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芦荟园-栽种健康 深耕文化

人气 255

【大纪元2011年10月24日讯】(大纪元工商记者周明训台湾台南报导)盛夏艳阳,田里行行列列种植整齐的芦荟,一株株直挺著身躯,无惧烈日曝晒,在光芒中显得鲜绿饱满,一眼望去,生机盎然。

这里是台南仁德“养生芦荟园”(英文Aloehome,意为“芦荟之家”),主人翁希望这片园地不仅是提供他们一家人欢乐、调养身心的园地,而且能化育出丰硕的产物,把“健康养生、精致文化”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

“我们有土地,就应该好好利用,让她走向更精致化,让她更有价值;农业是有代价的,不是粗俗便宜的,你付出多少心血,她都会回馈给你。”凭着这份对土地的热爱,“养生芦荟园”挺过莫拉克、凡那比的风雨摧残,不断研发各类芦荟相关产品,在有限的人力资金下,带着独创的“芦荟面”连年参加东京食品展,征服了日本人难以伺候的味蕾。

2棵吉拉索 一片芦荟田

10年前,“芦荟阿嬷”儿子苏学孟跟媳妇李雯霞从美国带回2棵吉拉索翠叶洋芦荟(Aloe Vera),目的是让父母退休之余,可以从事简单的农耕。没想到这款洋芦荟在“芦荟阿嬷”有机农法的栽种下,长的出奇的好,很快就繁殖成一大片芦荟田。

“芦荟实在是有够赞,但是一整片田满满的芦荟,村里朋友人人送也送不完。”逢人便道芦荟好的“芦荟阿嬷”说,虽然她种起芦荟来欢欣愉快,很有成就感,但望着过剩的芦荟却也不知所措。


芦荟阿嬷(中)、苏雪莉(左)、李雯霞(右)。(养生芦荟园提供)

“芦荟阿嬷”的烦恼没有持续太久,“养生芦荟园”很快的研发出芦荟面,不但解决产量过剩的问题,而且打响了名号,成为地方的骄傲。“芦荟阿嬷”女儿、“养生芦荟园”苏雪莉经理介绍,芦荟很健康,可是生吃有青草气味,我们几经尝试制成面条后,芦荟凝胶和面粉中的蛋白质结合,产生了微妙变化,面粉的麦香盖过芦荟的青草味;不仅如此,芦荟面是手工制造,而且经充足的阳光曝晒(完全不经油炸),多了一份自然的香气。


手工制造的芦荟蕾丝面。(养生芦荟园提供)


手工制造的芦荟蕾丝面。(养生芦荟园提供)


芦荟面经充足日晒。(养生芦荟园提供)

“制作过程中,芦荟胶起到良好的保湿功用,面条吃起来滑溜、有湿度,而且伸展性好、不易断、耐煮,口感Q、咬劲十足。”苏雪莉透露,专攻美术设计之前她读的是家政科,烹饪原本就是她的最爱,如今能运用自己的专长在这份“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家族事业,也算是难得的缘分。

荣获全国百大精品伴手礼

有了美味的面条之后,“养生芦荟园”顺势推出拌面酱。“要做酱,我就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我们研发的酱一打开有意大利酱的风味,让人闻不出它是素酱,事实上它是全素的,而且蕴含很多丰富的层次,我们使用大量蔬菜熬制酱,最大比例是蕃茄,低油、低盐,是完全符合健康要求的酱。”谈起食品、设计、健康,苏雪莉总是洋溢着热情与自信。

2008年,“养生芦荟园”与仁德农会合作,推出“好面拌健康”礼盒,美味的面、酱在巧思创意与精致的设计下,入选为全国百大精品伴手礼。仁德农会总干事陈木发说:“‘芦荟面’是很有特色的产品,在品质控管方面也非常严格,这份荣耀是对业者的肯定与鼓励。”


荣获台湾100大观光特产。(养生芦荟园提供)


好酱伴面健康组盒。(养生芦荟园提供)

