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有預警演練 無人肯背書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雪山隧道昨日進行最後階段複勘,對交通部提出的缺失改善時程,委員堅持未進行無預警消防演練前,不幫交通部背書,而機電、交控系統整合,預計可提前至月底完成,委員更強烈呼籲交通部通車時程「不要趕」。

昨日上午進行的複勘,五名學界履勘委員全數到場,對交通部不同意進行無預警消防演練,台大教授楊永斌、逢甲大學教授李克聰堅持,如果不能由委員指定狀況進行無預警演練,不能算通過履勘。

按表操課的消防演練中,救災全程花了二十分鐘,救災人員從接獲通報至抵達現場,花了三分四十九秒,高公局認為都符合規定;楊永斌、李克聰與警察大學教授沈子勝都覺o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沈子勝指出,最要命的是,狀況發生不久,濃煙就飄入逃生橫坑,不僅影響逃生,還會飄向對向車道,顯示通風系統相當不穩定。

機電、交控系統的整合,更是履勘委員一直堅持的重點,國工局總工程司曾大仁表示,雪山隧道系統建置與傳統的機電、交控系統不同,機電系統本身就有傳輸功能,因此能符合救災與行車安全要求;他並首度透露,由於進度順利,兩系統的串聯整合,也可在月底前完成。

李克聰則呼籲,既然系統串聯整合可在月底達成,交通部不應急於一時,不一定非得在月中強行通車,再多等兩個星期,讓隧道內有完整的系統運作,更能確保安全。

趕趕趕 履勘變了調

記者曾鴻儒/特稿

昨天下午,雪山隧道複勘記者會前,履勘委員李克聰先行到場,正要和媒體閒聊,接獲通報的交通部路政司長李泰明立即趕到,軟硬兼施地將還沒來得及喝口茶潤喉的李克聰請走,留下一臉錯愕的媒體,交通部到底怕什麼?

場景拉回稍早之前的昨日上午,亞洲最長的雪山隧道內所進行的消防演練,參與人員的熟練度,比今年1月好很多,是委員們的共同評價,但與系統配合後,委員們還有一個共同的感覺 — 「太趕」,交通部到底在趕什麼?

場景再往後拉到下午五時的記者會登場,國工局官員首度證實,雪山隧道機電與交控系統的串聯整合,在進度順利下,可望於這個月底就能達成;果真如此,通車後的各項安全顧慮幾乎可迎刃而解,用路人也沒什麼好怕的,但是,交通部擺明了還是要趕。

交通部的「趕」,見諸於複勘程序的安排,在複勘前,透過公文往返曲解法令,強調機電與交控系統各自完成,就算符合履勘規定,更赤裸裸地表現在履勘委員還沒到現場看,交通部已在規劃通車活動。

完工、履勘、通車,不應被懷疑的程序,全被弄亂了,也讓履勘變了調,搞了半天,大家總算知道,交通部要趕通車,但是,為什麼要趕?為何不能等到雪山隧道機電與交控系統的串聯整合好才通車呢?真是令人不解。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