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越感與自卑感 如何影響孩子的行為與人格

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譯者: 周玉文
(圖/小樹文化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95
【字號】    
   標籤: tags: ,

(註:因篇幅有限,僅擷取書中章節部分內容。)

企圖心過盛的孩子,日子不好過,因為外人總是習慣透過成就來判斷他們,而非根據他們是否能面對並克服困難。現今,大家也很習慣關注看得見的成功,而非教育。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如果教師有能力看出「什麼時候兒童付出的努力可能白做工;什麼時候又是一開始就用對力氣」,事情肯定會容易多了。

因此我們發現,「努力追求優越感」可能會顯現在性格特徵上,像是野心勃勃。有些兒童努力追求優越感的最初形式是出現強烈的企圖心,但要是有另一名兒童已經遠遠超越他,他便會中途放棄。許多教師遵循慣例,訓練那些沒有意願充分發揮企圖心的兒童,或是刻意壓低分數以便喚醒他們沉睡中的企圖心。倘若這類兒童心中還有一絲勇氣,這一招偶爾管用;然而,我們不建議普遍使用。對那些學業瀕臨危險邊緣的兒童來說,他們將會完全不知所措,進而被這種對待方式推入明顯愚笨的狀態。

另一方面,當我們採取溫和、關愛與理解的方式教育兒童,我們經常會因為他們展現出不曾預期的智力和能力而驚訝。確切來說,若改用這種方式來對待兒童,他們反而經常展現出比較強烈的企圖心—但那只是因為他們害怕又落入先前的狀態。過去的生活方式和缺乏成就感歷歷在目,就像警示燈一樣不斷敦促他們前進。在往後的人生中,許多人表現得猶如著了魔—他們日以繼夜不斷工作、飽受過勞所苦,卻還認為自己永遠做得不夠。

當我們銘記個體心理學的主要概念「不論兒童或成人,所有個體的人格都是統一的整體;而且人格的表現通常會和個體逐漸建立起來的行為模式一致」時,一切都會變得清晰。我們不該論斷某位個體的某個行為,卻把它從人格中抽離,因為每個特定行為,可能有不同的解讀方式。當我們通盤理解特定行為或動作,判斷時的不確定性就會立刻消失—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將「拖拖拉拉」視為孩子面對學校賦予的任務時,不可避免的反應。它可以簡單代表:孩子寧可不要和學校有任何牽扯,這樣一來,就不用費事完成學校交辦的要求。事實上,他會盡一切努力不遵守學校的要求。

從這種觀點出發,我們就可以看清楚「壞」學生的整體概況。我們看到,一旦兒童追求優越感的努力不是表現在「接受學校」,而是「反對學校」,就會發生悲劇。一系列典型問題行為就會出現,而且還會愈演愈烈,逐漸淪至無可救藥甚至不可挽回的地步。這些兒童有可能變成搞笑的丑角,除了老是玩一些惡作劇娛樂其他人,什麼事也不做;或者他有可能會惹毛同學;又或者乾脆就逃學曠課,和壞朋友混在一起。

此時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掌握的不只兒童在校的命運,就連日後發展也是。學校提供的教育和訓練以一種至關重要的方式,決定個體未來的人生。學校將家庭和社會生活連接起來,它有機會矯正家庭教養形成的錯誤生命風格,也有責任讓兒童做好適應社會生活的準備,同時也確保在「社會」這個超大型管弦樂隊中,會和諧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回顧歷史上學校所扮演的角色就會看到,它總是試圖依據當代的社會理想形塑所有個體,因此貴族學校、宗教學校、中產階級學校到民主學校相繼問世,總是根據當時的背景和統治者的命令教育兒童。至今,社會理想正在改變,學校為求一致也必須跟著轉變。因此,如果當今理想的成年人典型是獨立自主、自我控制和勇敢的男性或女性,學校就必須調整,才能培育出接近這種理想典範的個體。

