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烏克蘭女子戰火下的每一日 當義工支援國人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圖為基輔市民乘坐火車逃離戰火的情景。(香港戰地記者吳侃臻提供)
人氣: 598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2年03月07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文苳晴德國報導)在烏克蘭遭到俄羅斯軍事入侵之際,當地一名擔任義工的80後女子奧莎鄉(Oksana)為本報分享自己在戰時的生活與心情,她表示自己不會離開,要與國家共存亡,不會把國家拱手讓給任何人。

戰爭爆發拒離開 矢志不移支援國家

Oksana是烏克蘭西部城市伊雲奴法蘭基夫斯克(Ivano-Frankivsk)一個法律組織的首席專家,生活安逸,時常會出國旅行享受人生。但在戰爭到來後,她的物質生活和精神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她記起俄軍入侵烏克蘭首日,許多城市同時遭受炮火攻擊,自己身處的城市同樣遭到俄軍炮擊,「我當時正準備外出上班,但聽到國際機場的方向有多下巨大爆炸聲。那聲響令我知道戰爭來了。」

Oksana在戰爭爆發後,與很多居民一同加入義工組織,支援國家。圖為眾人在一處建築物內處理物資。(受訪者提供)

作為女性,Oksana不受《國家動員令》(烏克蘭禁止1860歲的男性公民離開國境)影響,可以隨時離境。但她沒有選擇進入鄰近的歐盟國家逃避戰火,反而決定留在當地。「我是生活在西部城市的烏克蘭人,對於比遭受更多炮火的東部同胞幸運而感到自責。雖然我知道自己無法走上戰場抗敵,但仍可以為國家做出貢獻。因為這裡是我的國家,我看不到有什麼理由要離開。」

戰爭爆發後,她在社交媒體的幫助下,與市內大量素未謀面的人自發組織起來,成為義工,矢志不移從大後方支援國家,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幫助,「在困難時刻,民間互助至關重要」。

Oksana表示,自己每日上午7時左右起床,然後吃早餐、換衣服,之後就會從地下室出門,前往從事義工的地點。她從早到晚都在擔任義工,幾乎忙得喘不過氣來,「我們處理的事實在太多了,包括網絡協助、處理物資、情緒支援、提供住屋。」

烏克蘭基輔和多個城市都遭受俄軍猛烈攻擊。圖為在基輔地鐵月台躲避戰火的烏克蘭民眾。(香港戰地記者吳侃臻提供)

就在數日前,Oksana的義工組織收到一個來自東部地區城市沃爾諾瓦哈(Volnovakha)的求救信息。求助者是一名剛誕下嬰兒的婦女,因俄軍猛烈炮轟城市而急需援助。最終,組織與烏東的軍隊聯絡後,士兵成功救出兩人,並暫時帶往安全處所暫避。「沃爾諾瓦哈戰鬥非常慘烈,市內幾乎都被俄軍摧毀。我很感激軍人們在劣勢下繼續挺身而出,保護我們。」

市內多處設路障 大批國民冀進入歐盟避難

戰爭到來,各地都因戰亂出現各種人道危機,包括難民潮。Oksana所處的城市位於烏克蘭西部,該區域除在首日遭到俄軍空中轟炸外,氣氛較為平靜,但多處都設置檢查站,情報部門禁止任何人在街上拍照,「當局擔心民眾上載照片到社交平台後,會有俄羅斯的情報部門進行收集,從而影響國家安全和戰略部署。」

戰爭爆發首日,大批民眾逃離首都基輔,往西部的公路嚴重堵塞。(香港戰地記者吳侃臻提供)

她表示,很多住在首都基輔、北部、東部的國民都湧向西部地區,希望進入歐盟逃避戰火。「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往鄰近波蘭的利維夫(Lviv),也有一些人選擇我的城市作中轉站,再等候離開或尋求人道救援。」

義工們為有需要的人士製作食物,讓饑餓的難民可以飽腹。(受訪者提供)

過去一星期,她與一眾義工已經幫助了一些人在這裡暫時居住,有些人從基輔過來,也有些人從卡基夫(Kharkiv)和車尼哥夫(Chernihiv)等遭受俄軍蹂躪的城市過來。她表示很多人都走得非常匆忙,有的只帶了數件換洗的衣服,更誇張的是有人身上只有一本護照和少量歐羅現金。「因為波蘭邊境已經擠滿想逃避戰火的烏克蘭人,非常耗時。而我的城市距離匈牙利和羅馬尼亞邊境都不到300公里。所以很多人打算經此取道前往這些歐盟國家,再決定去哪個會接納烏克蘭人的國家。」

睡地下室躲炮火 母親從郊區送上溫暖

自戰爭爆發後,Oksana每晚都會睡在家中的地下室,防備俄羅斯的空襲。起初,由於地下室過於安靜,讓置身其中的她感到非常懼怕。少少聲音都會令她心驚膽顫,以為俄軍突然空降當地。

然而,在戰爭爆發的第三日,Oksana住在郊外的母親突然前來拜訪,更帶了很多物資,包括保暖衣物,讓她熱淚盈眶。她明白,在母親心中,只要自己安然無恙就心滿意足。不過,她沒有打算接父母來避難。因為父母所住的郊區村莊,更靠近歐盟邊境,較為安全。

「戰爭是殘酷的,帶給國家和人民的多是不幸。」Oksana表示,雖然悲傷已經成為她每日的常態,但現在所有烏克蘭人都成為了一家人。因此,她堅定地表示,絕對不會把國家拱手讓給別人。「目前烏克蘭處境艱難,但讓我更具身分認同,也定義了何謂『烏克蘭人』。我們永遠不會放棄!願榮耀歸於烏克蘭。」

責任編輯:陳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