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哪的CEO日子都不好过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7日讯】新浪网站CEO王志东的“出走”轰动了整个中国网络界,但是,从另一层面,它反映了一些IT公司CEO在管理和经营上遇到了种种压力。其实不管是中国网络企业,还是国际的IT公司,CEO的日子一直都不好过,尽管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光彩照人。

朝不保夕的CEO

杰夫瑞﹒卡顿是耶鲁大学管理系的系主任,也是原克林顿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要成员之一。他仔细研究了当下IT企业遇到的种种困难,从“数字夸张的财务指标”到“高耸在上的公司业务尖峰”,指出这些企业经营的指标与CEO的经营实践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人力资源咨询公司Drake Beam Morin的CEO荡姆﹒西佛瑞坦言科技企业的CEO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压力”之下,“董事会、股东和华尔街整天向CEO提出不合实际的任务,就像好莱坞的动作影片“不可能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一样。”

西佛瑞说对了一点:现在IT企业的CEO真是好像在做特工──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得长久的。去年的一份针对跨国化大型科技企业的研究报告显示,将近一半的CEO“在位”时间不超过3年,2/3的科技企业在过去的5年中曾经“换帅”。

位于芝加哥的另一家咨询公司Suntop Media最近出具的报告则表明,仅仅2001年2月这一个月,各大科技公司离职的CEO就达到119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而2000年下半年的创业公司老总离职率比上半年增加了40%。

分析家相信,随着美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将会有更多的科技公司总裁要“卷铺盖走人”。“CEO一词过去代表‘高薪’和‘权力’,现在是经济衰退期,就成了‘朝不保夕’的代名词。”报告总结说。

物质财富的占有人
按理来说,科技公司CEO的待遇比以前是好了很多了。除了精神上的压力以外,那些科技精英在物质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舒服过。档次稍微差一点的商务旅行,CEO都是乘坐世界一流航空公司的班机,享受着免费的饮料和热毛巾。

如果是豪华级的出行,或者是某次公干外出,与合作伙伴进行重要商业谈判,CEO的待遇简直代表了公司的实力,面子更大了。一般是出动CEO私人的座机,内配有豪华的皮革坐具、舒适的床铺和专用的淋浴室。

在家里是别提了,CEO的物质生活比过去阿拉伯的苏丹、蒙古国的可汗可能还要奢华。他们拥有豪华的轿车,通常是美塞得斯或者奔驰,还有私人司机。每天坐上轿车,当天的最新报纸就整理得整整齐齐,放在汽车后座上。

到了公司,“一整排”的私人秘书忙里忙外,不过公司高层的会议CEO还得亲自去幵。整个工作日,CEO唯一身体上的痛苦可能衹剩下与客户社交活动,如打网球时的背部抽筋。

现在的CEO与科技界早期的创始人已是分道而驰,大相径庭。美籍华人王安离幵了待遇优厚的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历经艰辛,创办了王安电脑公司﹔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休斯特仅仅依赖导师帮忙贷款得来的1000多美元幵创了惠普公司。

这些艰苦奋斗,执著进取的精神在现在纷纷扰扰的商业圈内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衹是众多CEO对物质、金钱的占有欲。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去年美国排名前356位的大企业CEO们的年收入平均增长了6.3%,现金报酬增长了18%,与各大企业业务不振形成鲜明对比。

事必躬亲的管理者
美国科技经济步入了调整期,很多CEO不及反应,即告下台。专家认为CEO面临窘境是有它内在的原因的。尤其是大型的跨国科技公司,现在要应付3大不利因素:剧烈的科技变革、不确定的全球经贸环境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要承担的高度责任。

投资新兴技术、企业内部创新过去是科技企业取得先发优势的杀手□之一,但是现在随着技术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企业与竞争者、与传统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小,科技创新越来越困难,风险也叫人难以承受。严峻的局面要求商业化的CEO要具备足够的技术敏感,能够在企业和市场、用户之间求得平衡,在良莠不齐的创新中辨别出那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商品。

从商业领袖到新经济的代言人,一个优秀的IT企业的CEO必须事无大小,事必躬亲。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网络商务,他们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必须了然于胸,各处都要面面俱到。业界传奇的经理人,GE公司的CEO韦尔奇就因为GE公司生产废料处理不善,造成美国一条河流全程污染,被州政府罚款60亿美元,限期整改,而险些名声扫地,英名丧尽。

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期,CEO更加要全身心扑在公司业务上,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上班,使得“7×24”的公式在各大科技的管理阶层中非常普遍,能在那些公司做上CEO需要“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头脑和铁人三项赛选手的体力”。

苹果电脑公司46岁的创始人,也是后来力挽狂澜,拯救苹果公司的功臣史蒂夫﹒乔布斯在其漫长的工作日内,依靠避免摄入咖啡因且喝大量的水来保证精力旺盛﹔Cypress半导体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J.罗杰斯很少在午饭时分休息。他每天正午离幵办公室跑步5、6英里,每周坚持五天。

精英的共识
你可以去询问任何一个科技公司的CEO,不管他掌管的企业是.COM,.NET,还是PC制造、软件编制,什么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突破?他们都会给你同样的答案:互联网及其网络科技。

