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送孩子上幼兒園嗎?學前班的隱憂與解決方案

學前班的弊病是,它助長學齡前兒童與同齡人爭奪玩具、空間和注意力。(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02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3月04日訊】(Annie Holmquist撰文/大紀元記者曲志卓編譯)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

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雷蒙德‧摩爾(Raymond Moore)是一位美國教育專家,也是現代家庭學校運動之父,他早在50年前就預見了這些問題,並在他的著作《遲到比提前更好》(Better Late Than Early)中提出他的看法。家長擔心孩子延遲入學,是因為聽說學前班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摩爾解答了家長不需要讓孩子上學前班的擔憂,他還舉出一些學前班難以預料的情況。

他的建議直到今天仍然適用,每位父母在將孩子託付給幼兒園之前都應考慮以下幾點。

學前教育導致學習困難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將來有成就,於是超前在教育和生活常規方面做安排。不幸的是,把孩子送到學前班可能導致完全相反的結果,因為這麼做等於把孩子與他們最需要的成年人(父母)分開。摩爾寫道,在這麼小的年紀就與父母分開,「通常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而這種分離往往「為日後嚴重的情緒問題和學習埋下禍根」。

許多家長說,他們的孩子在小小年紀就喜歡上學,而且經常表現出興奮和熱情的模樣。但摩爾敦促家長要謹慎,他說興奮往往是焦慮的外衣,而這種焦慮或不安全感會隨著幼兒園不穩定或有限的工作人員而增加。幼兒園的流動率似乎就跟當今的勞動力市場沒什麼兩樣。

學前教育往往帶來不良影響

經常有人津津樂道地說,兒童需要適應社會生活,接受來自家庭以外的影響。當孩子長大接近成年時,這也許是不錯的建議,但不是在只有3或4歲的時候。

摩爾寫道,如果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孩子會受到連父母都難以掌控的影響」,包括老師和同學。這在當今的時代尤其如此,跨性別主義等思潮越來越盛行,而且還在課堂上鼓勵學生。

「由於孩子還沒有能力分辨是非,他們經常感到迷惑,因為家中的習俗和價值觀與他們在學校裡學到的不一樣,」這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因為孩子容易「將老師的話放在自己的父母之上」。

學前班還會培養兒童一種為所欲為的態度。摩爾指出,「(學前班)有豐富的玩具和設備,但缺乏家務勞動,這些容易使孩子在理解兩者的差異之前對家庭的限制感到不滿。」讓學齡前的孩子待在家裡,可以引導他們養成一種以服務他人為導向的態度,而不是期望他的每一個願望都能得到滿足那種被寵壞的孩子。

學前班過度刺激孩子 節奏太快

摩爾解釋,把孩子趕出門送到幼兒園,抹去了孩子簡單、悠閒的童年時光,取而代之的是過度刺激。

「與同儕爭奪玩具和空間,對幼兒的體力或心智能力來說都是一種壓力。」摩爾寫道。孩子長大後面臨現實世界的競爭時,他們有足夠的時間為忙碌、快節奏的日程做準備。有必要在他們幼年時就剝奪他們享受自由的生活方式嗎?

摩爾鼓勵家庭生活,他寫道:「生命中前8年的家庭生活正好提供孩子平穩地面對未來競爭的能力。」

既然上學前班有這麼多問題,那麼不上學前班,我們該如何安排孩子的早期教育呢?

摩爾對此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一個健全的家庭環境。

他寫道:「還沒有系統的研究證據支持在健全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需要托兒所教育。所以,家長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個健全的家庭環境,讓他們玩耍和創作,教他們與你一起工作,讓他們能夠『學習責任心、紀律、勤勞、誠實和類似的價值觀』。」

由於現代經濟使得雙薪家庭成為常態,這一點比以前更難做到。然而,有的家庭只是「把學前班當作拐杖,把某些他們無法處理的童年問題或他們無法理解的行為轉交給學前班。」摩爾寫道。

考慮到這麼小的年紀就送到幼兒園可能衍生的危險和終生問題,讓我們不要把學前班當作一種解決方案;讓我們盡我們所能,提供孩子一個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環境的機會,讓他們與身邊的父母、祖父母和兄弟姐妹一起生活學習。如果能這樣做,我們就能提供孩子更好的學業與行為舉止,甚至優於最負盛名的學前班所期望的。

原文「The Unforeseen Problems of Preschool」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海寧編譯報導)西方對教育的研究一般集中在一個人接受了多少年教育以及獲得了多少學位上。但是一項最新的研究指出,這些都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實際上,大學前教育(從小學一直到高中)的教育質量和一個國家的未來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甚至能夠預測該國的未來經濟走向。
  • 日本的學前教育是把孩子的健康身心放在第一位,培養孩子健康和安全生活的能力,讓孩子學習必要的生活習慣和態度。
  • 學前教育班(Preschool)是美國教育體制較為獨特的環節,接收3歲左右的幼兒。與托兒所不同,學前教育班會通過特別設計的課程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孩子會在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家長或老師可用來培養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