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0%自信 「麵包泡芙沒銨粉」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淑莉、邱紹雯、林相美、孟慶慈/綜合報導〕中國銨粉驚爆含高量三聚氰胺,台灣省糕餅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紀光成強調,麵包、泡芙及蛋糕根本不可能添加銨粉,歡迎衛生單位抽驗,百分之二百有自信。

對於有媒體報導菠蘿麵包、泡芙製作過程使用銨粉當膨鬆劑,紀光成激動的說,根本是誤導,泡芙外皮的膨鬆,主要製作過程油水各一半,經高溫烘烤產生水蒸氣使麵皮膨脹起來,菠蘿麵包則是添加酵母粉。

紀光成指出,中國三聚氰胺毒奶嚴重衝擊國內糕餅業,好不容易買氣稍微回溫,現在爆發的毒銨粉又扯上糕餅,對國內糕餅業者真的很不公平。

從事糕餅等食品原料批發的雲林縣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蔡益成表示,銨粉即民眾熟悉的阿摩尼亞,一般常見是液態,屬激烈的膨鬆劑,早期常使用於製作油條,但其膨脹度激烈難掌控,現使用不多,而且遇高溫即揮發。

早改用小蘇打粉、酵母粉

蔡益成說,麵包、蛋糕強調口感綿密,需使用溫和的膨鬆劑,蛋糕最常見是使用泡打粉,麵包則是酵母粉,國內麵包、蛋糕店幾乎沒有人使用銨粉。

北市烘焙業者也表示,銨粉的價格較酵母便宜,約酵母價格的十分之一,銨粉聞起來有股類似阿摩尼亞的味道,雖然製成成品後聞不出來,但口感較差,九成麵包店不會使用銨粉,而是使用酵母達到「發」的效果。

南市坤芳食品表示,食品上油條或有些工廠做餅乾會用到,開口笑、雙胞胎、沙琪瑪、油炸甜甜圈過去也會用一些,不過,如今也逐漸被小蘇打粉或泡打粉等取代,至於麵包都用發粉或生鮮酵母來發,幾乎不會用銨粉。

傳出用來製作油條的膨鬆劑中,也可能含有三聚氰胺,再度引發民眾恐慌,台北縣知名的豆漿店昨天人潮依舊,但燒餅油條的組合明顯少了,但也有人不受影響,照樣大啖油條,認為吃那麼久都沒事,無須過度擔心。

豆漿店盼衛署提供完整訊息

豆漿店指稱,銨粉是合法食品添加物,製作油條過程中,通常整鍋麵粉只添加相當微小的劑量,過量會影響口感,若改由蘇打粉取代,同樣也會讓食物失去口感。

店家無奈地說,衛生署應提供更為完整的訊息,究竟食用多少量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否則以後大家什麼東西都不能吃,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