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保母〈15〉:兄弟姊妹之間的競爭

Jo Frost 譯 / 莊綉雲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兄弟姊妹之間的競爭是阻撓你們過優質時間的其中一項主要原因,幾乎每個家庭都會發生這類事情。年紀相差兩歲普遍會使孩子之間產生隔閡,我的用意並非告訴你如何劃分孩子的類別,重要的是你應該知道,孩子相差兩歲所引起的兄弟姊妹之間的競爭,緊張的程度遠勝於年齡相差三、四歲的孩子。較大的孩子在三、四歲時還是會有忌妒心,不過他的理解力比學步期的孩子更強,所以也比較好處理。

為改變做準備

孩子可能不知道你迅速失去腰身代表腹中的胎兒正在成形當中,可是甚至在你還沒告訴他,即將添個弟弟或妹妹之前,他卻可能已經察覺到一些細微的變化了,這或許只因為你比平常更容易疲倦或覺得不舒服的關係。

如果孩子注意到你的肚子日漸隆起而提出問題,就利用這個機會告訴他這件事,以便為你們家新增的人丁開始做準備;如果孩子沒提起這件事,等到你懷孕六個月之後才告訴他。對小孩子來說,時間過得非常緩慢,三個月的時間足夠讓他做準備,可是又不至於等待得過長。

讓孩子摸摸你隆起的肚子,感受一下寶寶在肚子裡踢動的情形,不過也不要太熱中這件事,成天把即將出世的寶寶掛在嘴上。大部分的小孩寧願你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也不願意和新生的弟妹分享你的關注。與其告訴孩子,他將會多麼喜愛新生的弟妹,不如告訴他就要當大哥哥或大姊姊了,而且會是你的得力助手。不斷地告訴他,寶寶出生後你們將要一起做什麼事情。這樣聽起來或許有些奇怪,可是許多小孩子會認為新生寶寶將取代他的地位,而不只是個新添的弟妹而已。小孩子對新成員的加入感到擔心時,他會想:「我以後會怎麼樣?還繼續住這裡嗎?」

孩子對於生產過程方面可能有許多疑問,不要告訴他許多超過他能處理的訊息,也不要說一些可能令他為你擔心的事情。

生產的重要日子

住院生產期間,你可以安排孩子認識而且信任的人來照顧他。要準確地算準時間並不容易,因為可能會發生假性生產前兆,但是你可以安排較有彈性的計劃,告訴孩子即將發生的事情。為他準備幾個禮物,並買張「大男孩」的賀卡送他。

生產後第一次看到孩子不要表現出大驚小怪的樣子,重點是要讓他覺得有參與感。他會想念你,為你擔憂,並且感到不知所措。現在是非常重要的階段,應該送他一份禮物,多付出一點關懷,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嬰兒身上,而忽視了孩子的存在。讓他抱一抱嬰兒,多誇獎他幾句。現在還不適合告訴孩子,你對他們的關愛是平等的這個觀念,因為這時候他只在乎有關他自己的事情。

寶寶出生後

孩子在你必須照顧他的弟妹時會做出調皮的行為,這是表現忌妒的其中一種手段。對付心懷忌妒的學步兒,利用做些不需要講話的事情這種消極性的關注,會比完全不注意他來得更適當些。

你可以用共同參與的技巧,這種積極性的關注取代消極性的關注,讓孩子一起加入你正在進行的工作。請孩子幫你拿東西,然後稱讚他。不停地和他說話,說明你在做什麼事,並且留意他好的行為。運用共同參與的技巧可以照料較大的孩子,同時還兼顧到寶寶。

許多小孩在弟弟妹妹生出來後,會產生行為退化的現象,他們講話的樣子可能開始再度像嬰兒一樣,或者尿床、表現出比他們實際年齡還幼稚的行為舉止。共同參與的技巧是個不錯的方法,可以確定這個現象是否為暫時的。不時讚美孩子成為「大女孩」或「大男孩」了,這樣能夠使孩子覺得,讓自己時光倒退的做法其實益處並不大。

