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勝:楊佳「語錄」引起的試錯思考

李詠勝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2月4日訊】由「楊佳襲警事件」而產生的社會轟動效應,近來隨著瓷安事件、襄汾潰壩事件、三鹿毒奶事件、吉首事件、地鐵塌陷事件、隴南事件的接踵而至,已經顯得微不足道了。社會的巨大包容量,又很快屏蔽了事件中的那些血腥和醜惡,生活的潮水照樣汩汩向前湧動著,去追尋新的轟動點。

然而,當我目睹著眼前這些本來不該發生的悲劇事件時,心中唯一的感覺不是悲天憫人,而是那種「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結」的悵然與愴然。

為什麼幾個月之內,竟然會有這麼多令人黯然神傷的悲劇發生呢?

未必真的是蒼天沒有長眼,存心與我們無助的平民百姓過不去麼?

但幾經思忖,又覺得問題並非如此這般簡單。

那麼,敢問其中的奧秘何在呢?

突然間,耳畔頓時響起了襲警者楊佳那句被網民們奉為「語錄」的話來:

「你不給我一個說法,我就給你一個說法。」

於是,方才找到了一個試錯思考的切入點。

眾人所知,「楊佳襲警事件」的庭審證詞證明:他的襲警,並不是什麼神經病發作,而是一種蓄謀已久的故意殘殺。這就是說楊佳之所以襲警,完全是有緣有故的犯罪。這個緣,就是警方對他施加的人身傷害和精神打擊;這個故,就是他向警方提出「給個說法」的訴求,總是得不到合理的解決。於是,才採取了這種玉石俱焚的「自我解決法」。

當我們瞭解了「楊佳襲警事件」的前因後果之後,再來看他的「語錄」,就不難理解了。

但在這其中,最值得思索的還是兩個極其簡單的名詞——你和我。

你:在事件中是主體,也是整體,即代表強勢的國家公器;而我:在事件中是客體,也是個體,代表弱勢的普通人群。客觀地看,這種「你和我」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的關係,其實就是人類整個社會生活的常態。而在「楊佳襲警事件」的整個過程中,作為代表著國家公器強勢的警察,自然就有著以強凌弱的傾向,而作為事件中人的楊佳,也就從一開始便處在了弱勢的地位上。但儘管如此,都不是事件發生的前因,而是後果,中間包括他最先被警方拘捕入獄時所受的冤屈在內。因為事件之所以發生惡性逆轉的原因,是出在他向警方提出「給個說法」的訴求之後,警方對他所採取的具體解決方式和方法上。在此,我無法推斷警方處理他這個訴求的真相,但僅憑他甘願以死相拼來「給你一個說法」這一點,便足以想像出警方對他內心的損害程度有多大了。所以,他才會面對強勢的威嚴,如此的果敢無畏,如此的殘暴兇狠。

這就從反面告誡人們,如果代表強勢的主體和整體,總是無視和凌辱代表弱勢的客體和個體的訴求時,其結果只能是激起弱勢方面的拚死反抗,從而形成一個以暴易暴悲劇的惡性因果循環。對此,中國有句俗語叫:「兔子趕急了也會咬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由此來看楊佳「語錄」,並不是沒有意義和價值的。

因此,倘若我們再用楊佳「語錄」來看近來發生的種種惡性事件,似乎可以這樣說,這些事件之所以會頻頻發生,都與這個「你」和「我」密切相關。

比如襄汾潰壩事件,是由於「你」沒有「給我(百姓安全)一個說法」造成的;

比如瓷安事件,是由於「你」沒有「給我(農民利益)一個說法」造成的;

比如三鹿毒奶事件,是「你」沒有「給我(食品安全)一個說法」造成的;

比如吉首事件,是「你」沒有「給我(集資者)一個說法」造成的;

比如杭州地鐵塌陷事件,是「你」沒有「給我(社會公眾)一個說法」造成的;

比如隴南事件,是「你」沒有「給我(失地農民)一個說法」造成的……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不妨一言代為蔽之:由於「你」任憑自身的強勢為所欲為,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成了一匹不受監督和制約的野馬,只管朝自己的利益狂奔了去,一路不惜踐踏「我」作為人的生存權,而「我」卻又始終找不到「給我一個說法」的機會,那麼「我」在被迫和無賴之下,就只有「給你一個說法」,以暴力來報復和反抗「你」了。如再換用古人的話而言之,就是「百姓不懼死,奈何以死懼之?」

當前的中國社會,由於受到美國「金融風暴」的波及和震盪,自然無可避免地處在了各種社會矛盾交錯出現的高發期,許多不可預見的偶然事件還可能會以新的方式凸顯出來,對此我們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才能平安度過將要出現的各種社會危機。而這個充分的心理準備,就在於當新的突發事件產生時,我們能不能真正吸取「楊佳襲警事件」的慘痛教訓,能不能坦誠地「給我一個說法」,而不是再讓他「給你一個說法」了。

總之,當此中國面臨新的歷史挑戰之際,倘若我們每個公民都能夠理性試錯思考一下楊佳「語錄」的話,那麼也許整個社會走向民主化的成本就會小一些,其光明面也會多一些。

2008.11.25於四川@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楊佳已死 中國人出路何在?(1)
律師:楊佳震動中國 官民衝突恐越演越烈
新唐人【中國聚焦】(72期) 楊佳事件探源
管見:從楊佳案想到劉涌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