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探秘(2):定海神针

船桨
font print 人气: 68
【字号】    
   标签: tags:

定海神针

打败混世魔王后,石猴就在花果山过着快乐的日子,不过石猴毕竟根基很深,发现刀枪不好用,所以到龙宫要来了定海神针。

这定海神针非同小可。目前主流的解释是,它象征着“定”。佛家、道家的修炼者,都强调“定”,所谓“定能生慧”。其实我们今天经常说的“一定”,也是源于此的,“一定可以……”,原来是指只要修炼者能入定,就可以如何如何。耍刀弄枪类似外家功夫,不能解决人的根本问题,石猴龙宫寻宝,其实就是在找可以解决人的根本问题的方法,结果找到了“定”这个法宝,在气功中的静功,就是打坐、入定。这定海神针以后一直是降妖伏魔的重要武器,其实就是用 “定”来抑制修炼中的各种干扰。现在的体育锻练,在运动中锻练,是气走皮下,只能得到表面的强壮,但是不能解决人的根本问题,气功在静中锻练,气入丹田,唯此可以解决人的根本问题。长生不老、返老还童等这些奇迹,都是通过静产生的。

顺便提醒一下,在谈到神、佛的时候,大家最好要心存敬畏。现在许多人拜佛烧香,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地,毕竟从形式上还是敬佛的。虽然现在水煮、大话之类的很时髦,但是这是错误的,是谤佛、谤道。不畏神,就不信因果轮报,就敢做坏事,发展下去就敢无恶不作,这是很危险的。所以希望大家以后在谈到神、佛、道的时候,最好能有所敬畏。

是啊,现在的人已经不把神当神了,找理由说“人性化、现实化”,这已经成了时髦了,这样怎么还能说是敬神呢?神怎么可能是人呢?给神安上所谓的人性,不就是谤神吗?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既然神比人高,那么用人的任何观念去想像神都是不可行的。这里就有一对矛盾,高层次的佛法人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人容易接受的道理却是低层次的。

抱着对佛的错误认识去拜佛,佛会怎么看你呢?这真的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看到寺庙中许多许多这种烧香拜佛的人,真的为他们感到可怜,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关于《西游记》,据说也是一部某人修炼得道的过程的记载。只是为了凡人能够理解,所以才用许多文学手法加以修饰。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岸上有一栋高楼,半夜里,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烧,楼中人张惶呼叫,乱成一片。林孝廉忽见一个少妇,只穿内衣短裤,从楼上坠入船中。林孝廉见少妇衣不蔽体,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长袍拿过去,给她盖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进船舱休息。自己则挑灯站在船舱外面,守护着她。
  • 雷州半岛南渡河畔小镇窑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国家各项运动对个人命运深刻影响下,展现坚强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状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过河时吟诵的诗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状元的资格便被褫夺了……
  • 根据《玉壶野史》卷一记载,曹彬满周岁时,曹家举行了庆生宴会。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摆在宴席上。众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么呢?
  • 故事中的渔民救人不图名、不图利、不图报,既帮淹死鬼修成了正果,自己因救了三个人积了很大阴德。自从淹死鬼做了土地神,渔民就再也不打鱼了。而渔民也得到了福报,在神佛的护佑下,不管灾年丰年,他家的庄稼年年丰收,家中事事顺利,家境也慢慢富裕起来,他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 《寿康宝鉴》里记载的一个因果故事,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故事中蓝润玉的行为,在现代人眼里,不仅不算啥错误,很可能还会被人以“痴情”“追求爱情”等来看待,会看成一段有“浪漫情愫”的“暗恋”及“美好回忆”。可是,他的行为却遭到了天谴恶报。
  • 北宋初年,在益津关一地(现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将杨延昭成功运用“火牛阵”大败韩昌的五万铁甲骑兵,重现了这场经典战役。
  • 铁甲骑兵,是骑士与战马都穿着坚固铁甲的兵种。他们同时具备极高的防御与攻击能力,主要用以前线冲锋击破步兵之方阵,在东西方战史上都有过辉煌战果的纪录。在北宋时期的辽国也有着这样一支精锐部队,一度让宋军陷入苦战,但这支部队最后是如何被打败的呢?这便是在河北当地流传千年的杨门女将大破铁甲骑兵的传说......
  • 传说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县城的南门外就有一个。“海眼”有龙、各种神兽或神灵镇守,不能轻易移动、打开,否则海水就会倒灌陆地,形成洪水灾害,江陵城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