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蕭美琴:國際安全形勢已有重大轉變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9日訊】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蕭美琴今天表示,從九一一事件到美伊戰爭,國際安全形勢已有重大轉變,安全挑戰也可能來自於宗教、民族主義的恐怖勢力,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倖免。

據中央社3月29日報導,美伊戰事持續,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蕭美琴今天表示,從九一一事件到美伊戰爭,國際安全形勢已有重大轉變,安全挑戰也可能來自於宗教、民族主義的恐怖勢力,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倖免;此外,美伊戰爭若如預期順利,一超多強的局面將持續,但若不順,可能將演變為區域強權林立。

國際安全形勢是決定國家戰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多位民進黨重量級立委上午立法院公佈「台灣兵力規模研究報告」時,蕭美琴(僑選)在評估國際安全形勢時,做了上述表示。

她指出,從九一一事件到美伊戰爭,國際的安全形勢已有重大轉變,包含幾個特點,第一,九一一事件後,傳統的安全形勢是「敵對國家」為最大的安全挑戰來源,但現在安全的挑戰不只是來自於一個政府或是國家,也可能來自於看不到的宗教因素、民族主義的恐怖勢力,這不只影響到世界超強美國對國際安全的評估,也影響到如印尼峇里島等等,沒有一個國家是倖免的,這個特點必須特別注意。

另一個特點,蕭美琴說,美伊戰爭的過程中,也開始讓大家思考後美伊戰爭時期的國際局勢、國際安全的權力架構將是如何的局面。冷戰時期從「兩極化」的國際安全體系到「一超多強」的國際安全局面,傳統不管是從理論觀點或是從歷史的觀點,大家看到世界上最穩定的時期可能包括兩個超強互相抗衡,也可能包含單一超強主導國際安全局勢,但在美伊戰爭後,可能會有變化。

蕭美琴強調,若美國打得順利、成功,沒有遇到太多困難,那麼「一超多強」的局面將持續,但若這場戰爭打得並非如美國預期順利、美國也面臨來自國內的壓力的話,可能在世界權力以及安全體系會有微妙的轉變。

她分析說,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傳統認為是集體安全機制的瓦解,可能也包含超強不再扮演這麼積極介入國際事務的角色,而是區域強權林立。若從微觀、區域的個別政府的角度來看,如果過去十幾年來從後冷戰時期到現在可能面臨瓦解的局面,是否會面對日本的建軍,甚至是討論日本的核化,其他國家將如何看待這樣的權力角色的改變,包括中國對本身的軍事地位在區域的影響力,以及與美國的關係,都是九一一事件到美伊戰爭,需要觀察的國際情勢結構性的改變。(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