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故事:董奉與典故「杏林春暖」

歐陽子雲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487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3日訊】董奉字君異,是候官縣(今福州附近)人。吳先主(三國孫權)年間,有一年輕人任候官縣的縣長,那是他見到董奉時,董奉也就四十來歲,他並不知道董奉是修道之人。後來這位縣長被罷官,離開了候官縣。五十多年後他被委派了另外的職務,因公務經過候官縣時,見從前的同事都老了,而董奉的容顏絲毫未變,與五十年前一樣。他就問董奉:「你是否已是得道之人?當年看見你是這樣,如今看你還是這樣,而我已白髮蒼蒼,這是怎麼回 事?」董奉說:「這只是偶然的事而已。」

交州刺史杜燮得了暴病,死去已有三天。恰好董奉這時就在交州,得知此事後,就前去看望杜燮。董奉把三粒藥丸放在死者口中,又灌了些水在他嘴裡,然後讓人把死者的頭捧起來搖動著讓藥丸溶化,不一會兒,杜燮的手腳有動的跡象,臉上開始有了顏色,半日就能坐起來,四天後就能說話了。杜燮回憶說:「我剛死的時候就如在夢中,見有十幾個穿黑衣的人來把我抓上車去,車進了一個大紅門後,他們就把我投進了監獄。監獄裡都是一個個的小單 間,一間裡只能容納一個人。他們把我塞進一個單間裡後,就用土把門封上,裡面漆黑一片,看不見一點光亮 。這時,我忽然聽見門外有人說太乙真人派使者來召見我,又聽見有人在除去封在門上的泥土,過了大半天,我才被 弄出去。
這時我看見有一輛支著紅傘蓋的馬車,有三人坐在裡面,一人拿著符節,招 呼我上車。車把我送到家門口時,我開始有知覺了,很快我就完全甦醒了。」杜燮起身向董奉拜謝說:「承蒙您救死回生 的大恩,不知何以報效?」他為董奉在院裡起了一座樓來侍奉他。董奉不食用別的食物,只吃些幹肉和棗,飲少許酒,杜燮就一日三頓供奉肉、棗和酒。董奉每次都像鳥 一樣飛來進食,吃完了就飛走,無人察覺得到他的出現。這樣一年多過去了,董奉向杜燮辭行。 杜燮不願董奉離去,哭著挽留也沒留住,就問董奉想去什麼地方,需不需要一條大船。董奉說:「我不要 船,準備一副棺木就行了。」杜燮就依照董奉的要求,置備了棺木。第二天中午董奉就去世了,杜燮把他裝 殮後下葬了。七天後,有人從容昌來捎話給杜燮,說:「董奉感謝他,望他保重。」杜燮 這才知道董奉還活著,並未死去,於是他就到墓地打開棺木,只見裡面僅有一塊綢子。綢子的一面畫了個人形,另一面用硃砂畫了道符。

後來董奉回到豫章廬山下定居。一次,有一個人得了熱病,危在旦夕,被人用車拉著來見董奉,哀求董奉救命。董奉叫病人坐在一間屋裡,用五層布單子蒙上他,讓他別動。 病人後來說,起初覺得一個什麼東西來舔他的身子,痛得讓他難以忍受。它的舌頭好像 有一尺多寬,氣息像牛一樣,不知是什麼動物,舔了很久,它才離去。董奉揭下病人 身上的布單後,給他洗澡,洗完後,就讓他回家。臨走時,董奉告訴病人:「你很快就會好的,注意不要吹風。 十幾天後,病人全身通紅,身上的皮已全部脫掉,疼痛不堪,只有洗澡才能止痛。二十天的時候,病 人身上長出了新皮,皮膚光滑,白如凝脂。

董奉住在山裡不種田,天天給人治病卻不收取分文。但是,他有一個要求,經他治好的重病患者,要栽五棵杏樹,病輕的,則栽一棵。許多年後,他治癒了成千上萬的病人,種下的杏樹達到了十萬多株,鬱然成林。他讓山中百禽群獸在杏林中嬉戲,替他掌管杏林。杏樹下不生雜草,像專門有人鋤草一樣。後來,杏樹開始結果了。每到杏子熟時,他就在杏林裡蓋一間倉房,並告訴人們:「想買杏的,只管拿一罐穀物倒進倉 房,然後裝一罐杏子走。不須通知他。」常常有人用很少的穀物換取更多的杏,這時杏林裡的一群老虎就會吼叫著追過來,由於驚嚇,這些貪心的人就急忙逃命,罐裡的杏子因此會掉出不少。到家時,一量剩下的杏總是正好和送去的穀物一樣多。對偷杏的人, 老虎就一直追到偷杏人的家中把他咬死,死者家的人知道一定是偷了杏,就原封不動地把杏奉還給董奉,並磕頭謝罪,董奉就讓死者復活。董奉每年把賣杏換來的糧食全部用來賑救貧困的人 和在外趕路盤纏不夠的人,一年就有兩萬斛糧食像這樣被送了出去。

一天,董奉升入雲中得道升仙而去。董奉在人間住了三百多年才仙去,走的時候,他的容貌仍像三十多歲的人。
<後記> 成仙而去的董奉與三國時南陽的張仲景、譙郡的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醫」。此文中所記董奉治病不取分文,只要求病家種杏樹以示報答,並以賣杏所得之谷賑濟貧窮的事蹟,為後世所敬仰,並流傳至今。故後人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稱頌良醫美德。」杏林」成為我國古代對醫界的頌稱。據載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醫處仍有杏林。

