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習慣用語 第335講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1日訊】

(MP3下載)

我們今天要講的習慣用語其中的關鍵詞都是kiss。 Kiss可以解釋接吻。根據西方習俗,接吻可以表達親密、喜愛的情感,也可能表示友好的致意。但是當kiss這個詞和其它詞彙組成短語的時候,它的意思就起了變化。例如,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 kiss something goodbye。Kiss something goodbye從字面來理解就是「吻別某事」。我們知道吻別某人是通常的禮節,尤其是在即將久別的時刻,那麼「吻別某事」表示什麼呢? 讓我們聽個例子來琢磨它的含義。

例句-1:When Joe heard one night his best friend had died of lung cancer, he kissed his own cigarette habit goodbye the very next morning. And, you know, he’s never smoked another cigarette since.

他說:一天晚上Joe聽說他最知心的朋友患肺癌去世了。他第二天一早就戒絕了抽煙的習慣,而且從此再也沒碰過一枝香煙。

抽煙的最大危害性是可能導致肺癌,知己好友的去世促使Joe下定決心戒煙,並且從此一枝也不抽。可見Joe是徹底棄絕煙癮了。所以這兒kissed his own cigarette habit goodbye意思是「棄絕煙癮」。Kiss something good bye往往帶有永遠放棄某事的意思。Joe做到了決不再碰香煙,但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談先生就不如Joe那樣堅定。我們來聽聽談先生戒煙了嗎:

例句-2:Mr. Tan is a very organized, practical kind of guy — except when it comes to taking care of his own health. Somehow he just can’t manage to kiss cigarettes goodbye.

他說:譚先生是個有條理、講實際的人,只是在養身之道上卻一反常態了。不知怎麼的他總是無法徹底戒煙。

這兒kiss cigarettes goodbye意思是戒絕香煙。

******

我們再學一個習慣用語: kiss off。Kiss off可以當動詞用也可以當名詞。我們先要聽個例子把它作名詞用。這是一個老紐約在告戒初來乍到的客人,該怎麼應付紐約街頭成群的乞丐。我們來聽聽他是勸他有求必應呢,還是置之不理。

例句-3:When they ask for money, better just give them the kiss-off. Otherwise you’ll run out of money in a hurry. Most of these guys are professionals beggars — too lazy to work.

他的忠告是:乞丐問你要錢的時候,最好置之不理,否則你手頭的錢很快就會花光。這批人多半是職業性乞丐;他們是懶得做工才乞討為生的。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他這兒說的是: give them the kiss-off,所以kiss-off是當名詞用。這裡在kiss和off之間用連詞符號連接。名詞kiss-off意思是拒絕或者不理會。剛才說過 kiss off也可以當動詞。比方說在下面的例子裡。這段話說的是一位在海外執教的教授終於落葉歸根,回本鄉本土去了。

讓我們先來熟悉一個表達法。在美國大學制度中,教授可以獲得終身執教的職位。這種職位叫作: tenured teaching position。要取得大學的tenured teaching position並非易事,往往得在與同行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好,我們來聽這段話吧。

例句-4:Secretly Prof. Lee longed to kiss off the tenured teaching position he held. So he left in a hurry when he got an offer from the new university in his own native country.

