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劉巴是三國時代零陵人。曹操據有荊州後,派劉巴去招納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但三郡不久被劉備所得,諸葛亮勸劉巴歸附劉備,劉巴說:「我受命而來,不成當還,理應如此。足下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這個成語出處有二。其一,秦王向魏國發動進攻,魏王命信陵君為上將軍。信陵君率魏、齊、韓、楚、燕、趙六國聯軍,大敗秦軍於黃河南岸,並乘勝追擊,直逼函谷關。
戰國時,齊宣王想招納賢士,便把淳于髡(音昆)找來。淳于髡是當時的賢士,為人正直善諫,齊宣王讓他幫助推舉人才。
呂不韋漸漸產生了一個念頭,想依靠他們的力量,寫出一部前所未有的巨著,使自己流芳後世。
相傳,有個叫造父的人,非常善於駕馭烈馬。
孔子說起這件事,感歎道:「紂王的心竅不通!」
當時有些學者不信,就親自上門來考查蕭綱。
我見過的人很多,但從未見到像房玄齡這樣有才學的人才。
攝圖對長孫晟非常敬重,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並經常讓他陪著自己一塊兒去打獵。
齊軍擊鼓進兵,莊公也想下令擂鼓迎戰,兩次都被曹劌攔住。
戰國時的孟子認為,周公是社會中的理想人物,十分推崇他為國操勞不辭辛苦的精神。
夜郎:漢代西南方的一個小國。自大:妄自尊大。意
在〈秋水〉中,莊子生動地描述河伯和北海的對話:秋天的時候,黃河河水高漲,河面寬廣到甚至無法從這岸分辨對岸的牛馬。河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
有一天,齊景公問晏子:「治理國家最怕的是什麼呢?」晏子回答說:「最怕社廟裡的大老鼠。」
「死中求生」這一成語,用來形容在極危險的處境,求取生路。
人的情感本質上都是平安則快樂、痛苦則絕望,杖刑之下,甚麼要求達不到?
從此,李膺聲威大震,那些宦官再也不敢為所欲為了。
老萊子的父親,望著兒子的花白頭髮,不禁歎著氣說:「兒子也這樣老了,我們在世的日子,也不會長了。」
馬況認為弟弟幹甚麼都會有出息。
「老生常談」這一成語,用來指老書生常講的話,沒甚麼新意思。比喻聽慣聽厭的話。
晉王楊廣生來聰明乖巧,儀錶堂堂,只是心懷叵測,陰險狡詐,一心妄想奪取哥哥的太子之位。
太尉賈充勸夏統來自己身邊做官,被夏統謝絕了。賈充不甘心,他將士兵排列成莊嚴的隊伍,吹著響亮的號角,從夏統面前走過。
莊子常常借各種各樣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自己的哲學觀點,使深奧的道理變得十分淺顯,易為讀者所接受。
戰國時期的著名縱橫家蘇秦,他因衣著破陋而被秦惠文王拒之門外,還遭到了親人和鄰居的恥笑。
興:志趣、興緻;采:神采、精神;烈:強烈、旺盛。原形容作家的文章風格,後多形容興緻高、情緒飽滿。
成語典故:欣欣向榮
陶淵明在回家的路上,他一邊走一邊想,還是辭去官職回去的好哇!
意思是以先聽到的話為主。比喻抱有成見,不再聽後來的話。
曹操對自己兒子曹植的才氣非常賞識,覺得曹植的文章確實寫得不錯,但也不免有些懷疑是請人代寫的。
傳說上古時期的堯帝,聽說許由是個隱世的高人,便想把帝位讓給他。
李成畫畫,特別善於描寫北方山野的寒林景色和風雨、明晦、煙雲、雪霧等自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