換句話說,學校不應該自認為是教育的終點,而是謹記「學校是為了社會(而非在校生活)來訓練個體」。因此,它必定不能忽略「已經放棄成為模範學生」的兒童。這些兒童不一定缺乏追求優越感的企圖心,而是將注意力轉向不需要太過努力的事情,以及那些他們相信,無論對錯,最終都比較容易成功的事情上。這有可能是在幼童時期,無意間透過其他活動自我訓練了。也因此,他們可能不會變成絕頂聰明的數學家,但是有可能在運動項目出類拔萃。教育者不應該貶低任何這類顯著成就,而是善用這一點當作出發點,鼓勵兒童在其他領域中求取進步。當教育者從兒童單方面的長處出發,並且善用這一點,讓兒童相信自己做其他事情也能成功,教育這項任務就會輕鬆得多。這就好像誘導兒童從一片果實累累的牧草地,轉戰另一塊潛在領域。除了智力低落的學童,所有兒童都有能力成功完成學校功課,因此需要克服的唯一關卡,只是人為設下的障礙。這道人為設下的障礙,起於大人將抽象的學業成績當作評判基礎,而非教育與社會最終的目標。就兒童來說,這道障礙反映出他們欠缺自信,附帶的結果則是,兒童追求優越感的努力,有可能因為找不到適當的表現方式,導致有益活動硬生生喊卡。

在這類情況下,兒童會怎麼做?他會想盡辦法逃脫。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兒童表現出「實際上不會引來教師稱讚,但確實可能吸引教師注意力」的古怪行為,或是可能「只想讓其他兒童仰慕他,而表現得魯莽無理或冥頑不靈的樣子」。透過幹擾別人,這類兒童常常會覺得自己是英雄或是有力量的小巨人。

這類心理表現和偏離合宜常規的行為,會在入學階段冒出。雖然是在校期間浮現,但追根究柢,不能歸納成學校的問題。也就是說,從消極被動的角度來看,學校除了肩負積極教育與糾正錯誤的使命,充其量也只是揭露早期家庭教養弊端的實驗場域而已。

一位稱職、善於觀察的教師可以從兒童入學第一天就看出許多端倪。面對這個新環境(學校)時,許多被驕縱的孩子往往會在第一時間暴露出來,因為學校讓他們痛苦、不適。這類兒童沒有和他人打交道的實際經驗,因此他是否可以交得到朋友就很重要了。兒童在入學前就先學會一些和他人打交道的知識,是比較好且可取的做法。他不該依賴某個人,而排除了其他人。家庭教養的錯誤必須在學校被矯正回來,不過最好是在入學時,或是孩子沒有明顯受到這種錯誤影響前。

你不能指望在家裡就被寵壞的兒童,突然能專注於學業。這類兒童注意力不足,會表現出想要繼續賴在家裡而非出門上學的渴望—事實上他根本沒有「學校意識」。這類厭惡上學的徵兆,很容易就能偵測到—父母早上必須連哄帶騙要孩子起床;必須一再催促他做這個、那個;還會發現他吃早餐時拖拖拉拉等諸如此類的行為。看起來,這類兒童似乎已經築起一道無法跨越的障礙,好阻止自己進步。

這種情況的解方:我們必須提供這類兒童時間學習,而且必須在他們上學遲到時不處罰他們,因為那樣反倒會強化「上學不快樂」的感覺。在兒童看來,這類處罰只會讓他們更確信自己不屬於學校。一旦父母為了強迫兒童去上學而鞭打他們,兒童不僅會拒絕上學,更會處心積慮來應對自己的處境—當然,這些都只是逃避困難的方式,不是真正面對困難。我們可以從孩子的每個動作、行為上,看見兒童厭惡上學、無法應付學校問題。他絕對不會隨身帶著課本,甚至老是忘記或搞丟它們。一旦兒童養成忘記或搞丟課本的習慣,我們就可能確定他的學校生活不太如意。

