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換軌車採購傳弊? 台鐵徹查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3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台鐵近年先後耗費一億六千餘萬元採購用來維修道岔的軌框搬運機,但因使用率極低幾乎閒置,被台鐵官員批評簡直是浪費公帑;台鐵代理局長何煖軒深入了解後,發現採購過程即有台鐵高層官員擔心閒置而堅決反對,但採購案仍然過關,已著手調查這項採購案是否涉及重大弊端。

何煖軒昨日證實正在調查此案,他表示,將了解整個政策的轉折,若真有弊端,就移送檢調調查,絕不護短。

造價高達1.6億 幾乎閒置

列車在行進時,因營運調度需求,常需改變行進路線,由一條軌道轉換至另一條軌道上行駛,特別是進站、離站時,全得變換路線,裝置在軌道上,讓列車變換路線的裝置即是道岔,又稱為轉轍器。

台鐵三年前自法國購進第一組軌框搬運機,由各工務段於更換道岔時使用,被基層員工暱稱為「換軌車」;去年,台鐵又添購三組軌框搬運機,每組造價四千餘萬,四組軌框搬運機,共耗費一億六千餘萬經費。

不過,軌框搬運機運用機會少之又少,據指出,三年來僅在二水、烏日、新竹等地曾經使用過,台鐵官員則透露,軌框搬運機採購過程並不單純,去年台鐵決定添購三組時,高層曾有過一番激辯,主管工務的副局長黃民仁反對採購,但最後寡不敵眾,依然添購,在車輛閒置情況曝光後,代理局長何煖軒最近已經展開調查。

黃民仁表示,台鐵有四千多套道岔,平均壽命約十五年,軌框搬運機成本太高,採購後,一年也用不到幾次,而且,部分道岔所處位置作業腹地不足,要抽換道岔時,軌框搬運機派不上用場,還是得採傳統人工方式,他才主張不要添購。

台鐵目前在全台各處有四千餘處道岔,早年抽換率約在三%至五%之間,近年因為軌道結構強度與穩定度大幅提昇,抽換率已經降至二%以下,每年抽換套數幾乎都不到一百套;官員直言,抽換率如此低,就算真要買,是否需買到這麼多組軌框搬運機,確實值得檢討。

軌框搬運機由台鐵工務處負責採購,工務處處長胡志雄昨日表示,軌框搬運機是維修現代化重要一環,目前放置於成功站,除了用於抽換道岔,也可讓維修人員持續操練,以熟悉機具操作,並未閒置。

百病叢生 老店錢途堪慮

記者曾鴻儒/特稿

台鐵號稱百年老店,卻年年虧損,最近十二年平均一年虧一百億,算一算,台鐵每天大門一開,就得虧二千七百多萬元。這樣的虧法,還能撐過百年,並非台鐵有一套,而是納稅人幫台鐵撐起一片天。

台鐵的鉅額虧損,龐大的退撫負擔固然是主因,但長期下來,沒有花在刀口上的銀子,也不是小數目;今年4月,交通部次長何煖軒代理台鐵局長不久,一口氣移送了十六件可能涉及弊端的採購標案,總金額高達三百五十億元。

想一想,如果十六件標案真的全數有弊,三百五十億裡,有多少比例的冤枉錢?何煖軒代掌台鐵後,內部出現不少阻力,但有弊豈可不查?如果這些弊端不查清楚,台鐵仍然一如以往的虧損,納稅人幫忙撐起的那片天,早晚塌下來。

除了弊端待查之外,光是臥軌自殺、誤點退票、柵欄遭撞壞,這些不該賠償、可以不用賠償、該追討沒追討的錢,台鐵一年就得多花一億元;至於浪費,也是台鐵積累多年的惡習,一個直接導致鉅額虧損的惡習。

軌框搬運機如果真的閒置不用,就是最新實例,而且,採購前就有高層官員力阻此案,但採購案最後還是過關,孰令致之?誰在主導?當然該查。

現在談軌框搬運機採購過程有弊端,難免太過武斷,但東西買來閒置不用,就是浪費,軌框搬運機先進歸先進,到底有無必要買?是否真的需要花一億多買到四組?台鐵的算盤顯然打得不夠精,難免惹爭議!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