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醫師人力不足 地方巧婦難為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鄭旭凱、路暢平、張存薇、吳正庭/綜合報導〕面對白衣天使的怒火,台東縣等地方衛生單位表示,的確是有醫生在場評估、再為小學生預防接種比較適當,不過偏遠地區醫生人力不足、為提高注射率,部分衛生所護理人員也只能硬著頭皮進行預防注射。

現階段為使疫苗注射不致中斷,衛生單位表示,會協調醫師到校支援,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中央應透過修法、行政裁量權或鼓勵醫師前往離島偏遠地區服務,才能根本解決醫師荒的問題。

台大醫院小兒部名譽教授李慶雲表示,偏遠地區不容易找到醫師,當下最重要的當然是設法讓預防接種延續下去,但未來還是得儘量找醫師,設法補足偏遠地區醫師荒。

醫師:法條解讀不慎 恐誤防疫

長庚兒童醫院院長、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奏延指出,公衛護士是在醫師的指示下執行醫療行為,「法界人士不能只站在純粹法律的立場、只針對法條文字解讀,忽略社會現況。」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變成防疫漏洞。

雲林、南投 協調醫生到校支援

雲林縣政府衛生局局長林柏煌表示,縣內確有醫師人力招募不足的情形,二十個鄉鎮市衛生所有九個沒有醫生兼主任,但衛生所疫苗施打可以靠支援醫師解決,真正有問題的是小一學生的疫苗接種,若協調醫生到各校支援,也會面臨醫療資源不足及交通不便等問題,已向衛生署反映。

南投縣衛生局長廖龍仁則表示,衛生所醫師們將排班前往各校施打。不過,因學校多,學生數量龐大,對於醫師來說可能忙不過來,衛生署盼各縣市調度特約醫院支援偏遠地區注射,週一上班後將行文醫師公會,希望能協助號召醫師們幫忙。

台東、金門 主管單位應因地制宜

台東縣金峰鄉衛生所醫師兼任主任高正治表示,政府應思考,是否將衛生所轉變為以衛教、預防接種等保健功能為主,如此衛生所醫師不需要留在所內看診,也才有時間到各學校進行預防接種工作。

署立金門醫院外科主任、兼任離島烈嶼院區負責人的李錫鑫表示,基於偏遠地區可能衍生的醫療問題,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當然是「救人為第一優先」,對於相關的法令,只能做到「儘量符合」。

就像小金門的孕婦臨盆,如果沒有船前往大金門接生,一時間又找不到婦產科醫師該怎麼辦?不僅「醫師法」、「藥師法」的執行,在離島偏遠地區都面臨嚴格的考驗,衛生主管單位應因地制宜、正視這方面的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