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王敬之:認清宿敵,並非恩怨

王敬之

標籤:

【大紀元3月2日訊】小日本近年來又蠢蠢欲動了,自然引起華文媒體一片聲討,聲討中總不免提到中日之間長期的交往和過節,于是文士作風絮絮叨叨歷數恩怨情仇。嚴格講來,這“恩怨情仇”的遣詞用字是有語病的。中日之間無恩無怨,從來沒有兩情相悅,也沒有不解之仇,但確是民族性格和地理位置所造成的宿敵。惟有認清事實,纔能防敵化敵,善于相處,免致上當受欺,亦免兵戎之災。

徵諸斑斑史實,日本對中國從古至今都是饞涎欲滴,有機會就佔便宜。大便宜、小便宜、文便宜、武便宜、刀光劍影下的便宜、鶯歌燕舞中的便宜,凡是便宜總要佔;佔便宜的方式,端視中國的國情和日本的實力而定。最終總要佔到便宜,這個宗旨是永遠不變的。這是大和民族的獨特優秀性格所決定。正如每個人的性格不會變,所謂“三歲知老”,一個民族的性格也永遠不會變,此之謂“民族性”。兩個民族的截然不同的性格,造成了宿敵,並非出于恩怨情仇。

在中日的關係史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大概就是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去東瀛這一無法佐實的傳說,以及日本派大批“遣唐使”留學生到中國來承受華夏文化這個確鑿的史實,除此大規模的交往外,有些個別的高僧和碩學之士移居東瀛也起過很大的作用。但在那些時期,中國絕對是塊啃不動的大獅子肉,小耗子既然不敢妄想偷吃,只好乖乖求學。這大和民族學習是不含糊的,有些東西中國久已消失了,它日本倒原封不動保存著,這是大和民族了不起的地方,但它保存中國的國粹為的是他們自身受用,目的不在于為中國保存國粹,所以無所謂恩怨。

在整個歷史的更多舊賬上,我們這個芳鄰卻是突出其本性的另一面:從事鼠偷狗竊的勾當,所謂“武運長久”。其佼佼者就是“倭寇”,長期地、持續地在東南沿海騷擾不斷,特點在於不跟你正面作戰,卻劫掠燒殺無所不用其極。倭寇後代發明用“進出”代替“侵略”,實在是淵源有自,他們祖先早就是以進進出出的形式來大侵大略。後來那些鬼鬼祟祟的不宣而戰、偷襲人家軍港,也全都出於這種本性,不足為奇。它近海要騷擾,遠洋也要偷襲,非要嚐到苦頭纔放乖。

上文已言之,歷史上日本學中國,純出於羨慕中華文明,你中華開放願教,他就乘機拿去,談不上什麼“文化交流”。後來不斷進出,一直到滿州國、維新政府等等,也不是基於什麼深仇大恨,而是中華既弱又亂,不撈白不撈;甚至南京大屠殺也是中國自不爭氣,你無力抵抗,他就挺進。野獸總是有獸性的,你的窩囊刺激了牠的獸性大發作,發作到不可收拾,自屬必然。種種暴行,固然是野獸所犯,窩囊的飼獸者也難逃咎由自取之譏。

現在,有出息的華人應該一方面師夷所長,倒過頭來向日本學習先進技術,另一方面則識夷本性,時刻提防其獸性。前賬絕不能忘,新賬絕不再讓。高喊“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簡直是賣國賊,因為這句口號對日本一絲一毫的作用也沒有,徒然暴露自身之醜,之無恥,之卑鄙,之沒出息。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專欄】王敬之:中共老矣 小民壯矣
【專欄】王敬之:勿忘“愚民”
【專欄】王敬之:“共產後”重在善後
【專欄】王敬之:危機之根:認同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