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不满土征修法进度 台农民返凯道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蔡和颖台北16日电)为了政府一张未完全兑现的土地征收条例修法支票,约2000名台湾农民在1年后的今天,决定重返凯达格兰大道。

台湾各地的土地征收争议非一日之寒,去年苗栗大埔农地事件,让土地征收条例长年存在的公平正义议题浮出台面。

台湾农村阵线等民间团体去年7月17日发动抗议,走上凯道种“凯稻”,与来自大埔、相思寮、湾宝、二重埔、璞玉、土城等面临土地征收的各地农民肩并肩,要求政府在二期稻作收成前提出因应,还地于农。

1年过去,面对土征争议,内政部6月下旬终于审查通过“土地征收条例部分条文修正草案”,草案明定由市价补偿地价;关键的第40条“大埔条款”也获修正,未来实施区段征收时,已领现金补偿者,得再申请改为领抵价地,盼从法制面对农民释善意。

政府高层感应民情,总统马英九接连数日深入农村,关心香蕉、稻米、高接梨、青葱等农产状况,并与农民座谈,听取农民心声;行政院7日、14日二度听取内政部报告大埔等农地征收争议及因应,并撤销苗栗县后龙科技园区开发案,将征收的土地还给湾宝居民。

农民重返凯道前夕,营建署长叶世文昨天终于承诺,土地征收条例修正草案将与民间版本整合后,在3个月内,将修正草案送入立法院审查。

台湾农村阵线发言人蔡培慧表示,去年上凯道后,行政院长吴敦义、内政部长江宜桦陆续接见农民,内政部承诺今年5月会将修正草案送立院。农民已给过政府缓冲期,但政府的承诺跳票,于是决定今天重返凯道。

她表示,政府强调个案解决,不过大埔还有4户、相思寮3户未完全解决。内政部修法版本在市价补偿上已近民间诉求,但更殷盼政府在征收上的公共利益界定及征收程序,能有更明确透明的改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