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概念股沽空团北美转战香港

人气 2

【大纪元2011年07月05日讯】近日,在北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沽空者,似乎在将目光转向千里之外的香港。

沽空者透过放空在纽约和多伦多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并发布报告指控这些企业会计欺诈,引来各界注目的同时,也赚够了丰厚利润。

据路透社报导,这令中国民企股票的融券成本飙升,从成本角度看这种做空策略将不再可行。沽空者已经将容易攻击的目标摘的一干二净。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是通过逆向收购进入美国市场,并作了最容易被发现的会计造假。

卖空者面临一种越来越大的风险,即沽空者攻击过头,指控在美上市优质中国企业行为不端,并因而面临这些公司和当局提起的法律诉讼。

“已经不再容易得手了。我们要在中国逆向收购企业之后继续前进。目前它们已被打得粉身碎骨。难度正在加大,美国已不再是主战场,而是移往香港。”做空中国公司股票的澳洲Bronte Capital Management的投资长John Hempton说。

基金经理们表示,更多投资者关注这类企业的问题,不仅增加了融券做空需求且更难取得股票,同时一些公司股价暴跌,使操作价值降低,更难找到可以获利的操作对像。

今年以来,已有20多家在美上市中国公司因类似指控而被摘牌或暂停交易,而其它的则因为审计公司辞职而遭遇打击。

这其中最有名的公司包括大连绿诺国际(Rino International),中国高速频道(China MediaExpress)和东南融通(Longtop Financial Technologies Ltd.)。

如果投资人锁定一家据信提供不实资讯的公司,并希望作空股票的话,过去通常能以一年不到1%的成本借券。

“如今成本已飙升至7-70%,”经营Citron Research的沽空投资者Andrew Left表示。某些情况下的借券成本更高,甚至达到100%。

沽空者押注股票将下跌,在市场上借入股票然后卖出,冀望等到价格下跌时再买回来。他们之后再把股票交割给卖出对象,中间的差价即是获利。

著名的沽空机构之一Muddy Waters公司研究主管Carson Block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向路透表示,借券益发困难使其难以投入资金和资源,调查该公司怀疑有作假嫌疑的企业。

“最近要放空变得困难许多。在这里要用掉100%的保证金购买力才能借券。”研究投资公司Geo Investing的销售和每日营运主管Dan David表示。

香港当局已暗示,他们认为近来诸多问题是因为在美国的上市标准不严格所致。以香港为例,打算上市的公司必须要提供获利能力记录,而美国上市则没有要求这点。

但John Hempton也表示,第一家遭人踢爆资产造假的中国林业企业是在香港,不是在加拿大。他指的是中国森林,在毕马威会计事务所(KPMG)告知董事会账册可能有不合规情况,其股票于1月停牌,而其前执行长则面临有关当局的调查。

更近的例子是多伦多上市的嘉汉林业在被指控造假后,其股票挫跌导致市值蒸发逾40亿美元。

上周四时,新加坡交易所谴责中国多媒体公司凯欣达数码娱乐,及其前董事长刘伏生违反一连串规定,包括未披露其已结束业务营运。

同一天,纺织品制造商中国高纤称,特别审计师已得到证据显示,该公司去年底的现金和银行结存约为9,300万元人民币(1,400万美元),而非该公司最初公布的11亿元人民币。

这些数字开始支撑沽空者目标逐步转变的传闻。

据研究公司Data Explorers指出,港股的沽空股数占流通股数比率(short-interest)正在上升,而美国上市中资企业的此一比率从近期高位下滑。

Data Explorers表示,香港上市股的沽空股数/流通股比率明显较低,但已从去年年底左右的0.81%升至1.34%。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香港股市微跌 中国概念股上升
香港股市微升 部分中国概念股上涨
周三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全线下跌
新加坡交易所中国概念股市值增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