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有定數──上天空中諭顯貴

作者:史然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620
【字號】    
   標籤: tags: ,

吳少誠(?-810年1月6日)在唐德宗時曾官拜節度使。他在貧賤時曾被徵去當兵,後來逃跑去了上蔡,飢寒交迫只好向同儕求乞。

上蔡縣有幾個獵人在山中打了一頭鹿,根據當地的風俗,凡是打到大野獸,要將內臟下水祭山神。祭過山神後獵人們剛要吃鹿肉。突然聽到天空中有人說:「等吳尚書!」眾人驚駭,便停止了吃肉。

過了很長時間,獵人們又要吃。又聽到天空中說:「尚書很快就到了,為什麼不等等?」一會兒,攜帶著個小包袱像做苦工的吳少誠路過這裡,看到獵人,拱拱手坐了下來。獵人們問他姓名,得知姓吳,眾人大吃一驚。吃完鹿肉,獵人們起身祝賀他說:「您很快就要顯貴了,希望能記住我們的姓名。」然後向他講述了剛才發生的事情。吳少誠說:「我是個軍中的逃兵,僥倖沒有被抓獲,能夠當一個兵丁就滿足了,哪能有甚麼富貴之事。」說完,大笑著同獵人們握手告別。

數年後,吳少誠果然成為節度使兼兵部尚書。他派人找到當初請他吃鹿肉的獵人,並送給每個人不少錢財。

註:

吳少誠,貧賤時為官健,逃去,至上蔡,凍餒,求丐於儕輩。上蔡縣獵師數人,於中山得鹿。本法獲巨獸者,先取其腑臟祭山神,祭畢,獵人方欲聚食。忽聞空中有言曰:「待吳尚書。」眾人驚駭,遂止。良久欲食,又聞曰:「尚書即到,何不且住。」逡巡,又一人是腳力,攜小袱過,見獵者,揖而坐。問之姓吳,眾皆驚。食畢,獵人起賀曰:「公即當貴,幸記某等姓名。」具述本末,少誠曰:「某輩軍健兒,茍免擒獲,效一卒之用則足矣,安有富貴之事?」大笑執別而去。後數年為節度使,兼工部尚書。使人求獵者,皆厚以錢帛齎之。(出《續定命錄》)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孝叔的妻子整理他的遺物,發現老翁留下的書,似乎還有半卷沒有翻看過。因此而感嘆:「神仙的話也有不準的時候,書還沒看完,人已亡了。」於是翻開書卷,看見後半部只有幾幅空白紙,其中一頁上面畫著一條盤在鏡子上的蛇。
  • 利州南門外是個商賈交易的場所。一天早上,有一個衣衫襤褸的道士,來到稠密的人群中賣葫蘆苗。嘴裡喊著:「一二年間,甚有用處。每棵苗只結一只葫蘆。籐蔓盤在地上就成,不用搭架子。」一邊喊一邊用白土在地上畫樣子示人,葫蘆的模樣特別大。
  • 於濤是唐宣宗時宰相於琮的侄兒。於琮南遷,途經平望驛站就停下休息。拴好船,進了驛館,正準備吃飯時,有一個老叟自門而進,逕直走到廳側小閣子,來到於濤呆的地方。老叟的到來,讓驛站的官吏認為他是跟隨相國而來的,就沒有詢問他;而相國認為他是驛站中的人,也沒有詢問他。
  • 唐玄宗天寶年間,有位姓范的尼姑能預測人的吉凶。魯郡公顏真卿的妻子和范尼姑是同族親戚。
  • 唐德宗想要去西邊巡視,有知星相的人啟奏說:“逢林即住。”德宗說:“怎麼敢叫我停在林木之中。”姜公輔說:“不是這樣,但地亦應。”
  • 古人相信“天人合一”, 天象的異常對應著人間的變化,預兆著人間的禍福。冥冥之中,人的命運似是天注定,生、老、病、死都是受著自然法則的支配。
  • 昌黎韓皋是已故晉公旁支的孫子,他博學多才,精通經史。太和五年,從大理寺丞的職位上被調離,在朝廷錄用官員中被選中。他的名次既不是很高,也不是科舉考試得來的,在後輩中傳為笑談。當時太常丞馮芫被任命為岳州刺史,他說人世的事情是命中注定的。
  • 高智周是義興人,年少時同安陸的郝處俊、廣陵的來濟、富陽的孫處約同住在石仲覽家裡。石仲覽是宣城人,而在廣陵安了家。他們幾個人交情甚厚,石仲覽為招待他們四人幾乎破產。
  • 陸賓虞為考進士來到京城。有一個叫惟瑛的和尚精通音律,還知術數。陸賓虞與他來往,他所說之事沒有不應驗的。
  • 袁嘉祚任滑州別駕。在任職期間清廉公正,但自從出任此官職後沒再升遷過。有一次迎接蕭、岑二宰相時提到希望升遷,二相都呵斥他說:“知道你好追隨別人,何必這麼急躁求升遷呢?”袁嘉祚覺得慚愧,只好退下,靠在路旁的樹下休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