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就有桃花源(26)放自己一馬

第四章之2
游乾桂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美好生活的理想,在我尚未形成學問之前,便有為數眾多的人實踐,其中包括我所敬佩的梭羅與景仰的聶華寧在內。好幾年前我曾替星月出版社出版的《休假一年》一書作了序,對它印象深刻,作者是大衛.柯恩,他是耶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曾當過國會助理、攝影與主編,在人生巔峰時期,把收入優渥的工作辭了,帶著妻子與三名子女環遊世界,放逐自己的靈魂,讓人生暫停一年,他說這才是理想的人生,有了決定權,可以知道在做什麼,並且真的做了。

他把家當賣了,房子售了,車子處理了,放下一切,一家人飛往陌生的國度,包括土耳其、希臘、辛巴威、泰國、印度、柬埔寨、南非等等,他在書末引用詩人艾略特的詩──

我們結束冒險,
終又回到起點,
並將重新認識這裡。
值得嗎?

他未給一個答案,但許是值得的,他們每到一地,或居住農,或旅店,或以船為,或者搭了帳篷;有些地方呆了一星期,有些則度過個把月;在大堡礁他們享受天人合一的自在感,但在非洲則在令人嚇破膽的流泛舟,並且參觀的泰姬瑪哈陵、吳哥窟、羅浮宮等等精彩的藝術聚落,這可是很多一輩子做不來的事,他們花了一年辦到了,更重要的是,精彩的環遊世界之行,在孩子的腦海裡埋下了浪漫的種籽,同時也是他們夫妻倆永生難忘的記憶。

人生可以如此,夫復何求?

行路匆匆的人生,多少有此悟性,懂得下來,佇足欣賞,記得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幾分。

大衛.柯恩的心境,我頗能理解,從小到大我亦是以這種方式思維,現在不做就遲了,做判斷、下決定、去行動,是編織美好人生的三部曲。

美好這兩個字,其實不難理解。
字典的解釋也很簡單:好的,漂亮的。
但,真正把人生演得好,或者漂亮者,又有幾人?

人生,如果少了美好一事,大約就只留吃喝拉撒睡而已,成了讀書、工作、賺錢,一種重複、輪迴的儀式一樣。

你可以把它解讀成習慣、偏見,或者潮流,讓每一個人都像時鐘一樣,轉了二十四小時又回到原點,重新開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有一天身體亮了紅燈,才發覺其中的大錯特錯。

美好生活,最該學會的是放自己一馬,把投資一詞,由好收入改成好生活,抽離一下固定的程式,就拐角處看看桃花源。

人生一事,在我看來有其目的性,讀書是為了求得一技之長,有個待遇豐厚的工作,過著優質生活,最後的標地顯而易見,就是讓生活回歸美好,這是我們辛苦讀書,有了工作之後,最美麗的酬償。

只是年過半百重新回頭再審視時,大多數的人望見的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朋友說,年輕時追學歷,後來看經歷,哪料準備收成時,看到的卻是病歷,長長的一串,讓人心裡一涼。

于美人的決定令人喝采,不必任何理由,下了決心,並付諸行動者,都很值得贊賞,她讓人生暫時歸零,重塑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新生活,趁著兒女還小,全家去旅行,我們該給的是最深的祝福。

事情都有轉圜的餘地,千萬別等到來不及時才下決定,也許就遲了,當一切都還有機會時,別忘了放自己一馬。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工作的首要目的就是讓人存活下來,之後想到的就該是如此辛苦換取的代價,包括滿足、幸運、優雅與美好生活,連活都有困難時,講什麼都是白搭的;要活所以要工作,所以抵死不工作一事也是騙術,天上不會老是掉下禮物來;隔空抓錢,分別是智者欺瞞愚者的遊戲,我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千古不變之理,但如何工作,做到恰到好處則是一門大學問。
  • 哲學家叔本華說:「人類的第一種工作是取得某些物質,第二種工作則是忘掉他的所得。不如此,人生將形成一種重荷。」

  • 羅蘭女士在他的《羅蘭小語》中寫過:「工作是快樂的泉源,成功是快樂的肯定。」
  • 美國作家巴克斯頓說:「人生如棋,精於預測者必握勝機。」
  • 工作之外不工作,如何辦得到呢?
  • 大詩人對於逝去時光的嗟嘆,撩撥了我對生命的強烈意識,驚覺年華一去不返,歲月不回頭,像極了單行道,非得把握不成了。
  • 天平移往那一頭,人生就成了什麼模樣,在我著手寫下這本書的第一筆時,南亞大海嘯結束沒多久,大批人員失蹤,罹難者高達四十萬人,很多人只是去當地渡假,一個無常便把他們捲進浪裡,不再回來,毫無準備的塵歸塵土歸土,一切歸零。
  • 六分鐘的短片,拍了足足一個月。原因很簡單,因為等待。等風,等雪,等雨,等心中期待的景色。這種等待是一段修心的歷程,有苦悶,有煎熬,亦有釋懷之後不期而至的驚喜。走過之後再回頭品味,很享受這創作歷程中的每一步。這更像是與自然共同參與創作一部作品,我在努力實現心中設想的同時,也用心感受並接納自然的給予。
  • 人說「煙花易冷」,在歐文這兒,電焊的花火凋落之後,卻凝結出了讓人驚歎的藝術果實。
  • 神韻藝術團舞蹈演員范徽怡告訴我們,她童年時曾觀賞過一場神韻演出,深深地被打動,自那一刻,她決心刻苦學習中國古典舞,長大後成為神韻的舞蹈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