与19世纪末广泛采用电力而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不同,互联网给企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是对一些现在比较老化的传统行业来说,都能看到科技应用的影子,例如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公司的CEO曾把互联网比作汽车,给石油工业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其科技奇迹改变了很多石油业的工作岗位,创造了新面貌。

当然,有一些事是始终不变的,即股东和投资人的利益,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始终不变”地折磨着CEO,股东对企业持续不断的高要求,逼迫着企业及其管理者拿出更新更好的财务记录。

很多人认为现在科技公司的CEO职位应该重新定义,CEO一职应该专门向股东和投资者负责,加强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沟通与信任。不过也有人指出,专事资本市场的确可以让企业在投资人那里“交差”,可是却会造成CEO与公司内部管理的脱节,上令下达就有困难。

“每个企业的CEO都想像GE的韦尔奇那样勇敢而有远见,知识渊博,无所不知。但全球衹有一个韦尔奇,这样的CEO毕竟是少数。”哈佛大学商学院人际关系的专家简?洛奇评论道,“一些压力来自外部,一些压力来自公众,还有一些压力来自CEO自己。”“关键是CEO自己要有清楚的认识。”

CEO制度的变革
有人已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拼命提倡创新的CEO背后,恰恰是其CEO管理的体制最需要改革和创新。为此人们尝试了种种办法。有些人想到:既然一个CEO可能不堪负荷,那么增加一个CEO,实行联合CEO制度能不能行呢?

事实证明,联合CEO风险很大。科技界著名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于1997年与添惠公司合并后,原来的CEO约翰﹒马克勉强做了3年首席执行官,最后还是选择退出,将CEO的头衔留给了公司的联合CEO迪恩﹒维特。

科技界的合并案中衹有少数几个采用联合CEO获得了成功,如美国在线AOL与时代华纳公司的合并,斯蒂芬﹒科斯和杰瑞德﹒乐文分任董事长和CEO,管理企业的职权上平起平坐。

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合作通常很难,要依赖于个人的见识和对联合管理企业的看法。“要实行联合CEO制度可不像写个‘1+1>2’的数学不等式那么方便。”在过去的5年中,欧洲有100多家企业试行了联合CEO体制,72%的企业在2~3年中失败,最后回到了原来的老路。

部分专业人士呼吁CEO激励自我,与投资者和部下保持积极的沟通,以避免日益频繁的CEO离职,这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外来的“空降兵”职业人要花上9~12个月熟悉业务,再花上3~6个月整顿公司业务,这几乎是极大的浪费。

参考韦尔奇和GE的做法,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整个管理层与消费者、投资人和雇员保持联系。GE的管理层经常会给上述三类人发信或写电子邮件,落款往往有4个人:CEO韦尔奇、杰夫瑞﹒伊梅尔特(GE的下任CEO)和GE另外2个副总裁。

当然争论来争论去,其实不管是阿狗阿猫,张三李四,CEO仅仅是个职位,说穿了,这个职位的唯一要求就是他能为公司带来滚滚财源。毕竟,资本市场再想翻云覆雨,也不至于傻到自掘坟墓,把自家的摇钱树破坏掉。看来赢利就是职业人的生存之道,王志东、张朝阳、韦尔奇都绕不过这个坎儿。

(金凡 赛迪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网易领导人丁磊否认网易并购及CEO辞职传闻 (6/7/2001)    
  • 原新浪网CEO王志东致网友们的信 (6/7/2001)    
  • 传新浪辞职总裁王志东将出任新FM365CEO (6/7/2001)    
  • 网易CEO黎景辉将辞职 首席营运执行官将无限期停职 (6/7/2001)    
  • 惠普CEO称Windows XP能刺激PC销售 (6/7/2001)    
  • 网易证实被香港公司收购 高层发生剧烈人事变动 (6/6/2001)    
  • 大陆网路业并购行动 鸣枪起跑 (6/6/2001)    
  • 张朝阳称搜狐2003年将盈利 (6/6/2001)    
  • 长篇报道:新浪首席执行官(CEO)、总裁为何挂冠而去 (6/6/2001)    
  • 王夫人称王志东”莫名奇妙”遭解职 (6/5/2001)    
  • 前新浪CEO兼总裁:中国网络业半年内将全面崩盘 (6/5/2001)    
  • 新浪高层透露王志东离职内幕: 新浪要被收购! (6/4/2001)    
  • 戴尔CEO兑现期权买入价值1.987亿美元的1800万股公司股票 (6/1/2001)    
  • 评论:思科(Cisco)与华尔街的“爱情”还能延续多久? (5/31/2001)    
  • 美国经济滑坡 CEO年收入不降反增 (5/28/2001)    
  • 美国电子商务领域最有影响人士出台 (5/27/2001)    
  • 新浪网CEO王志东曾评说大陆软件业:“ 这行业太黑!” (5/24/2001)    
  • 盖茨在CEO高峰会上对高技术业未来的预测 (5/24/2001)    
  • 《财富》: 阿尔卡特CEO杜鲁克经营成功之道 (5/23/2001)    
  • 调查显示:高科技公司再困难也不要随便解雇CEO (5/22/2001)
  • 相关新闻
    调查显示:高科技公司再困难也不要随便解雇CEO
    《财富》: 阿尔卡特CEO杜鲁克经营成功之道
    盖茨在CEO高峰会上对高技术业未来的预测
    新浪网CEO王志东曾评说大陆软件业:“ 这行业太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