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秋季保健

標籤:

【大紀元9月21日訊】 中醫認為,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其氣清肅,其性干燥。常見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於結,皮膚干,甚至皸裂等症。由於秋季空氣逐漸變冷,可促使栓塞、中風、支氣管哮喘、消化不良、膽結石絞痛、心絞痛等病發作;還易患感冒、風濕熱等,故此季節住院病人明顯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

秋季要想少患病,保持健康,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調養。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准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就是說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少吃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廣柑、山楂、新鮮蔬菜、酸味食品。對於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骨生津。

2.增減衣服。初秋季節中午雖熱,但早晚都涼風習習,因此要注意增加衣服,防止“涼氣”的侵襲。但不要穿得太多,捂得太嚴,以免一穿一脫受涼感冒。

3.謹慎起居。古人雲:“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意思是,在秋天要早點睡覺,早點起床。

4.加強運動調養。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干燥,故要多呼吸新鮮空氣,在清涼的晨風中散步、跑步、鍛煉,這不但是在進行好的“空氣浴”,還接受了耐寒訓練,使身體能適應寒冷的刺激,為渡過即將到來的寒冬作了充分的准備。

5.保持室內一定濕度。秋季空氣中的濕度小,風力大,汗液蒸發得很快,易使人皮膚干裂,毛發也易脫落。故必須注意保持室內具備一定的濕度,並適當補充體內的水分。

6.藥物保健。根據秋季的特點,可適當服用一些維生素類制劑。另外,還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如西洋參、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胖大海等。平素為陰虛體質的人,可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官員考察西藏
保健康復治療中心—您健康的福音
如何選購保健食品
澳洲兩黨競選 各自公佈健康保健戰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