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亚洲第一花腔女高音曹秀美

文 ◎ 徐孝彬
font print 人气: 55
【字号】    
   标签: tags:

“天籁般的嗓音”、“拥有百年难得一遇的好嗓子”。这是指挥家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和祖宾.梅塔(Zubin Mehta)对世界著名的韩国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Sumi Jo,或译周淑美)的赞誉。

出生于首尔,曹秀美是少数能在西方人独霸的声乐界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东方面孔。她的歌声显示出深厚演唱功底,移腔转调准确而不露痕迹,遣词咬字流畅清楚,无论是细小的快速颤音还是高音处渐弱,都颇具水准。

曹秀美不仅为美国大都会的首席女高音之一,同时也是亚洲第一花腔女高音。具代表性的演出包括:与指挥大师卡拉扬合作的歌剧《假面舞会》、与指挥大师萧提合作的歌剧《没有影子的女人》,获美国葛莱美奖和英国留声机唱片大奖。

2001年8月曹秀美在美国与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哥(Placido Domingo)同台演出,精彩程度甚至吸引了美国总统布什前来观赏,获极高评价。因其在国际乐坛的重要成就,曹秀美亦受邀在2002年汉城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典礼上献唱“The Champion”。此外,曹秀美也曾为韩国电视历史大戏《明成皇后》演唱主题曲“If I leave”。

一年中有十个月的时间奔走于世界各地的演唱会,曹秀美宝贵的闲暇时间,除了尽量多陪伴家人,还投入各类世界性的公益活动。对于如此一位艺术家,仅仅靠外界对她的赞誉或她参加的公益活动,似乎无法描绘出一个完整的“女高音——曹秀美”。

近日,曹秀美来韩演出之际接受《新纪元》周刊专访,畅谈她二十多年来阔步于艺术路上的故事。

以禁欲般的生活,成全艺术

作为巡演活络的歌唱艺术家,曹秀美的日常生活不同于一般人。众所周知,歌唱家为了保护好嗓子,冬天要穿得厚实一点。在繁忙的生活中,坐下来喝一杯咖啡能带给人些许轻松,但是,曹秀美连这点些许的轻松也不敢奢望。理由很简单,喝咖啡或红茶能使人产生兴奋,对于艺术家这是不好的状态。为了艺术,她宁愿过着几近禁欲般的生活,且甘之如饴。

“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艺术家有着跟大众不一样的地方。乍看起来,艺术家远离大众,但又随时为大众准备献出其技艺。不管经过多长时间的练习,也不管个人生活怎么样,只要一站到舞台上,就静静地唱独角戏,演绎出感动。”对于曹秀美,站上舞台就是贡献其一生练就的发声法和呼吸法,让剧场二、三千观众产生共鸣。

“流行歌手追求的是一时的成功与风光,艺术家则毕生奋斗。”她说,艺术家必须把住时代的脉搏,洞察观众的需要。因为,艺术家有这个责任。她认为,对于音乐的自我追求与满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和观众分享好的音乐,并以此带给他们感动。“用自己创作的音乐来抚慰别人的心灵,所以,艺术家要经常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如卡拉扬等很多人所说,天生就拥有一副好嗓音。”尽管了解自身的天赋特长,曹秀美的自信并非建立在天生的才华上。她说,对于艺术家来说才华并不是全部,还需有爱心,对事业的热情,以及为了唱好作品,面对艰苦的练习时,默默付出努力的耐心。这样才能使观众产生共鸣。“为了台上三小时的演出,在台下要付出很多汗水,但那个过程并不觉得苦。因从小时起一天进行八个小时的训练,现在已成了家常便饭。当我站到舞台上演出时,就能切实地体会到每天练习的成果。”

身为东方的音乐家,在西方舞台崭露头角并且取得成功,曹秀美认为,东方人要想在世界舞台上,以西方古典音乐占得一席之地,得付出比西方人更多的努力。因为西方人生长在西方古典乐的发源地,耳濡目染,对西方古典乐有很强的自信。不过这种情况恰好冲击着东方人的竞争意识,并成为迈向成功的原动力。她说:“东方人的优势在于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小开始就接受斯巴达式的教育,所以,面对再怎么艰苦的练习也不会觉得吃不消,也不把其为多大的‘牺牲’。但是,我们需要向西方人学习的是:他们游刃有余的心态。”

内心丰盈,艺术才见深度真诚

与国际级音乐家合作的阅历丰富,指挥家卡拉扬、男高音歌唱家多明哥(Placido Domingo)、流行音乐家史提夫.汪达(Stevie Wonder)等等,这些合作经验,都成为曹秀美提升音乐艺术的良师。“和汪达有过同台演出的经历。他在眼睛看不见的情况下,既作曲又唱歌,因而对他感到很尊敬。我庆幸自己有着健康的身体,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曹秀美说。

