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vs脸书 市场的宠儿和弃儿

人气 1
标签: , ,

【大纪元2012年08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王和编译报)与脸书在华尔街的“跌跌不休”相比,另一家高科技公司苹果则着实风光了一把,荣膺“史上市值最高上市公司”的美誉——尽管如果计及通胀,与1999年时微软的峰值还有些差距,但市值已经超过6千亿美元的苹果名副其实的“凌绝顶”,甚至成就首家万亿市值公司已经不再是希望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Sam Gustin为时代杂志撰文说,华尔街已经对新兴的社交媒体公司,诸如脸书、线上游戏公司Zynga和团购网站Groupon开始感到厌倦,如今当红的是那些盈利记录稳定、并有可靠管理团队的高科技中坚公司,比如苹果和谷歌(Google)。

文章说,更为糟糕的是脸书,Zynga和Groupon的下跌——分别比IPO价格下跌了50%,70%和80%——让很多投资者得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高科技创新公司近期纷纷IPO不过是硅谷风险投资家和华尔街银行家们的内线游戏——推高IPO前的估值,让内部人士变现数十亿美元,而公共投资者则被无可奈何的“套牢”。

尽管有人会说在股价大跌后,脸书等社交媒体的股价可能已经“便宜”了,但在华尔街有一种“落下的刀”的说法,你看到一只股票大跌,就好像一把刀落下来了,你想伸手抓住它吗?当然或许你能抓住它,就好像你成功的对这支股票抄底,但是如果你抓不住,恐怕你要赔进去你的指头,甚至手——这家公司可能会破产,而你血本无归。

与脸书巨大的风险相比,苹果和谷歌则被贴上“可信赖”的标签,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占据主导,他们的领导层获得了商业界的尊重,当然最重要的是,时间已经证明他们每年获利数十亿美元的能力。当然他们也面临竞争,优胜劣汰是永恒的,但这两家公司显然知道研发的重要性,目前看他们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减弱的迹象。

文章最后分析对比了脸书以及Zynga和Groupon的盈利模式。我们看一下脸书和它目前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谷歌盈利模式的对比会很有说服力。

对于脸书,它有9亿用户,不过是“不付费”的9亿用户。尽管有早期研究说在脸书进行市场开发卓有成效,然而这主要是“吸引眼球”方面,但成功可能是短命的,最这个模式最主要的目的是改变用户的习惯以推动未来“理论”上的购买。

在谷歌,情况则直截了当,你搜索“纽约租车”,然后你猜会怎么样?一系列与你做这个搜索的目的有关的公司结果被罗列出来——那些努力给你最好租车服务,而且位于纽约的公司。

文章最后给投资者的结论是:避开可怕的Web 2.0三驾马车脸书、Zynga和Groupon,守住苹果和谷歌。

================================
硅谷是否正在消亡?脸书上热议

【大纪元记者王和报导】硅谷一直是那些除了无穷无尽的点子和用不完的精力之外暂时还一无所有的年轻人的创业乐园,但随着近期包括脸书在内的硅谷几家新创公司表现不佳,引发人们关于先改变世界(建立科技创新公司)再改变自己(公司上市或转手一夕暴富)的硅谷是否行将没落的讨论。

这个问题因为企业社交平台Yammer的创办人David Sacks在脸书上的一篇文章而引发热议,他最近刚刚以12亿美元的高价把自己的公司Yammer卖给业界龙头微软。

Sacks脸书文章语出惊人:我们所知道的硅谷正在走向消亡。他在文章中说,新创公司要想在现在诸强林立的环境下成功,光有点子还不行,还必须在自己壮大之前,这些点子不会被主要的互联网公司所察觉;必须用500万美元证明你的点子的价值,同时保护自己的点子不会被大公司拿去然后做的更好。

他在文章中问“还有多少这样的点子可以留下来”?他认为未来新的机会会越来越多的被现有的大公司抢去。

发明早期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网络浏览器Mosaic,并创办了网景通讯公司,同时也是硅谷著名风险投资人的马克•安德生(Marc Andreessen)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新创公司总是有机会的。

他认为高科技公司“列强”中只有少数能够同时做很多事情,而不会把这些事情搞砸。而且新创公司总是能够用更诱人的前景来从现有的大公司中吸走那些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大公司在其成功后难免要陷入更加官僚的升迁程序之中。

同时这些大公司在“变得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他们会越发强调稳定而非改变,作为‘现任’大公司,时间久了难免会成为创新的对立面”。他举例说,例如微软,他们可能有创新的点子,但为了不蚕食自己已经有的产品,比如Office和Windows,他们会选择守成。

相关新闻
苹果、三星美国专利战结果即将揭晓
苹果走弱 美股收黑
苹果结辩:4年心血遭三星抄袭
脸书卖仿冒品  侵权市值千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