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晶圓面板技術 何美玥憂中國無縫接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5日電)前經濟部長何美玥今天說,晶圓、面板產業是台灣經濟發展命脈,當初耗費龐大時間、資源建立,若無妥善規劃就開放登陸,對方馬上無縫式接軌,對台灣不公平。

台灣智庫上午舉辦「開放晶圓、面板產業登陸的衝擊效應」座談會,由何美玥、前行政院顧問蕭秋德、Base Consulting總經理簡耀堂、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許文輔、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對談。

何美玥指出,目前政府各部會正在檢討晶圓與面板開放中國投資,但她擔心的是,晶圓與面板產業支撐台灣經濟發展,如果沒有妥善規劃就外移中國,未來台灣要靠什麼產業支撐經濟發展?

何美玥說,台灣政府及人民當初花了多少時間與資源建立晶圓、面板產業基地,如果沒有妥善規劃就讓產業登陸,屆時一定是「整塊剷起來、移植過去」。

她表示,晶圓、面板產業,若讓對方馬上就無縫式接軌到相同的技術曲線,這對台灣並不公平;如果政府一定要開放,必須是有次序地開放,技術至少要間隔兩個世代。

蕭秋德認為,晶圓及面板產業是目前台灣維繫經濟持續發展的命脈,沒有一個國家會把自己的經濟命脈輸出到競爭對手國,把所有的人才、資源全轉到競爭國。

陳博志指出,台灣的經濟、產業常被認為是「淺碟型」,要突破淺碟型態,靠的是產業群聚互相支撐以及技術能力,以獲得高競爭力。若開放半導體及面板產業登陸,產業群聚將被破壞一角,接下來很快就是整塊都被端走。

他認為,政府如果連玩具成衣業都要求回台加工,更應該把高科技產業群聚在台灣,否則什麼產業都聚在中國,台灣就完了。

許文輔呼籲,立法院儘速通過「敏感科學技術保護法」草案及高科技人才赴大陸任職的許可相關辦法草案。另外,與會者也建議,政府務實做法是開放半導體代工廠商到中國設立客服部門,藉此讓廠商貼近中國市場,但要將設計與製造部門留在台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