“多明哥与其他两位男高音(已故帕华洛帝Luciano Pavarotti和卡列拉斯Jose Carreras)相比,在语言和艺术领域上有诸多优势。他不仅精通声乐,而且也做指挥,参加演出,培养后备力量,忙得不可开交。他已超越个人,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所有。其次,他的为人好。甚至碰到剧场里的清扫工,都主动打招呼而且嘘寒问暖。”

惊讶于曹秀美和这些知名音乐人合作汲取到的艺术养分,并非音乐本身,而是生命态度与为人处事之道。曹秀美解释:“我认为,只有内心纯净的人才能唱出美丽动听的歌。反之,内心污染太多的人,也许在演唱技巧上能表现得很漂亮,但会让听者感到不适或歌声里缺乏让人感动的因素。因我知道那种内在的因果,所以,自己要求自己成为道德高尚,内心纯净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那种自己对自己的鞭策和努力日积月累,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之后,你的演奏、你的歌唱,才能有深度和真诚。”


为了维持艺术家的最佳状态,曹秀美放淡日常生活的享受。 (AFP/Getty Images)

有母亲的道德身教,不迷航

这令我想起她在随笔集《曹秀美的美丽挑战》中,着墨颇多的母亲对她的道德教育。曹秀美说:“把孩子教育成具备道德素养的人,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来说,重要的是对子女的关心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就拿我家来说,父母有时对我进行几尽残酷式音乐教育,但没有那段经历,就没有现在的曹秀美。但是,重要的是,母亲是以平常心对待我和我的音乐。她是一位无论身在何处,都对他人关心,乐善好施的一个人。并且,经常是手不释卷,在家里经济条件很困难时期也经常去看音乐会。”

“自从母亲把我送到国外留学,由于经常见不到我,所以,她很后悔送我去留学。她想是不是对孩子过于残忍,因为,我在国内上学时,没干过针线活儿,连鸡蛋都没煮过……母亲很是不放心且很心疼。比起音乐,她更关心的是我的日常起居,担心能否按时吃饭。”

所以,在曹秀美只身于远隔万里的意大利生活那段日子,母亲再也没跟她提及关于取得音乐上的成就之事。但是母亲当时的一句话,深深地铭刻在她心里——“虽然,离开故土,告别父母兄弟,有诸多不便。但是,不要迷失自己的航向。”她明白,付出青春,远走异国他乡,终究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曹秀美说,虽然唱的是西方古典音乐,但自己的歌声里蕴含了东方的情调。当闭目静听她的歌,也能从歌声中听出质朴清雅的东方韵味。在歌剧《魔笛》的《夜之女王》咏叹调中唱华丽的高音部分时;当唱浑厚的韩国歌剧《怀念金刚山》时,也同样能听出那种韵味。

“我心灵的归宿终归是韩国,也是在那片国土里的家庭。现在为了演唱会,过着像流浪者一样漂泊不定的生活,但是,一想到有随时能回去的祖国与随时能见到的慈祥的母亲,我就感到非常幸福!”

音乐,弥补道德教育的漏洞

对于当今社会普遍忽视道德教育,曹秀美希望藉由音乐弥补此一教育漏洞:“缺乏道德教育是韩国教育界的一个大问题,我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现在的孩子们感到情绪不稳,也很痛苦。孩子们在那种教育和环境下,长大成人之后,对他们能否活得幸福,我深感忧虑。总之,我感到音乐会对此有所帮助。因为,美好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与道德。”

说到这儿,她突然放慢了语速,郁郁地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看到漂亮的花儿,而能欣赏花的美;在路上见到可爱的小狗狗,而能满怀爱心去抚摸,是不是那种充满爱心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会给周围的人和事物带来温暖呢。可如今,我们周围的环境很是冷漠。孩子们逐渐失去属于他们的乐园,大人们让他们只争‘第一’,从而促使互相竞争。未来世界,人口会增多,自然环境会变荒芜,空气也可能变得不好。长此下去,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会真正失去和谐的环境。”

也许是对世事的关心,也许是使命感的驱使,一年中300天世界巡回演出之余,曹秀美同时参加多种社会公益活动,“世界杯宣传大使”、“釜山亚运会宣传大使”、“国家形象宣传大使”、“UNESCO爱好和平的艺术家”、“红十字会亲善大使”、“茹水国际宣传大使”、“平昌冬季奥运会策划委员会宣传大使”……在年底演出的一星期前,她仍参加这些公益活动。即使再忙,她也通过媒体和大家见面,媒体采访结束后,又去宣传“平昌冬季奥运会”。

