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展示台湾优秀电影

人气 4

【大纪元2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周行多伦多报导)由驻多伦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与多伦多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合办的国际电影会议“台湾电影:过去与现在”2月26日晚在多伦多大学开幕。6部台湾电影发展史上的代表作于2月26日至28日在多大的Innis Town Hall(2 Sussex Ave.)放映,包括获得1989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悲情城市》。

驻多伦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王国然处长、多大“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黄一庄、熟悉台湾电影的专家及当地社区领袖出席了当晚的揭幕仪式。电影放映期间还有多场由专家主持的座谈研讨会。

王国然处长表示,台湾电影与台湾的民主化同步发展,在70至80年代,台湾的电影产量多达每年300部,居亚洲第一,在全世界曾排列第三。很多艺术家、导演及演员,充分发挥了他们自由的创作,产生出很多名片及名导演,比如侯孝贤、杨德昌及李安。

这是多伦多举办台湾电影活动规模最大的一次。王处长说,这是一种无污染产业,一种精神食粮。“我相信是一个很大的、值得开发的空间。”

台湾电影以学术性优异享誉国际,但票房记录平平。《海角七号》在2008年8月底上演时打破了这种局面,当年创下5.3亿元的台湾电影票房记录后,今年2月初上演的《艋舺》更在2周内创下2亿元的票房记录。

王处长很兴奋地谈到电影《艋舺》。他说:“这部电影不仅打破了《海角七号》的记录,也打破了《阿凡达》的记录。可见台湾的文化创艺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美国宾州Gettysburg 学院电影学教授邓志杰(James Udden)是2月27日关于侯孝贤电影座谈的主讲人,他去年出版了新书:No Man an Island:Th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侯孝贤的电影)。

邓志杰对大纪元记者说,他1989开始去台湾教英文,看的第一部台湾电影就是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后来回美国读研究生。这本书是在他的研究生论文基础上写成。

他说,从80年代起,台湾电影的商业影响很小,港产片占领了台湾市场。但是从艺术上讲,台湾电影的影响挺大的,日本、韩国、中国大陆、泰国等国家的导演都受侯孝贤风格的影响。侯孝贤当时发明的长拍镜头,被很多其他导演应用。

邓志杰说,侯孝贤对台湾的外交也做出了贡献,他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对台湾的国际声誉很有帮助。“行家看了侯孝贤的电影后都会重视台湾。”

这是多大亚洲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三次国际电影会议,今年的探讨课题是台湾电影。6部精选台湾电影是《囧男孩》(Orz Boyz)、《悲情城市》(City of Sadness)、《眼泪》(Tears)、《停车》(Parking、《暗夜》(Dark Night)及《小毕的故事》(Growing Up)。

当晚放映的是导演郑文堂的最新台语电影《眼泪》(Tears)。影片融合警匪动作类型及深沉的人性刻划,诉说一个关于宽恕与和解的故事。国际电影会议详情可浏览网页http://webapp.mcis.utoronto.ca/ai/。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怀旧挺国片游影城
苗大伟促改善路况 向挖路公司加收400万元
国际奥会主席:运动员之死是冬运永远创痛
北京移民证监会指证邓越文无诚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