除了食品之外,“养生芦荟园”也积极将芦荟运用于生技产业,如牙膏、沐浴乳、洗发精、面膜、调理水、乳液等等。“我脑袋经常在想东想西,透过事物的观察,一样东西不只看表面,还要联想到它能做什么,发挥想像与创意。我就是去尝试,失败没有关系。”

苏雪莉直言,“养生芦荟园”在台湾还不是明星品牌,目前获利还不高,但她确信,外表鲜绿、内心晶莹剔透的芦荟蕴藏无限商机。“虽然研发上会遇到一些困难,过程中也要不断跟厂商磨合,当你一一解决时,你就会很有信心坚持走下去。”

困难还不只如此,2009年莫拉克的风灾,当时村里淹水70公分,隔年,凡那比来袭,水淹50公分,连两年,芦荟园都泡烂了,几乎都要重新整理重新种植,“但我们还是要抱持乐观态度,尤其我们是做养生这一块,是为了人们的健康,我们没有放弃的理由。”

日本参展 累积文化厚度

2008年开始,“养生芦荟园”通过农委会和外贸协会的评审到东京参加食品展。“日本客人是以谨慎出了名,不是非常熟悉的产品是不轻易下单的,我们很幸运,第二年就接到订单;还有一次,当地展场的料理厨师,在Showtime(表演时间)还以我们芦荟面为食材,秀了煮面工夫。”


2009东京食品展,日本厨师试食料理表演。(养生芦荟园提供)


2009东京食品展。(养生芦荟园提供)

谈起国外展场上的风光,苏雪莉难掩自豪之情。然而,她也表示,最大的收获不在订单与业绩,而是视野的提升。“东西不会骗人,没有文化竞争力,就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在经验的学习与积累中,我们产品的文化厚度也在不断的堆叠,我们会越来越清楚自己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产品要提高到什么程度。”

“台湾虽然是一个多元文化,却不够深,不够细。够深度,才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够细致,才能感动人。”她举例:日本人爱吃豆腐,超市里的豆腐至少有30多种,细的、绵的、粗的、包装精巧的,搭配各种酱,“一种豆腐就可以深耕到这种地步,台湾豆腐不会输给人家,但文化创意在哪?”

苏雪莉鼓励更多农民投入种植芦荟的行列,对农民,这会是一项具有经济效益的绿色产业。“我乐意学习日本这种精神,把芦荟做的既深广又细致。如果用心在自己的土地,一定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芦荟阿嬷的心声

虽然年过古稀,芦荟阿嬷的行动力可是年轻一辈忘尘莫及的。李雯霞说,每年东京展,芦荟阿嬷不但是后勤补给要角,还要煮芦荟面让人试吃,跟其他台湾馆的厂商(无论大小公司)“搏感情”,收服每个人的胃。“很多厂商还没认识我,就已经认识芦荟阿嬷了。”阿嬷还通日语,时不时的帮忙招呼日本人客户。

对于今年展览,阿嬷感慨的说,她虽然上年纪了,还是积极地往前冲,希望地方政府或相关农业主管,也能到场关心农民农产品外销推展的情况,至少给这些厂商加加油,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依靠。

芦荟花

成熟的芦荟成长3年才会开花,代表芦荟成熟,一年开一次,只有初春时期才开。“养生芦荟园”采它的花蕾当草本配方。苏雪莉介绍:“以前都是摘掉当做肥料,后来看到美国在墨西哥种植芦荟,都会把芦荟花做医疗使用,我查了文献,发现有这么多用途,我就研究花蕾搭配比例,做出养生花茶,当作一般保养喝。”


芦荟花。(养生芦荟园提供)


芦荟园。(养生芦荟园提供)


芦荟特写。(养生芦荟园提供)

相关新闻
浙江温岭:八旬婆种出1.5米高“芦荟王”
芦荟功效多 苏雪莉扮推手
坚持芦荟梦 黄江赐种出一片天
芦荟功效多 养生芦荟园扮推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