曹秀美说:“从小就对儿童、环境、动物保护有很大的关心。如果不是唱歌,我可能会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幸亏上帝保佑,让我以音乐家的身份做一些善事。我用歌唱的方式做宣传活动,也给音乐老师们做过短期指导。那种公益活动如果能当作职业来做,我可能会做得更好。但我是挤出业余时间来做这件事情,难免有困难。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即使这样,能做这样的事情是多么幸运啊。”


曹秀美认为,只有内心纯净的人才能唱出美丽动听的歌。(Getty Images)

带学生,重在教导如何做人

长年受邀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曹秀美对于各国观众的反响有一番独特的观察。她说:“因各国的文化与习惯不同,各国观众的反响也不一样。我最喜欢的是巴黎的观众。就像巴黎本身是一个艺术一样,巴黎观众很懂艺术且喜爱艺术家。最让我感到有压力的是在米兰和伦敦的演出。怎么说呢,那里的观众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很注重细节,有一种很爱挑刺儿的感觉;日本观众虽有点沉闷,但有档次;中国观众既热情,反响又好。”

2011年,曹秀美将迎来歌唱生涯的第廿五周年,她计划以此为契机在亚洲推出巴洛克音乐巡演,当作新的挑战与演艺生涯的新起点:“巴洛克音乐看似简单容易,其实是很难的。想要唱好巴洛克音乐,首先得有品位,还得有细腻的情感。”

演出邀请接连不断,演出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曹秀美仍为自己画好了未来投身音乐教育的蓝图。“在国外的韩国学生中,音乐人才很多,很想培养他们但自己又没时间。现在还是以演出为主,等到将来年纪大了,再把我的经验教给学生并和他们进行分享。不仅教给学生如何唱歌、如何发高音这些技巧上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歌唱的好的人很多,钢琴神童也很多,但能不能受人尊崇,具有长盛不衰的人气,除了音乐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你得想好自己为什么搞音乐,为了音乐应该怎么生活。要吃艺术这口饭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你得有思想准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世界级花腔女高音迪里拜尔,于日前搭机抵台;这次她和身兼爱沙尼亚剧院艺术总监及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院首席指挥克拉斯一同来台,将于二十六日在国家音乐厅与国家交响乐团同台演出“花腔女高音的伟大艺术─迪里拜尔与NSO”。迪里拜尔与指挥克拉斯Eri Klas有二十年的合作情谊与默契,将为观众带来连串精彩绝伦歌曲,并挑战世界级花腔女高音的高难度曲目。
  • (大纪元记者吴涔溪台湾台北报导)台湾著名花腔女高音、前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陈明律,2010年3月24日下午偕同夫婿一同观赏神韵纽约艺术团第八场演出,深受感动。陈明律教授说:“内容实在太好,令人感动得想落泪。”
  • 美国第一名嘴塔克·卡尔森因敢言遭封杀;前美国之音总监之子成保守派媒体斗士;联手川普马斯克坚守媒体真相阵地。
  • 陈云裳福慧双全、进退自如的一生,既有云霞蒸蔚的绚丽多姿,又有光风霁月的明净清爽……是远比娱乐圈的绯闻婚变更适宜年轻姑娘眺望的风景。
  •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迪士尼改编成颇具女权色彩、实现自我价值的超级英雄。而神州千古传颂的木兰则是忠孝节义、智勇双全、贤淑高洁的化身。虽然战功赫赫、封为尚书郎,木兰还是辞官隐退,回归传统的女性生涯。
  • 倪匡,原籍浙江镇海,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一知识分子家庭,倪匡是家中老四,本名倪聪。他小时候跑去看过枪毙“反革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种场面,“回来吃不下饭。”
  • 家常、感情、文学、电影、时政,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界的两大巨擘──夏济安、夏志清夏氏兄弟,18年的鱼雁往返,是一代知识分子珍贵的时代缩影。
  • 李欧梵:夏氏兄弟的生活、学术、感情,都在书中完整呈现,五六十年代美国汉学界的各路人马,也纷纷登场。
  • 王德威:夏氏兄弟志同道合,也是难得的平生知己。他们的六百六十三封通信起自一九四七年秋夏志清赴美留学,终于夏济安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脑溢血过世,横跨十八年,从未间断。不论就内容或数量而言,这批信件的出版都是现代中国学术史料的重要事件。在历史惘惘的威胁下,夏氏兄弟以书信记录生命的吉光片羽,兼论文艺,饶有魏晋风雅,尤见手足真情。
  • 白先勇:文学导师夏济安夏志清,二人的书信集比美苏轼苏辙的诗歌往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手足情深,真挚动人。《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不仅表露二人的兄弟感情,亦记载了当时的文艺思潮,二人的文学评语,启人深思,弥足珍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