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積極、快樂的孩子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23日訊】 (大紀元記者唐依旋、吳翰林編譯報導) 隨著現代社會結構M型化及貧富差距的日益增加,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高人一等。然而,父母卻往往忽略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心理問題,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更會進而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現代的孩子被喻為是「草莓族」;意即表示孩子抗壓性的嚴重不足。由於家庭教育的疏忽,導致孩子在遭遇挫折或生活上的瓶頸時,茫然失措、不知如何面對;嚴重的甚至會做出一些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舉動。因此,如何教導孩子學習正確的人生觀,對於孩子的一生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美國俄亥俄州心理學博士西維亞(Sylvia Rimm)表示:「由於現在養育孩子日趨複雜化,因此制定一些基本原則來指導家長非常重要。」在西維亞博士的新書《聰明的養育》(Smart Parenting)中,即列出了十項在親子教育上不可輕忽的要訣,希望能幫助家長培育快樂的孩子,更使孩子們從中獲得成就感。

1.以適當地讚美代替「大力讚美」:讚美能將你的價值觀傳達給孩子,並對他們設定出你對他們的期望。沒有讚美會讓孩子誤認為你不相信他們。合理的讚美,如勤勞、聰明、有創造力、強壯、親切和靈敏等,都會幫孩子建立起一個能力範圍所能及的期望。而一些如完美、最好的、最漂亮等字眼,則容易為孩子訂下難以達成的目標;當孩子發現自己不能達到這些高目標時,這些期望便會轉而成為一種壓力。

2.不在孩子面前討論他們的問題:當孩子聽到您和其他人,提到他們的缺點,如嫉妒、卑鄙、害羞或膽小,或是把他們當成是「小魔鬼」或「過動兒」,他們就會假設你說的都是真話,並且會真的相信他們無法自主性的控制這些問題行為。

3.負責任:孩子需要自主性及有限度的安全感。設想一下字母V,當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像在V的底部,擁有較少的選擇權、自由及責任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權利才會隨之增加。但如果您把V反轉,太早給予孩子們太多自主權,他們便很容易因所承擔的規則和責任,而變得憤怒、消沉和叛逆。

4.培養孩子的抗壓性:讓孩子學習去面對現實。過度的保護只會促使孩子養成依賴及過度敏感的心態。讓孩子學習從損失和失敗中學習,會使孩子更具抗壓性且更能面對挑戰。

5.在孩子面前肯定你的配偶:一個家庭的領導人,若用兩種相反的方式來領導家庭會使孩子感到困惑。若您在孩子面前批評您的另一半,並用「怪物」或「笨蛋」等負面字眼形容對方,久而久之,會演變成孩子兩方皆不尊重的局面。因為孩子不會尊重一對不尊重彼此的父母。

6.高度重視教育和學習:將孩子的教育當作首要任務。當他們瞭解您非常珍惜學習的機會,這個理想亦將變得更加明確。設定他們對高等教育的期望,以建立他們接受長遠教育的信念。

7.積極盡好自己的責任:積極的完成工作並完善的平衡好孩子與配偶間的關係。如果您每天抱怨工作,您的孩子就將成為反對工作的人;他們也會開始抱怨他們的功課和所幫忙的家務。

8.做一個生活上的好榜樣:您的孩子會注視著你。當您超速駕駛,或者是不尊重長輩時,他們也會從中學習。當您保持興趣和充滿活力時,他們也相對的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就算不是十全十美,也可以試著成為一個很好的榜樣。

9.與孩子分享學習經驗:很多年輕的父母,都因找不到陪孩子的時間而苦惱。騰出時間與孩子一同學習,會引導他們成為永遠的學習者。

10.保有獨立的娛樂時間:給自己一些時間享受沒有孩子的生活,會使您保有對生命的熱情。每週一些約會和每年幾次的假期,除了會給孩子一些對下一次家庭活動的渴望,同時也可讓他們在獨處時所擁有的「成人特權」中,學習自我的責任感。

每個孩子都擁有不同的個性與特質,每個孩子都渴望被肯定與關愛。做父母的除了養育孩子長大成人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激發孩子的特質與潛能,並讓孩子擁有樂觀、善良而積極的人生觀。健康的人格特質,不僅能使孩子懂得善待自己,也更能懂得尊重他人與生命,也才能真正的在這競爭的社會中,更完善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5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台北三十一日電)升學主義可能扼殺學生創造力,但創意課程設計則有助提升素養,以及教育品質。惟兩者能否結合,使學生於全心投入科研專題活動時,不因升學壓力而有所忌憚。高中教育內容是否對學生增加空間與彈性,值得探討。
  • 資深出版人郝明義先生在「越讀者」書中把閱讀當成飲食來類比,將各種書籍歸類為四種:主食、美食、蔬果與甜點,至於教科書的本質算是維他命,屬於綱要性的,輔助性的(若是日常飲食均衡的話,其實應該是維他命不太需要的),至於專為考試用的解題參考書,則被郝明義歸類為刺激考場腎上腺素分泌的興奮劑,至於補習班,則是提供大量興奮劑的轟趴。  
  • 【大紀元7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二十三日電)大學畢業生失業問題日益嚴重,勞委會指是「大學高中化」,導致零分也可以念大學,對此教育部長鄭瑞城認為,一個社會失業率的高低,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不是簡單的教育政策,也可能和經濟成長有關係,不過,教育也是絕對無法卸責的。
  • 很多新移民由於言語困難和遠離家庭和朋友﹐當她們懷孕時都會感到很徬徨﹐產後容易忽略抑鬱「Baby Blues」的徵狀。紐約探訪護士 (Visiting Nurse Service of New York) 於21日在紐約中華公所召開記者會﹐向媒體公佈護士家庭合作計劃 (Nurse-Family Partnership - NFP)﹐希望能為低收入的懷孕婦女提高懷孕健康結果﹐減低早產率以及減低心理不正常等問題。
  • 【大紀元7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二十三日電)「沉睡一萬八千年的冰原巨獸--長毛象特展」開展以來已突破八萬人次,為讓更多小朋友欣賞到長毛象「阿基」與「空空」,主辦單位邀請多個公益團體共襄盛舉,啟動愛心列車等服務,讓弱勢家庭小朋友北上免費觀展。
  • 【大紀元7月23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大學畢業不再具有就業優勢,勞委會點名是「教育政策」出了問題,教育部長鄭瑞城表示,大學招聯會開會決議,各科零分不得分發,目的就在為學生素質把關。鄭瑞城指出,大學畢業生失業率飆新高,雖然「教育政策」無法推卸責任,但應該也和經濟成長息息相關。(陳映竹報導)
  • 【大紀元7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二十三日專電)日本「私立大學情報教育協會」對全國將近三百五十所加盟大學的助教以上教師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基礎學力不足問題嚴重,特別是理工學系的學生,協會對學生學力低落表示強烈的危機感。
  • 【大紀元7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錫璋台中市二十三日電)正當經濟低迷之際,國際獅子會300-C3區及財團法人育達文教基金會及時伸出援手,共同提供新台幣二百萬元,搶救二十個經濟絕望家庭,重燃其生存的希望。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