與「杏林春暖」典故齊名的蘇耽普濟眾生的「橘井泉香」典故(見正見網,道家圓滿故事(十三): 蘇仙公)為中國古老中醫的兩大經典典故,亦是中醫信奉的治病救人的道德準則。

(資料來源:《神仙傳》)
發稿時間:壬午年十一月廿八日 公元2002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正見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成子是遠古時的一位仙人。他住在甘肅省平涼市西部的崆峒山的一個石洞裡,黃帝聞訊後曾專程去造訪他,黃帝問他:“敢問什麼是修道的要訣。”廣成子說,“在你所治理的天下,候鳥不到遷徙的季節就飛走了,秋天未到,草木沒等到黃時就凋落了,你說我能和你談道嗎?”黃帝慚愧地退出了。
    回去後,他不理朝政,啥事也不幹,閑居了三個月,然後又去見廣成子。這回,他知道真道之難得,跪著走到廣成子面前,再次叩拜,求治身之道。廣成子回答說: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要達到心中一片空靈,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凝神靜修,你的肉身自會達到淨化。當你能達到神清體淨時,你的身體就不會感到勞頓,你的心也不會為外界所動,你就可以長生了。要注重內心的修養,排除外界的干擾,因為過多的俗事會敗壞你的真性。我固守於養性,永遠心境平和清淨無為,所以活了一千二百歲,沒有一點衰老的跡象。得我道法的人可以成為一國之君,得不到我道法的人只能是世俗之輩。我的道會將你引入無窮之門,暢遊於無極之野,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世人都死去時,僅有我,依然長存於天地之間。


    廣成子是遠古時的一位仙人。他住在甘肅省平涼市西部的崆峒山的一個石洞裡,黃帝聞訊後曾專程去造訪他,黃帝問他:“敢問什麼是修道的要訣。”廣成子說,“在你所治理的天下,候鳥不到遷徙的季節就飛走了,秋天未到,草木沒等到黃時就凋落了,你說我能和你談道嗎?”黃帝慚愧地退出了。

  • 十多歲時,有個女道士從劍州遊歷外縣,經過他家,父母因為他慕道,托付女道士保護他。女道士授給他一本《正一延生小□》,給他起名叫法進。讓他專心香火,齋戒護持。他也就只吃樹籽不吃飯,不時有感應降臨。
  • 道士王遠知,本是琅琊人。他的父親王曇選,任揚州刺史。他的母親是駕部郎中丁超的女兒。他母親曾經夢見彩雲靈鳳集聚在她的身上,於是就懷了孕。她還聽到自己肚子裡有聲音。和尚寶誥對王曇選說:“你的這個兒子出生之後,將成為受人推崇的神仙大師。”
  • 陶弘景,字通明,道號真白先生,是吳地荊州牧陶濬的七世孫,丹陽人。他的母親剛懷上他,就夢見一條青龍在她的懷中,同時有兩個神仙從天而降,手裡拿著香爐。他母親睡醒後對旁邊的人說懷的一定是個男孩,但不會是凡人,恐怕還是等於沒有後代
  • 唐朝武則天當朝的末年,益州有一個老頭,帶著一把藥壺在城裡賣藥,賺了錢就用來救濟貧困的人,自己平常不吃東西,時常只喝一點清水。如此過了一年多,百姓們都很信賴他,凡是有病買到他的藥的,沒有治不好的。有時他獨自在江邊遊玩,久久地凝神遠望;又有時登高遠眺,一整天不說一句話。
  • 唐憲宗元和初年,元徹、柳實兩人居住在衡山上。二人都有叔叔或伯父在浙東做官,他們都受官司連累,各自躲到到歡州和愛州。
  • 馬周是仙界華山素靈宮的一位仙官。唐代李氏將要受命於天取代隋朝時,太上老君派馬周到人世間幫助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國家。馬周到了人世後,卻天天沉緬於飲酒,二十年都默默無聞地混跡於俗人中,完全忘了上天給他的使命。後來竟落魄江湖,飢寒交加,人人都躲著他,多次向人磕頭告幫。他聽說袁天罡從四川到陝西來了,據說他善於看相,就去見他,求他看看自己的將來是兇是吉。袁天罡看了馬周半天後說:“你的五神已經離你而去,你的生命已危在旦夕了,哪裡還有什麼相可看哪!”馬周一聽大驚失色,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消災免死,袁天罡說:“你可以從這裡一直向東走,會看見一個騎牛的老人。你不要和他說話,跟著他走就行,這樣你的病就可以免除了。”
  • 道士王纂乃金壇人,住在馬跡山中。平時好積陰功救助生靈,即使對待動物也非常愛護。當時是西晉末年,中原大亂,飢荒遍地瘟疫流行,而且還到處發生了有毒的瘴氣,病死了很多人,田野荒蕪,十室九空,到處都是病餓而死的屍體。王纂在自己修身的淨室寫了奏章向天神告急求上天救助人世的災民。
  • 太玄女姓顓名和,小時候就失去了父親。有人給她母女相面,說她不能長壽,她悲悲切切地因為這事而發愁。她常說:“人活在世上,一旦死去就不能復生。何況聽說壽限短促,不修行就不可長生。”於是她走訪明師,洗心求道,學到了王子喬的道術。
  • 萼綠華是個女仙,穿著一套青衣。在晉穆帝升平三年已未十一月十日夜裡,她降臨到羊權的家中。她說自己是南山人,羊權不知她是何方神聖。從這次以後,一個月內就六次到羊權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