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希望孩子多运动 父母该如何做﹖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2年09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郁玫报导)父母希望孩子不要宅在家,又想要增加孩子的运动量,该如何有效进行呢﹖刊登于今年7月《身体活动与健康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的一篇研究结果显示,父母们必须自己多加运动才行。

此项研究由美国犹太健康医院医学助理教授Kristen Holm主持,研究范围囊括83个家庭,目的是协助年龄介于7~14岁,有过重或肥胖问题的孩子控制体重。该方案鼓励父母与孩子,透过每天走路超过2,000步来增加运动量,整个过程皆以计步器追踪。

父母的活动量影响孩子活动力
研究结果发现,当某些日子母亲们走路达到或超过2,000步时,孩子们平均走路会超过2,117步;当母亲没有达到目标时,孩子则最多走1,175步。研究员指出,在此方案开始后,发现先前活动量较低的孩子,反而走得比先前活动量较高的孩子来得多。

研究员也发现,依整体而言,当母亲多走1,000步时,孩子们会多走196步,类似的结果也出现在父亲与孩子之间。此研究证实父母与孩子的活动量是相关的,当父母的活动量增加,孩子的活动力也变强,这样的影响在周末更是特别明显。

亲子一起运动可以增进感情
国立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董旭英表示,大家不妨想像一个画面,父母陪着孩子,在夕阳西下前的黄昏一起慢跑着,这是一个多美的画面。因此,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要孩子多运动,不如就陪他一起运动。在亲子之间共同设定一个目标,不管是跑3,000公尺还是游1,000公尺,一起努力达成,甚至鼓励孩子去超越自己,那种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感觉,其实就是增进亲子情感的好方式,而运动时的谈天,更是改善家庭沟通问题的有效润滑剂。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组主任叶雅馨说,运动能产生好心情,已经过许多研究证实。由董氏基金会在2011年进行的“台湾五大都市国、高中学生运动状况、压力源与忧郁情绪之相关性调查”结果也显着发现,当受访学生的父母是常运动者,受访学生有运动习惯的比例会高于没有运动习惯者,这也呼应了上述研究,父母的运动习惯确实会带动孩子。◇

评论