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设反映中共领导人“大工程情结”

标签:

【大纪元3月12日电】即将于3月19日出版的《新闻周刊》说,毛泽东时代的领导人擅长于“炮打司令部”,现在的领导人热衷于建设大项目。中国最近提出的大型建设项目反映中国领导人的“大工程情结”–在一个以“万里长城”为自豪的民族,权力最大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名常委中六人都是工程师出身,提出这些大工程也就非常自然。

据多维社编译报道,中国领导人正在计划建设几项大工程,包括南水北调、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和从西部干旱地区移民10万人。这些大工程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澜沧江大坝部分原因是中国为了追赶世界先进国家的不耐心。

《新闻周刊》说,另一方面,这些工程可能反映谁在作出决定:中国最有权力的人物–七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六名曾经是工程师,包括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他的接班人胡锦涛,改革派总理朱熔基和保守派李鹏。如果说毛泽东的班子擅长于“炮打司令部”,目前的领导人都是志在建设。意大利经济学家史俄帕(Fiorella Kostoris Padoa Schioppa)说,他们的重点是要运转起来,问题不在于为什么,而在于如何运转。 中国领导人的“大工程情结”对于曾经以建设万里长城为自豪的民族来说非常自然。但这种哲学却并不适合解决现代中国面临的问题。例如,南水北调工程需要每年抽水500亿立方米,流经七个省,然而许多专家说,焦点应当首先放在节水上面。中国科学院教授刘长明(音译)说,“北京每年用水90万吨,但有11.8万吨都浪费掉了,包括水龙头漏水。”(原文数字如此,但看来有误–译注)

美国前驻北京大使李洁明(James Lilley)说,正由于这种心态,中国领导人反而比较容易打交道,因为他们有可预测的、解决问题的心态。乐观主义者说,那意味着北京将自然朝着更开放的政治制度变迁。李洁明说,最终,中国领导人会认识到,中国应当朝这文明社会、法律改革和民主方向发展,因为只有那样才行。 但就目前来说,那种说法似乎是一厢情愿。例如,中国领导人计划兴建的湄公河(中国境内为澜沧江–译注)大坝,部分原因是脱贫。直到邻国把环境问题提到外交层次上闹腾起来之前,北京一直认为湄公河大坝是个解决方案,而不是个问题。


    相关文章
    

  • 中国十五计划制定四大工程 (3/11/2001)    
  • 上海磁悬浮列车建设准备就绪 (3/11/2001)    
  • 北京西站:进京第一印象,好靓! (3/11/2001)    
  • 政治挂帅进一步影响两岸脆弱关系 (3/10/2001)    
  • 好莱坞老中青三代美女合拍杂志封面 (3/9/2001)    
  • 美基础设施濒临崩溃 (3/9/2001)    
  • 一位比江青还利害的学术女皇 (3/9/2001)    
  • 中国受控核聚变研究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3/8/2001)    
  • 大连存水只够用到5月份 届时将变成一座“死城” (3/8/2001)    
  • 王红旗:希望工程感动不了教育部 (3/8/2001)    
  • 大陆投资两千万元攻关“碳”问题 (3/8/2001)    
  • 中国首批宇航员整装待发将登上外太空 (3/8/2001)    
  • 中国首批宇航员已整装待发 (3/7/2001)    
  • 日本史无前例的工程 铁路公路乾坤大挪移九小时完工 (3/7/2001)    
  • 十五期间 中国将建设新世纪的四大工程 (3/7/2001)    
  • 政协委员质疑”首长工程”:城市规划不能一人决定 (3/7/2001)    
  • 尖沙嘴居民促港府清理炸弹 (3/6/2001)    
  • 投入数千亿 比三峡工程还大的南水北调即将上马 (3/6/2001)    
  • 战场将成商场 金门水头商港今起排雷 (3/6/2001)    
  • 十五计划集国债千五亿 投入西部开发 (3/6/2001)
  • 相关新闻
    十五计划集国债千五亿 投入西部开发
    战场将成商场  金门水头商港今起排雷
    投入数千亿 比三峡工程还大的南水北调即将上马
    政协委员质疑"首长工程":城市规划不能一人决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