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学者评论:力拓案效应

标签:

【大纪元3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睿编译报道)李约翰博士是一个独立的外交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也是华盛顿哈德逊研究所的访问学者,同时也是 “中国会失败”一书的作者。最近他发表文章,对力拓案本身以及案件对外企在中国的投资经营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

李约翰说,总理陆克文警告北京,称全世界十分关注了对胡士泰的审判, 这一警告没有言过其实。国际工商业界正在评估这个非同寻常的事件对在中国经营的外国企业的未来意味什么。

胡士泰在代表力拓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ISA)进行数十亿元铁矿石价格谈判期间被拘留。最初,中国以’威胁国家安全’和’窃取国家机密’”拘留了他。后来,只是在国际政治压力下,特别是在美国商务部长,加里-洛克的压力下,胡士泰案件的性质降级为’受贿’和’窃取工业机密’。随着对胡士泰三天审讯的结束, 国际工商业界 对中国的商业环境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的看法显得不乐观。

李约翰说,一种主要的观点认为专制的中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受益者,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作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不断崛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领导层用 “独立”的理念,以”欢迎外国企业”的态度把中国推向全球; 表明其政治价值不会危害外国企业运作模式所必需的务实的法律环境。

他分析说,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对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和出口行业,北京的态度也许是如期所承诺的。但是,胡士泰案件表明,一旦外国企业与中国国有龙头企业,或与其他北京认为对中国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 部门谈判或合作时,情况皆然不同。

北京抗议称胡士泰已经承认受贿, 对他的审判是合法的。胡士泰是已承认受贿, 但贿赂的情况在中国非常普遍,决定是否起诉的关键是政治因素,而不是司法因素。但有两个方面让胡士泰的困境和审判仍然备受关注。首先是时间问题。很显然, 胡士泰最初被拘留是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与力拓的谈判失败时发生的; 此外,当时北京政府和陆克文政府的紧张关系也开始露头; 其次是对他的指控从最初的”间谍’降级为”窃取工业机密'(请看详细报道: 胡士泰Stern Hu). 对工商业界而言,这 些不确定性令人担忧。

他说,中国法律条文非常笼统,可以被选择性地应用,来满足国家及其机构的商业或政治目的。力拓公司拥有卓越的团队,掌握与中国钢厂谈判的战略资讯。在钢铁工业协会失去谈判优势后,胡士泰即被拘留,这不是什么巧合。此外,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这样的国家机构,可以任意追溯某一资讯为’国家机密’, 或是’工业秘密’。所以,以”窃取工业秘密”对胡士泰等进行审判毫不奇怪。

此外,中国的法律制度缺乏正当程式, 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本来应该是一个复杂的庭审程式,却用了两,三天时间完成了。胡的律师在传唤证人或盘问控方证人受到严重限制, 对检察机关呈交法庭的文件也受到限制。简而意赅地说,法院明确受控于中共的权力,所有法官由中共直接任命。法院的判决也须经中共的批准。

他说,国际观察员得出的结论认为中国国有龙头企业是中共的的代理商。这些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中共党员, 董事会成员则是中共官员((The other side of Chinese business, March 23)。代表国有钢铁厂谈判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成员都是中共的政治和情报官员。最初以间谍罪拘留胡士泰, 到降低较轻的窃取工业秘密指控胡士泰等人, 是高层政治官员的决定而不是由律师的辩护结果。事实上,北京一直重申,达成长期的便宜价格的铁矿石合同’触及到了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核心’。

他分析说,在胡士泰案件中发生的现实情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它会影响外国政府和监管当局对中国国有企业通过投标方式参与国外企业经营的看法。同时,外商也意识到进入中国市场和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的机会可能部分依赖于其政府与北京政府的关系状况。对那些已在中国经营的外国企业而言, 与中国政府官员日益恶化的关系给个人和公司带来风险。

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暗示着外国企业在中国政府监管,贸易保护主义和的政治环境下经营发展更加困难。相当数量的备忘录和文章指出,许多中共官员认为,除资源公司外,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不能太依赖外国公司。

他最后说,对中国不断上升的保护主义政策, 缺乏市场准入制度, 及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努力令外国公司怨声如潮。许多外国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感到现在中国不再强调向外国企业推销”中国品牌’的吸引力。如果这样下去,那些主张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最积极的外国公司, 为了获得市场上的份额, 可能很快就会改变他们的态度。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今年堪培拉百日咳病例激增
丁薛祥掌中央科技委 观察人士不看好
堪培拉“家庭儿科医院” 孩子可在家治疗康复
李强称“经济不能下猛药”遭删 泄露何秘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