店的聚會,感到很尷尬。

但如果只是在咖啡店舉辦的活動,和一般媒體做法不同,我認為這樣做更能向讀者和相關人士表達謝意,於是和公司負責行銷的同事德田匡志一同企畫這項活動。

我們最花心思的地方,在於這是沒有嘉賓,也沒有主題的活動。為了讓覺得自己是內向人也能前來參加,我們決定讓活動方向朝著只是來喝咖啡、閒聊的形式。

在參加者中,有獨自前來,喝一杯咖啡,與我交換幾句話的人,還有只是來看書就離開的大學生,以及拿出智慧型手機拍攝活動照片,安靜地在推特分享感想的上班族。

雖然有各路人馬來訪,我卻未主動與來場的人攀談。只是讓他們選擇在自己喜歡的時間進來,然後在喜歡的時間,安靜離開。

活動很成功,享受個人咖啡時光、與合得來的人談話,各自度過了自己的時間,其中有位住在千葉縣的三十多歲女性業務,為了參加這次活動,麻煩丈夫接送幼稚園的孩子下課,自己前來會場。她說:「先生在外商金融機構上班,不太常照顧小孩。」儘管如此,當她向先生提出:「《哈芬登郵報》在舉辦這樣的活動,我能參加嗎?」先生很乾脆地回答:「好啊!」

因為顧慮著老公,一直以來都沒能請他幫忙分擔照顧小孩的職責,但在這一次,她提起勇氣說了這句話。這名女性當天只和我交換名片,她後來才寫信告訴了我這件事。

多數的活動,都會提出大格局的主題。例如:「工作方式改革」或「人工智慧與經濟」,並在活動後花時間與參加者進行交流。

但不是每個人都想像「人脈怪獸」那樣,進行浮誇的交際活動。身為媒體人,希望我未來還能舉辦類似的活動,期望你也能邀請關鍵人脈一同前來參與。

維持和喜歡的人之間的「熱度」

  • 喜歡的人提出意見時,一定要聽
  • 向自己提出殺手級的問題
  • 持續在社群網站上發布訊息
  • 不間斷地做有違和感的事、有趣的事
  • 不靠酒精
  • 邀約朋友參加活動
  • 製造「人脈爆發期」
  • 企畫專為內向人設計的活動

本文摘自<不善社交的內向人,怎麼打造好人脈?:矽谷人不聚會、少出門,也能與人高效連結的「關鍵人脈術」 内向的な人のための スタンフォード流 ピンポイント人脈術,采實文化>

.三十世代的人脈就是實力
.最終 成功的機會來自人脈(上)
.最終 成功的機會來自人脈(下)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二十歲開始製作人脈複利存摺
人脈就是財富
人脈就是財富 人氣 10
小生意博覽會 開拓視野建立人脈好去處
廣結人脈四秘訣 讓你輕鬆與陌生人聊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