一起玩耍

兩個學步兒在一起通常不喜歡共同分享,也不喜歡一起玩。如果你有兩個年齡相近的孩子,有段期間你必須耗費很多時間排解他們的紛爭、當他們的和事佬,不然就是阻止他們互相攻擊對方的頭。

如果你的小孩稍大一點,可以鼓勵他們一起玩耍。讓較大的孩子來幫忙選擇並帶動遊戲,使孩子覺得是他在主導遊戲。給孩子負一點責任,鼓勵他表現良好的行為,並且要求他教導弟弟怎麼玩遊戲或是怎麼玩玩具。

不停地打架

如果是不嚴重的小衝突就不需要理會,而且別老是急著去排解孩子的糾紛,如此才能讓孩子學習解決事情。你也不需要追究「誰先打人或應該怪誰」,如果他們打架,代表雙方都有錯。

假如一方猛烈攻擊另一方,假如孩子真的做出嚴重的侵犯行為,那麼就應該採取行動頑皮樓梯間的技巧,如果無效就用不理不睬的技巧。務必讓孩子明白,你不能容忍具有破壞性或傷害性的行為。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天才保母JO》@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孩子的處境也是一樣。如果你不告訴他們規則--你希望他們怎麼做--他們也就無從遵守規則。如果你告訴他們一項規則,可是遭到反對後就更改規則,孩子也不會當一回事。如果你定立一些孩子根本不可能遵守的規矩,將會有吵不完的架和無謂的爭端發生,那樣對孩子也是不公平的。
  • 許多父母會隨著情況需要而制定規則,這倒沒什麼關係,因為有些情況下你不得不如此。可是如果父母所定立的這些規則未經雙方商量過,問題就來了,因為常常會發生管教態度不一致的結果。所以你們應該一起坐下來,討論出雙方都認同的方法。
  • 學習怎麼管教孩子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學習和孩子談話。
  • 倘使他的表現好得足以拿到金牌,而你卻一件事也沒提出來誇獎他,那麼他該做什麼事才能吸引你的注意呢?來場追貓大賽怎麼樣?還是打翻他地板上的碗?打他的兄弟?如果良好的表現得不到應有的關心與注意,孩子就會想辦法做一件他所知道的可以引人注目的事。
  • 不提供選擇並不表示你就可以抱著魯莽的態度,像個軍士長一樣大呼小叫,東西南北指揮一通。如果你給孩子清楚的指示、共同參與這件事,並且給予讚美,就可以使孩子安心,而且你還是能夠把相同的訊息傳遞他。
  • 好不容易才剛把家裡收拾好,過了兩分鐘,卻像被炸彈砲轟過一樣,這時你大概會想,算了,亂就亂吧。許多父母心裡不時掙扎,到底是該把家裡收拾好,還是在孩子搞得亂八糟之後讓他們自己收拾;最後決定暫時讓家裡亂一下也無妨,好讓自己過得輕鬆些,問題是,這一亂可能要亂個幾年時間。其實你可以不必過這種生活方式,而且也不應該這樣過日子。
  • 電視看太久的情況實在太多了。有些家庭的電視從早上、中午到晚上,整天都開著,如果讓孩子看電視看一整天,不僅沒做健康的運動,沒有運用到想像力,也沒機會和別人互動。他們受到的刺激是不需要動腦筋的,容易使他們緊張,縮短專心的時間,而且會讓他們誤以為你不喜歡他們做其他活動。
  • 變化是生活的調劑品,讓活動保持變化,孩子快樂的機會也跟著多一些。遊戲不只是狹義上的玩具而已,還包含出門、到公園玩、在花園隨意的踢踢腿、「幫忙」爸媽做事、用水彩和塑膠黏土創造樂趣,以及「我們假扮成……」的遊戲。不一定得大聲喧鬧才是好玩的遊戲,安靜的玩法也一樣有樂趣。
  • 上床時間快到時,盡量保持平靜。這時候不適合觀賞吵雜的卡通和錄影帶,也不適合玩電腦遊戲或是亂七八糟的情況。受到過度刺激或過度興奮的孩子沒辦法關了燈就上床睡覺,即使成人也做不到,所以讓進行的活動逐步結束是很重要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