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1月物价温和 年后转嫁概率大

标签:

【大纪元2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惠君台北9日电)行政院主计处公布1月物价指数概况,消费者物价总指数(CPI)年增率1.11%。官员表示,“1月物价温和”;年节后转嫁概率越来越大,农工原料价格续飙的话,不排除物价往上走。

主计处公布,1月消费者物价总指数为105.86,较去年12月微跌0.01%(经调整季节变动因素后涨0.38%),较去年1月涨1.11%。

1月趸售物价总指数(WPI)为107.69,较去年12月跌0.22%(经调整季节变动因素后涨0.22%),较去年1月涨1.64%。

主计处第3局科长吴昭明表示,受天候异常、热钱炒作、美元贬值及新兴国家需求等因素,造成上游业者成本投入增加,过去一年因市场竞争,没有全面转嫁到零售端,1月CPI年增率1.11%,“看起来还算温和”,因为过年前还看不到大幅转嫁现象。

不过,吴昭明指出,如果农工原料继续飙涨,年节后转嫁概率越来越大,再加上去年基数低,不排除物价往上走。

吴昭明进一步指出,虽然1月CPI总指数年增率温和,不过,食物类已经反映成本因素,像生鲜家畜,如猪肉等,年增率4.31%;生鲜家禽,如鸡肉等,年增率3.03% ;水产品年增率12.73%;加工水产品年增率4.08%。

此外,维修材料,如门窗,因基本金属上涨,年增率达2.89%;油料费年增率为3.33%。

吴昭明表示,厂商考虑利润可以容忍下,成本增加产品价格没有反映的话,利润会压缩,但国际原物料继续上涨,“不排除转嫁情况会越来越大。”

另外,由于新台币升值,吴昭明表示,趸售进口物价以美元计价年增率为13.11%,为去年6月以来新高,但因今年以来新台币升幅约9%,以美元计价和以新台币计价的年增率差距拉大。

相关新闻
10月食物为主甲类生活物价指数 月减0.5%
能源价格上涨 美国10月进口物价指数上升0.7%
美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 近30年首次负成长
美国2月生产者物价指数下降0.6% 创7月以来最大降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