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成份為什麼要向消費者保密

標籤:

【大紀元11月5日訊】一位做過多年保健品推銷的人士說:“我們最怕消費者問及我們的產品裡面到底是什麼”。說實在話,這位推銷人員夠坦誠的了,他反映了保健品推銷者的普遍心理。為什麼怕消費者問成分呢?他又告訴說“我們過去推銷的‘XXX’裡面其實就是從‘XXX’中提取的一種有益菌”。這樣一說破,不禁讓大家撲哧一笑,原來如此。

  細心的人會發現,在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保健食品中,許多產品的成分和含量被“無意”忽略掉了,或者被“科學”地升華成為洋文,或以模糊的“XXX”名稱取代。讓銷售者道不白,更讓消費者弄不清。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表面看來是廠家為了防止其他人假冒,保證其專有生產的意思,其更主要的原因則是使其產品神秘化,有意對產品配方進行隱瞞,有意不讓消費者弄清楚產品的成分和性能,以達到賺錢的目的。

  因為,許多保健品商家摸透了消費者的心理,成分的保密能夠增強產品的神秘感,神秘化的東西更能引起人的觀注和激發購買欲望。例如某些廠家將從五糧液集團購買的“果寡糖低聚果糖”稱為“雙歧因子”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他有意將本來十分清楚的物質名稱用一個“科學”而時髦的詞語來替代,故弄玄虛,給消費者大玩詞語迷藏,將消費者引入認識上的誤區。

  成分保密的目的,在於提高價格,在於多賺錢。如上所述,五糧液集團所生產的含量50%至70%的果寡糖,零售價只有四五十元,而一些僅含果寡糖百分之幾的“雙歧因子”保健食品,添加果寡糖的成本不過幾元,而其售價卻比果寡糖的價格高出了許多。可見,一些食品再加上一點保健成分就成了保健品,人吃了是沒有害處的,只是以添加的保健成分的名氣,用幾元十幾元的東西賺了你幾十元上百元錢,這些保健品商家宰消費者真是沒商量。

  可見,成分保密的保健食品,廠家有意剝奪了消費者知情權,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應該得到制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如何挑選高品質的卵磷脂
營養師:這些是商店貨架上最健康的奶製品
低糖烘焙五大策略:甜蜜與健康並存
美國蔬果農藥殘留曝光 正確清洗方式看這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