檢視這類兒童的狀況時,無可避免會發現—對於在學校獲得那怕最小的成就,他們都不抱希望。這種「自我感覺低落」不完全是他們自身的錯,周遭環境也推著他們往這個錯誤方向來看待自己。家裡要是有大人生氣,就會隨口預言兒童未來前途渺茫,不然就是罵他們愚笨或一文不值。這類兒童入學後只會發現,在學校發生的一切不過就是驗證這類指控,而且他們缺乏判斷力、分析能力,足以矯正自己的錯誤解讀—通常,他們的家長也缺乏這類分析與判斷能力—他們甚至會在試圖整裝上陣之前,就乾脆先逃離這場戰役,還會將自己搞出來的失敗,當作一道無法跨越的障礙,並視為自身無能、低人一等的鐵證。

既然情況通常都是:一旦犯錯,矯正錯誤的機會就很低;加上:通常這些兒童就算十分努力,卻依舊遙遙落後,他們很快就會放棄努力,轉而努力編造逃離學校的藉口。蹺課—也就是逃學—是最危險的徵兆之一。這種行為被視為最惡劣的罪過之一,懲罰通常也很嚴厲。兒童會相信自己是被迫用狡猾和扭曲事實的伎倆,來逃避懲罰。還是有一些方法會讓他們繼續走上錯誤的道路,例如:偽造家長簽名並竄改成績單;對家人編造一堆自己在學校時都做了些什麼的謊言,但事實上他們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踏進校門;就算進了學校,他們也會找個地方躲起來—不用說,他們找到的這類藏身之處,通常早就是其他蹺課兒童窩藏過的地點。這樣一來,單單只是蹺課的話,依舊沒有滿足這些兒童追求優越感的渴望,而會驅使他們採取更激烈的行為,也就是以身試法。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愈走愈偏,最終犯了罪。他們成群結黨、開始行竊、學會變態的性行為,還因此自我感覺這就叫做長大了。

既然都已經跨出這麼一大步,他們現在會尋找更多獵物以滿足自己的企圖心。由於他們的行為一直沒有被察覺,便覺得自己有能力犯下最狡猾的罪行。這一點足以解釋,為何這麼多兒童終其一生不會放棄犯罪生涯。他們一心想在這條犯罪道路上走得更遠,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在其他方向絕對不可能成功。他們會排除可以刺激他們投入有益活動的所有事情;他們的企圖心一再受到身邊不良同夥的行為刺激,進而驅使自己做出非社會或反社會的行為。我們總會發現,帶有犯罪傾向的兒童,也總是極度自負。這種自滿之情的根源就和企圖心如出一轍,會敦促兒童繼續採用各種方式凸顯自己。當他無法在生活中的積極面為自己找到容身之處,就會轉向消極面。

──摘自:《阿德勒正向教養心理學【給孩子勇氣的成長之書】》小樹文化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禮貌是德育的一部分,教小孩子禮儀、禮貌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孩子出生以後就是一張白紙,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變好或變壞。
  • 教養若用錯方法,會造就孩子教不動的個性。父母須改變溝通方法。
  • 《顏氏家訓》中,沒有光鮮的妙論,沒有高調的奇想,中心思想就是「德行」。
  • 近期充斥著許多有關孩子教養的議題,像是餵藥案、兒科醫師家暴案等,就連戲劇內容亦再再呈現出教養對於孩子的重大影響(如:《王后傘下》《壞媽媽》《模仿犯》等),可見大家對於教養方式越加重視!身處在這多元的世界中,桃園療養院劉秋平臨床心理師提供教養孩子的良方,透過三個原則(BAD)執行,教養危機將能夠化成關係進化的轉機。
  • 良好的親子溝通,可培養小孩願意訴說的習慣。(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師長總是摸不透:為何孩子老愛對立反抗?也常為這種行為的教育問題而犯愁。針對這類惱人的問題,臨床心理師釐清常見的教育迷思與誤區,並提供三招教養祕訣,指引如何有效經營良好互動,化解劍拔弩張的危機。
  • 教養不同調的照顧者,有時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況是上一代長輩,甚至是保母。因此當教養不同調的時候,騎虎難下,父母該怎麼辦呢?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