他說:李教授有大學教授的終身職位,但是一得到本國一所新大學提供的工作機會就趕緊離開原來的職位。

他放棄難能可貴的終身教職也在所不惜,可見他去意已定。所以kiss off意思就是放棄、離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天我們要講的習慣用語都有air這個詞。大家都知道air是「空氣」。早在十七世紀,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現空氣似乎沒有實質卻有重量。後來人們進一步發現高山頂上的空氣要比海平面上的空氣輕,於是人們就說高處的空氣稀薄,也就是thin air。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由thin air發展而來的。它是: pull something out of thin air。
  • 今天我們要講的習慣用語的關鍵詞是pot。我想大家都熟悉pot這個詞。它可以解釋煮東西的鍋子。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go to pot。Go to pot這個習慣用語來自牧場。牧場上的牲口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每況欲下,最後在老得不中用的時候就難逃被屠宰的命運,然後人們會把它們切成小塊扔進鍋裡煮了吃。這就是go to pot這個習慣用語的出典,當然現在它通用的意思和描述的對象已經有所轉化。
  • 我想大家都熟悉fight個詞。它的意思是鬥爭、搏鬥或者奮鬥。你也許還聽過這樣一個諺語: he who fights and runs away will live to fight another day。這個諺語顯然是說:生活中鬥爭是無可避免的。既然人生本是一場搏鬥,fight這個詞組成的習慣用語當然就特別多。我們從今天開始要選幾個常用的一一介紹。第一個是:fight tooth and nail。Fight tooth and nail其實是fight with teeth and nails這個習慣用語的簡略形式。大家可能已經知道tooth是牙齒,nail是指甲。要是打架的時候又咬又抓的,那可真是使盡渾身解數的一場惡鬥。
  • 美國人好法律訴訟是舉世聞名的。應運而生的是大批大批的律師,當然律師善惡優劣各不相同,由此也產生了代表律師的多種多樣習慣用語。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對各位講的內容。先講的兩個習慣用語是說受人歡迎的律師的。第一個是:legal eagle。Legal意思是「法律的」,而eagle是老鷹。鷹是勇猛有力、機智敏銳、高瞻遠矚的鳥兒。所以用鷹來比擬律師想必是對他讚譽有加。我們來聽個例子。
  • 我們上次講了兩個以fight為關鍵詞的習慣用語:fight tooth and nail意思是全力拚搏;fight to the bitter end,解釋堅持鬥爭到底。我們今天再講兩個。第一個是: you can't fight city hall。City hall意思是市政府。在這個習慣用語裡city hall就代表地方官僚機構,或者泛指層次較低的行政機構。
  • 我們前兩次已經講了好幾個以fight為關鍵詞的習慣用語。我們今天還要再講兩個。第一個是: knock-down drag-out fight。Knock-down意思是擊倒,而drag-out可以解釋拖出來。聽了這個習慣用語你很可能會聯想到美國西部電影裡大打出手的場面。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西部這種豎著進來、橫著出去的殊死搏鬥確實是常有的事兒。我們要聽的第一個例子說的就是回顧當年西部牛仔生活的電影。
  • 對多數人來說舌頭是身體最忙碌的部份之一。我們既用舌頭來品味也用它來說話。難怪舌頭,也就是tongue會組成許多習慣用語。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內容。我們首先要講的是: tongue-lashing。 Lashing原意是鞭打,但是在這兒當然不是這個意思。讓我們從例子中來體會tongue-lashing是什麼意思。這個人在說他小時候一段不愉快的回憶。
  • 很多學英語的人都常抱怨說,最令人困惑的問題是一個看來眼熟的英語單詞,用在不同的地方會產生許許多多不同的含義。比方說我們今天要講的shake就是這樣一個詞。我們要學的第一個習慣用語是: shake-up。 Shake-up這個短語有幾種不同的意思,而且它既可以當名詞也可以當動詞。Shake-up作名詞的時候,它的意思可能來自鄉村的揚場。人們在那兒用機器或者木掀把打下來來的穀物或者豆類揚起來,藉助風力吹去殼兒和塵土,留下乾淨的子粒。
  • 在生活中我們常會在等待盼望一些事情的結果。無論是一場精彩的足球賽,還是一次重要的考試,或者是正在談判中的一筆大生意,你都會提心吊膽地等待它們的結果。我想這種懸念心理大家都有親身體驗。所以描繪等待企盼心理狀態的習慣用語也不少。我們今天專門介紹這些習慣用語。第一個是: wait for the other shoe to drop。 Wait for the other shoe to drop,這個短語按照字面意思來解釋是: 等另一只鞋子掉下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